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19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其中,该模块化电池包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其中,第一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第二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相插接;第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接口,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相插接,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依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通过各自的接口串联且互相通电,设计过程中接口的方案保持不变,而由于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所以第二模块仅是在不同的车型中设计为不同的长度即可,而整体不做改变,从而进行较少的调整即可改变电池包的长度,减少了电池包整体的研发周期及研发资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纯电动汽车也成为了全球的汽车制造业的重点研究对象。对于纯电动的汽车,电池包是整车所有部件的能量来源,也是整车的核心部件。参见图1,传统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包1'布置形式多为整体式结构,这种结构电池包的研发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且不具有通用性,对于不同的车型需要研发不同形式的布置方案,整体的研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及车辆,旨在解决目前电池包研发周期长的问题。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包,该模块化电池包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其中,第一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模块为通用标准模块,第二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相插接;第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接口,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相插接,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依次电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一模块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壳体,第一接口为凹设于第一壳体内的接口。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电池包中,第一壳体包括:内部中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其中,所述第一模块(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12);所述第二模块(2)为通用标准模块,所述第二模块(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口(21)和第三接口(22),所述第二接口(21)与所述第一接口(12)相插接;所述第三模块(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接口(31),所述第四接口(31)与所述第三接口(22)相插接,所述第一模块(1)、所述第二模块(2)和所述第三模块(3)依次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其中,所述第一模块(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口(12);所述第二模块(2)为通用标准模块,所述第二模块(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口(21)和第三接口(22),所述第二接口(21)与所述第一接口(12)相插接;所述第三模块(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接口(31),所述第四接口(31)与所述第三接口(22)相插接,所述第一模块(1)、所述第二模块(2)和所述第三模块(3)依次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壳体(13),所述第一接口(12)为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3)内的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3)包括:内部中空的平台(131)和内部中空的凸台(132);其中,所述凸台(132)设置于所述平台(131)的上表面,所述凸台(132)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平台(13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口(12)设置于所述平台(131)的第一端,所述平台(131)的第二端与所述平台(131)的第一端相对,并且,所述平台(131)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