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16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包括炉顶、炉体、抽空控制阀、抽真空机、抽气管、入水口、冷却池、固定底座、加热台、钳锅、排水口、清洗口、压力表、水管控制阀、水管、水箱、炉盖、抽真空机箱和活塞,所述炉体的左侧通过抽气管连接抽真空机箱,抽气管上安装抽空控制阀,炉体通过铰链与炉顶连接炉盖,所述水箱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炉体的右侧,水箱底部开设出水口,水管通过出水口与水箱底部密封连接,水管上安装水管控制阀,所述炉体的底面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冷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真空油粹装置热能损失严重且无法清理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工人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
技术介绍
真空淬火炉适用于对大、中型真空产品零部件的固溶处理及时效处理。真空高压气体淬火炉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真空热处理设备,其出色性能和独特的设计提供了广泛的适用高速钢、模具钢、不锈钢、合金钢、钛合金等合金材料高精密零件的真空光亮气淬、退火、磁性材料的烧结及快速冷却等特点,但是传统的真空油淬炉对热量的散失无法做到很好的保证,导致热量散失严重,能源利用率较低,而且传统的真空油淬炉在使用之后对炉内的清洗对工人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因而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包括炉顶、炉体、抽空控制阀、抽真空机、抽气管、入水口、冷却池、固定底座、加热台、钳锅、排水口、清洗口、压力表、水管控制阀、水管、水箱、炉盖、抽真空机箱和活塞,所述炉体的左侧通过抽气管连接抽真空机箱,抽真空机箱的底面通过细螺丝与抽真空机的支架固定连接,抽真空机箱的底面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橡胶垫,抽气管上安装抽空控制阀,炉体通过铰链与炉顶连接,炉体和炉顶之间固定安装炉盖,所述水箱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炉体的右侧,水箱底部开设出水口,水管通过出水口与水箱底部密封连接,水管上安装水管控制阀,水管控制阀内安装活塞,所述炉体的底面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冷却池,冷却池的底部坐落于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冷却池的左侧上端开设入水口,冷却池的右侧底端开设排水口,所述压力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炉体的右侧;所述加热台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加热台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钳锅,所述清洗口开设在炉体的右下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钳锅以耐腐蚀性较强的中碳钢为材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管控制阀根据需要通过工人的手动开启或关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炉盖的开口处为半圆内凹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抽气管上的抽空控制阀通过工人手动打开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在炉体的左侧通过抽气管连接抽真空机箱,抽真空机箱的底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抽真空机支架,抽气管上安装抽空控制阀,炉体通过铰链与炉顶连接炉盖,水箱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炉体的右侧,水箱底部开设出水口,水管通过出水口与水箱底部密封连接,水管上安装水管控制阀,炉体的底面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冷却池,冷却池的底面坐落于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冷却池的左侧开设入水口,冷却池的右侧开设出水口,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真空油粹装置不易冷却且热能损失严重和无法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的水管控制阀的放大图。