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75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属于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转子包括高温段和低温段,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淬火:整个转子加热至1070℃‑1080℃,保温时间16h‑24h,然后转移至淬火介质中冷却;第一次回火:整个转子加热至570℃‑580℃,保温时间20h‑26h,然后出炉冷却;第二次回火:高温段和低温段之间设置隔热挡板,使其分开隔热升温加热,低温段加热至730‑830℃,高温段加热至650‑730℃,保温时间20h‑26h,然后出炉冷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转子能够使用到620℃及以上温度参数的汽轮机中,既能满足620℃及以上温度段的高温强度需求,也能满足轴封段韧脆转变温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特别是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属于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

技术介绍
现代火电蒸汽轮机机组为进一步节能降耗,一直努力提高机组蒸汽参数,从而实现机组效率提升,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已较为成熟,目前620℃等级汽轮机已经投入商业运行,目前已展开超过620℃等级的汽轮机技术研究。但随着汽轮机主蒸汽参数的不断提升,对转子的高温长时持久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转子材料研发难度越来越大。在主蒸汽温度提高到620℃以上后,为满足转子高温区对高温应力的需求,通过添加大量的高温强化元素如钴、钨来提高耐热钢的高温长时持久性能,但在高温长时持久强度提升的同时,耐热钢的冲击韧性不断降低,特别是耐热钢的韧脆转变温度(FATT50)提高较快,将出现FATT50≥120℃(常规机组一般FATT50≤120℃),其中,FATT50表示脆性断面率为50%所对应的温度。转子冲击韧性降低对转子高温区影响较小,但转子低温区在启动初期或部分工况下可能出现转子工作温度低于耐热钢的FATT50,耐热钢将处于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转子为整体锻造件,包括高温段和位于高温段两端的低温段,该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淬火:将转子转移至热处理炉中,整个转子加热至1070℃‑1080℃保温,保温时间为16h‑24h,保温结束后,转子出炉转移至淬火介质中冷却至室温;第一次回火:将经淬火后的转子转移至热处理炉中,整个转子加热至570℃‑580℃保温,保温时间为20h‑26h,保温结束后,转子出炉空冷至室温;第二次回火:将经第一次回火的转子转移至分段式热处理炉中,高温段与低温段之间设置隔热挡板,使其分开隔热升温加热,低温段加热至730‑830℃保温,高温段加热至6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子为整体锻造件,包括高温段和位于高温段两端的低温段,该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淬火:将转子转移至热处理炉中,整个转子加热至1070℃-1080℃保温,保温时间为16h-24h,保温结束后,转子出炉转移至淬火介质中冷却至室温;第一次回火:将经淬火后的转子转移至热处理炉中,整个转子加热至570℃-580℃保温,保温时间为20h-26h,保温结束后,转子出炉空冷至室温;第二次回火:将经第一次回火的转子转移至分段式热处理炉中,高温段与低温段之间设置隔热挡板,使其分开隔热升温加热,低温段加热至730-830℃保温,高温段加热至650-730℃保温,保温时间都为20h-26h,保温结束后,转子出炉空冷至室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步骤中,热处理炉为井式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620℃及以上等级汽轮机的转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步骤中,保温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王天剑巩秀芳翟璇方宇高展羽裴玉冰孙奇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