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菁专利>正文

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20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包括承托导流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右侧进给组件、防旋组件以及防翘组件,承托导流组件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的外侧,防旋组件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的正下方,防翘组件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上料至防旋组件上的给料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将待装配的传动总成定位在设定的姿态并送入装配区域,提高后续的装配效率,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

A Pre-assembly Device for Differential Driv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ifferential assembly, in particular to a pre-assembly device of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assembly, which includes supporting diversion component, left feed component, right feed component, anti-rotation component and anti-warping component. Left anti-channeling component and right anti-channeling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supporting diversion component. The side feed component and the right feed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left anti-channeling component and the right anti-channeling component, the anti-rotation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supporting diversion component, the anti-warping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above the upstream end of the supporting diversion component, and the left feed component and the right feed component are both positioned on the supporting diversion component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The swimming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area capable of feeding a single transmission assembly to the anti-rotation assembly.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locate the transmission assembly to be assembled in a set posture and send it to the assembly area to improve the subsequent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他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差速器有多种分类,其中每一种的结构都不同,但是功能大体一致。其中有一种差速器乃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总成,两个传动总成相互啮合,现有的厂家对于这种差速器的装配工作都是由人工配合机械操作完成,原因是在于在安装两个传动总成时,两个传动总成必须同时装入至下壳体内,而且装入时的姿态必须处于啮合状态,所以需要人工在一旁进行检查、纠正以及对正工作,所以导致效率很低,同时加大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包括承托导流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右侧进给组件、防旋组件以及防翘组件,承托导流组件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组件的外侧,防旋组件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的正下方,防翘组件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上料至防旋组件上的给料区域;所述承托导流组件包括用以承托传动总成的左侧横杆和右侧横杆,左侧横杆与右侧横杆对称且平行设置,并且左侧横杆及右侧横杆的上表面均贴设有橡胶海绵;所述左侧防窜组件包括接触板和防窜板,接触板架设在左侧横杆的外侧,接触板的延伸方向与左侧横杆的延伸方向相平行,防窜板设置在接触板与左侧横杆之间,防窜板朝向接触板的背侧通过多个弹簧能够向防窜板贴近或远离的活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侧进给组件包括第一滑轨、行进板、进给气缸和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活动板,第一滑轨平行设置在接触板远离防窜板的背侧,行进板位于第一滑轨和接触板之间并且与第一滑轨的内侧活动配合,两个活动板的一侧均能够活动的设置在行进板朝向接触板的前侧,并且两个活动板始终分别位于接触板的正上方和正下方,活动板的另一侧呈水平向右侧进给组件方向延伸,并且该一侧的底部设置有V型结构的夹持层,两个活动板的夹持层的开口面相向设置,行进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个夹持气缸,两个夹持气缸分别用以驱动一个活动板竖直活动,并且两个活动板的活动方向始终为背向或相向设置,进给气缸安装在第一滑轨的外侧并且用以驱动行进板沿左侧横杆的延伸方向活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防窜板处于承托导流组件上游处的一端的内侧均设置有挤入弧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差速器内会有至少两个传动总成,两个传动总成上的齿轮会相啮合,并且两个传动总成处于差速器的下壳体内,下壳体上开设有四个并且两两相对的规格限定的半弧形的凹槽,两个传动总成中的轴承分别对应一个半弧形凹槽,所以想要顺利装入两个传动总成进入至下壳体内,就必须要确保在装入过程中,两个传动总成要处于啮合状态;首先人工