图中:炉顶1、炉体2、抽空控制阀3、抽真空机4、抽气管5、入水口6、冷却池7、固定底座8、加热台9、钳锅10、排水口11、清洗口12、压力表13、水管控制阀14、水管15、水箱16、炉盖17、抽真空机箱18、活塞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包括炉顶1、炉体2、抽空控制阀3、抽真空机4、抽气管5、入水口6、冷却池7、固定底座8、加热台9、钳锅10、排水口11、清洗口12、压力表13、水管控制阀14、水管15、水箱16、炉盖17、抽真空机箱18和活塞19,所述炉体2的左侧通过抽气管5连接抽真空机箱18,抽真空机箱18的底面通过细螺丝与抽真空机4的支架固定连接,抽真空机箱18的底面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橡胶垫,橡胶垫可以有效的减少抽真空机4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整个装置的影响,抽气管5上安装抽空控制阀3,工人能够手动的调节抽空控制阀3,将炉体2通过铰链与炉顶1连接,炉体2和炉顶1之间固定安装炉盖17;所述水箱1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炉体2的右侧,水箱16底部开设出水口,水管15通过出水口与水箱16底部密封连接,水管15上安装水管控制阀14,水管控制阀14内安装活塞19,工人可以通过控制水管控制阀14进而控制水流的大小,活塞19为橡胶塞,有利于对水流大小的控制;所述炉体2的底面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冷却池7,冷却池7的底部坐落于固定底座8的上表面,冷却池7的左侧上端开设入水口6,冷却池7的右侧底端开设排水口11,当装置的加热过程结束,需要对装置进行冷却时,通过冷却池7左端的入水口6对冷却池7内注入冷水,达到冷却效果后,再通过冷却池7的右侧底端的排水口11,将冷却水排出;所述压力表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炉体2的右侧,方便工人对炉体2内的真空状态进行观察;所述加热台9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8的上表面,加热台9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钳锅10,螺钉连接方便在钳锅10用坏时进行更换;所述清洗口12开设在炉体2的右下角,方便在对炉体2内部进行清洗时产生的废水排出;所述钳锅10以耐腐蚀性较强的中碳钢为材质,能够有效的提高钳锅10的使用寿命;所述水管控制阀14根据需要通过工人的手动开启或关闭;所述抽气管5的另一端与外界连接,方便抽真空机4将炉体2内进行抽空处理;所述炉盖17的开口处为半圆内凹状,方便工人对炉盖17的开启;所述抽气管5上的抽空控制阀3通过工人手动打开或关闭。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包括炉顶(1)、炉体(2)、抽空控制阀(3)、抽真空机(4)、抽气管(5)、入水口(6)、冷却池(7)、固定底座(8)、加热台(9)、钳锅(10)、排水口(11)、清洗口(12)、压力表(13)、水管控制阀(14)、水管(15)、水箱(16)、炉盖(17)、抽真空机箱(18)和活塞(19),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的左侧通过抽气管(5)连接抽真空机箱(18),抽真空机箱(18)的底面通过细螺丝与抽真空机(4)的支架固定连接,抽真空机箱(18)的底面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橡胶垫,抽气管(5)上安装抽空控制阀(3),炉体(2)通过铰链与炉顶(1)连接,炉体(2)和炉顶(1)之间固定安装炉盖(17);所述水箱(1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炉体(2)的右侧,水箱(16)底部开设出水口,水管(15)通过出水口与水箱(16)底部密封连接,水管(15)上安装水管控制阀(14),水管控制阀(14)内安装活塞(19);所述炉体(2)的底面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冷却池(7),冷却池(7)的底部坐落于固定底座(8)的上表面,冷却池(7)的左侧上端开设入水口(6),冷却池(7)的右侧底端开设排水口(11);所述压力表(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炉体(2)的右侧;所述加热台(9)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8)的上表面,加热台(9)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钳锅(10);所述清洗口(12)开设在炉体(2)的右下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式真空油淬炉,包括炉顶(1)、炉体(2)、抽空控制阀(3)、抽真空机(4)、抽气管(5)、入水口(6)、冷却池(7)、固定底座(8)、加热台(9)、钳锅(10)、排水口(11)、清洗口(12)、压力表(13)、水管控制阀(14)、水管(15)、水箱(16)、炉盖(17)、抽真空机箱(18)和活塞(19),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的左侧通过抽气管(5)连接抽真空机箱(18),抽真空机箱(18)的底面通过细螺丝与抽真空机(4)的支架固定连接,抽真空机箱(18)的底面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橡胶垫,抽气管(5)上安装抽空控制阀(3),炉体(2)通过铰链与炉顶(1)连接,炉体(2)和炉顶(1)之间固定安装炉盖(17);所述水箱(1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炉体(2)的右侧,水箱(16)底部开设出水口,水管(15)通过出水口与水箱(16)底部密封连接,水管(15)上安装水管控制阀(14),水管控制阀(14)内安装活塞(19);所述炉体(2)的底面两侧通过焊接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军邓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聚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