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菁专利>正文

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52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装配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包括承托导流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右侧进给组件、防旋组件以及防翘组件,承托导流组件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的外侧,防旋组件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的正下方,防翘组件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上料至防旋组件上的给料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将待装配的传动总成定位在设定的姿态并送入装配区域,提高后续的装配效率,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装配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他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差速器有多种分类,其中每一种的结构都不同,但是功能大体一致。其中有一种差速器乃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总成,两个传动总成相互啮合,现有的厂家对于这种差速器的装配工作都是由人工配合机械操作完成,原因是在于在安装两个传动总成时,两个传动总成必须同时装入至下壳体内,而且装入时的姿态必须处于啮合状态,所以需要人工在一旁进行检查、纠正以及对正工作,所以导致效率很低,同时加大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包括承托导流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右侧进给组件、防旋组件以及防翘组件,承托导流组件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的外侧,防旋组件设置在承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导流组件(1)、左侧进给组件(4)、右侧进给组件(5)、防旋组件(6)以及防翘组件(7),承托导流组件(1)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的外侧,防旋组件(6)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的正下方,防翘组件(7)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1)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9)上料至防旋组件(6)上的给料区域(8);所述承托导流组件(1)包括用以承托传...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导流组件(1)、左侧进给组件(4)、右侧进给组件(5)、防旋组件(6)以及防翘组件(7),承托导流组件(1)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的外侧,防旋组件(6)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的正下方,防翘组件(7)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1)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9)上料至防旋组件(6)上的给料区域(8);所述承托导流组件(1)包括用以承托传动总成(9)的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左侧横杆(1a)与右侧横杆(1b)对称且平行设置,并且左侧横杆(1a)及右侧横杆(1b)的上表面均贴设有橡胶海绵;所述右侧防窜组件(3)包括上下对称并且平行设置的两个限位板(3a),限位板(3a)的延伸方向与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两个限位板(3a)之间的间距小于传动总成(9)中的轴承(9b)外圈的直径并且还大于该轴承(9b)内圈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菁
申请(专利权)人:郑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