可在给料区域位置将传动总成中的轴、轴承以及传动齿相继装配好,然后将传动总成放置在左侧横杆和右侧横杆上,此时轴处于左侧横杆和右侧横杆上,传动齿则竖直姿态进入给料区域位置的防旋块内,该防旋块确保该传动齿的放入时的姿态得以一直被保持,不会发生变化,并且另一个传动总成则由另一个与本专利技术结构相同的机构输送,两个机构输送方向相向,所以传动齿被确保姿态不会发生变化后,即进入装配区域则可以顺利啮合,也就是传动齿在放入中就要处于和另一个传动总成中的齿轮可以啮合姿态放入,然后装配区域会设置有机械手将二者可以顺利提起装入下壳体内,此时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会同步工作将处于给料区域位置的传动总成以及处于左侧横杆和右侧横杆上的所有传动总成(除承托导流组件下游端的一个传动总成,因为下游处乃是预装配区域),带着向承托导流组件下游端进行拖动,此时防旋块通过规避气缸下降,解除对传动总成中的传动齿的限位,确保他们有前进的空间,并且左侧防窜组件和右侧防窜件确保了在左侧进给组件和右侧进给组件处于释放传动总成时,传动总成也不会发生轴向的窜动,杜绝了传动总成上的传动齿此时发生位置偏移,本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将待装配的传动总成定位在设定的姿态并送入装配区域,提高后续的装配效率,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图9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11为图10中F处的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差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承托导流组件1,左侧横杆1a,右侧横杆1b。左侧防窜组件2,接触板2a,防窜板2b,弹簧2c。右侧防窜组件3,限位板3a。左侧进给组件4,第一滑轨4a,行进板4b,进给气缸4c,活动板4d,夹持层4t,夹持气缸4q。右侧进给组件5,第二滑轨5a,导流板5b,活动气缸5c,接近气缸5t,吸料环5r,延伸块5m。防旋组件6,承托板6a,防旋块6b,U型槽6c,齿槽6d,规避气缸6t。防翘组件7,防翘气缸7a,规避电缸7b,防翘块7c。给料区域8。传动总成9,轴9a,轴承9b,传动齿9c。下壳体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包括承托导流组件1、左侧进给组件4、右侧进给组件5、防旋组件6以及防翘组件7,承托导流组件1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的外侧,防旋组件6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的正下方,防翘组件7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1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9上料至防旋组件6上的给料区域8。所述承托导流组件1包括用以承托传动总成9的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左侧横杆1a与右侧横杆1b对称且平行设置,并且左侧横杆1a及右侧横杆1b的上表面均贴设有橡胶海绵;传动总成9的构造为轴9a、且轴9a的两端紧密套设有轴承9b,其中一个轴承9b与轴9a的一端留有距离,轴9a的中段套设有传动齿9c,传动总成9处于水平姿态摆设在左侧横杆1a与右侧横杆1b上,传动齿9c处于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之间,轴9a搭设在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上,其中一个与轴9a一端留有间距的轴承9b会在传动总成9离开给料区域8后会进入左侧防窜组件2内,所以由轴9a的该一端与左侧防窜组件2接触,另一个轴承9b则进入右侧防窜组件3内,并且与右侧防窜组件3接触;橡胶海绵的设置使得轴9a在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上运动时,摩擦力减小。所述左侧防窜组件2包括接触板2a和防窜板2b,接触板2a架设在左侧横杆1a的外侧,接触板2a的延伸方向与左侧横杆1a的延伸方向相平行,防窜板2b设置在接触板2a与左侧横杆1a之间,防窜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导流组件(1)、左侧进给组件(4)、右侧进给组件(5)、防旋组件(6)以及防翘组件(7),承托导流组件(1)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的外侧,防旋组件(6)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的正下方,防翘组件(7)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1)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9)上料至防旋组件(6)上的给料区域(8);所述承托导流组件(1)包括用以承托传动总成(9)的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左侧横杆(1a)与右侧横杆(1b)对称且平行设置,并且左侧横杆(1a)及右侧横杆(1b)的上表面均贴设有橡胶海绵;所述左侧防窜组件(2)包括接触板(2a)和防窜板(2b),接触板(2a)架设在左侧横杆(1a)的外侧,接触板(2a)的延伸方向与左侧横杆(1a)的延伸方向相平行,防窜板(2b)设置在接触板(2a)与左侧横杆(1a)之间,防窜板(2b)朝向接触板(2a)的背侧通过多个弹簧(2c)能够向防窜板(2b)贴近或远离的活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传动总成的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导流组件(1)、左侧进给组件(4)、右侧进给组件(5)、防旋组件(6)以及防翘组件(7),承托导流组件(1)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有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分别设置在左侧防窜组件(2)和右侧防窜组件(3)的外侧,防旋组件(6)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的正下方,防翘组件(7)设置在承托导流组件(1)上游端的上方,左侧进给组件(4)和右侧进给组件(5)在常态下均与承托导流组件(1)的上游端留有能够将单个传动总成(9)上料至防旋组件(6)上的给料区域(8);所述承托导流组件(1)包括用以承托传动总成(9)的左侧横杆(1a)和右侧横杆(1b),左侧横杆(1a)与右侧横杆(1b)对称且平行设置,并且左侧横杆(1a)及右侧横杆(1b)的上表面均贴设有橡胶海绵;所述左侧防窜组件(2)包括接触板(2a)和防窜板(2b),接触板(2a)架设在左侧横杆(1a)的外侧,接触板(2a)的延伸方向与左侧横杆(1a)的延伸方向相平行,防窜板(2b)设置在接触板(2a)与左侧横杆(1a)之间,防窜板(2b)朝向接触板(2a)的背侧通过多个弹簧(2c)能够向防窜板(2b)贴近或远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菁
申请(专利权)人:郑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