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8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包括油箱,油箱的顶部设置有喷油嘴,油箱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漏油瓶和出水口,油箱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进油管和进水口,油箱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轴,油箱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轴和连杆,连杆从下到上逐级减小,且连杆垂直于活塞的底部,同时连杆与转轴活动连接,当转轴转动时,带动连杆活动,连杆再次带动活塞上下活动,活塞上下活动使加压箱内的压力增加,从而挤压储油箱内的油,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置增压设备
,具体为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增压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借以增加气缸进气压力的装置,进入发动机气缸前的空气先经增压器压缩以提高空气的密度,使更多的空气充填到气缸里,从而增大发动机功率,装有增压器的发动机除能输出较大的起飞功率外,还可改善发动机的高度特性。但现有的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绝大多数,由于,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遗漏的油没有收集并废物利用,从而浪费材料,还有就是,由于,对油箱降温效果差,导致油因温度过高,从而膨胀对部件损坏。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材料浪费和给油箱降温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顶部设置有喷油嘴,所述油箱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漏油瓶和出水口,所述油箱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进油管和进水口,所述油箱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轴,所述油箱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轴和连杆,所诉连杆的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动力箱的顶部设置有加压箱,所述加压箱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所述加压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漏油瓶的内部设置有滤油网,所述漏油瓶的底部设置有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设置有储存箱,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冷去箱。进一步,所述冷水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冷去箱内部镂空,同时所述冷去箱与进水口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滤油网由不锈钢合金加工而成,且所述滤油网呈“网状”,同时所述滤油网紧密贴合于漏油瓶的内壁。进一步,所述连杆垂直于活塞的底部,同时所述连杆与转轴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过滤器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孔,且所述过滤器内部呈“多层状”设置,同时所述过滤箱紧密嵌入于储油箱内部。进一步,所述喷油嘴内部镂空,且所述喷油嘴垂直于油箱的顶部,同时所述喷油嘴与油箱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增和改进,该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设置有油箱、漏油瓶、动力箱、储油箱和进水口,漏油瓶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当漏油瓶将遗漏的油收集在其中后,将会通过滤网进行过滤处理,将其中的垃圾、榨汁等过滤出去,并将过滤后的油通过油管运送到储存箱中储存起来,通过其他部件将储存箱内的油再次运送到油箱内,从而减少了材料浪费,进水口一端设置有冷去箱,在装置工作时,冷去箱将会对油箱及与其相连的部件进行冷去处理,使油箱内的液体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避免了因液体膨胀对油箱的损坏和因温度过高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系数,连杆与转轴活动连接,当转轴转动时,带动连杆活动,连杆再次带动活塞上下活动,活塞上下活动使加压箱内的压力增加,从而挤压储油箱内的油,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储油箱内部设置有过滤器,在储油箱内的油进入喷油嘴时,过滤器将会对通过的油进行过滤处理,将其内的渣滓阻挡在外,从而避免了装置因油内渣滓影响,导致的损坏,油箱顶部设置有喷油嘴,喷油嘴一端缩小,在压力的作用下,一端缩小的喷油嘴将提高油喷出的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油箱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漏油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冷去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风口,2、进油管,3、油箱,301、动力箱,302、转轴,303、连杆,304、活塞,305、排风口,306、加压箱,307、储油箱,308、过滤器,4、带动轴,5、固定框,6、漏油瓶,601、滤油网,602、油管,603、储存箱,7、出水口,8、喷油嘴,9、进水口,901、冷去箱1。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器型号为ZPG-I-40(上海能恩阀门有限公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包括进风口1、进油管2、油箱3、动力箱301、转轴302、连杆303、活塞304、排风口305、加压箱306、储油箱307、过滤器308、带动轴4、固定框5、漏油瓶6、滤油网601、油管602、储存箱603、出水口7、喷油嘴8、进水口9和冷去箱901,油箱3的顶部设置有喷油嘴8,喷油嘴8内部镂空,且喷油嘴8垂直于油箱3的顶部,同时喷油嘴8与油箱3固定连接,油箱3顶部设置有喷油嘴8,喷油嘴8一端缩小,在压力的作用下,一端缩小的喷油嘴8将提高油喷出的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油箱3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漏油瓶6和出水口7,油箱3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进油管2和进水口9,油箱3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框5,固定框5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轴4,油箱3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箱301,动力箱3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轴302和连杆303,连杆303从下到上逐级减小,且连杆303垂直于活塞304的底部,同时连杆303与转轴302活动连接,当转轴302转动时,带动连杆303活动,连杆303再次带动活塞304上下活动,活塞304上下活动使加压箱306内的压力增加,从而挤压储油箱307内的油,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所诉连杆303的的一端设置有活塞304,动力箱301的顶部设置有加压箱306,加压箱306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305,加压箱306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箱307,储油箱30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308,过滤器308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孔,且过滤器308内部呈“多层状”设置,同时过滤箱308紧密嵌入于储油箱307内部,漏油瓶6的内部设置有滤油网601,滤油网601由不锈钢合金加工而成,且滤油网601呈“网状”,同时滤油网601紧密贴合于漏油瓶6的内壁,漏油瓶6内部设置有过滤网601,当漏油瓶6将遗漏的油收集在其中后,将会通过滤网601进行过滤处理,将其中的垃圾、榨汁等过滤出去,并将过滤后的油通过油管602运送到储存箱603中储存起来,通过其他部件将储存箱603内的油再次运送到油箱3内,从而减少了材料浪费,漏油瓶6的底部设置有油管602,油管602的一端设置有储存箱603,进水口9的一端设置有冷去箱901,冷水箱901设置有两个,且冷去箱901内部镂空,同时冷去箱901与进水口9固定连接,进水口9一端设置有冷去箱901,在装置工作时,冷去箱901将会对油箱3及与其相连的部件进行冷去处理,使油箱3内的液体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避免了因液体膨胀对油箱3的损坏和因温度过高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系数。工作原理:首先,对装置各部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装置各部件是否从在损坏或松动的,如有,要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调整好装置部件后,将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包括油箱(3)、冷水箱(901)和过滤箱(308),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的顶部设置有喷油嘴(8),所述油箱(3)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漏油瓶(6)和出水口(7),所述油箱(3)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进油管(2)和进水口(9),所述油箱(3)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框(5),所述固定框(5)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轴(4),所述油箱(3)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箱(301),所述动力箱(3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轴(302)和连杆(303),所诉连杆(303)的一端设置有活塞(304),所述动力箱(301)的顶部设置有加压箱(306),所述加压箱(306)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305),所述加压箱(306)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箱(307),所述储油箱(30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箱(308),所述漏油瓶(6)的内部设置有滤油网(601),所述漏油瓶(6)的底部设置有油管(602),所述油管(602)的一端设置有储存箱(603),所述进水口(9)的一端设置有冷水箱(9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增压器机油进油管装配结构,包括油箱(3)、冷水箱(901)和过滤箱(308),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的顶部设置有喷油嘴(8),所述油箱(3)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漏油瓶(6)和出水口(7),所述油箱(3)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进油管(2)和进水口(9),所述油箱(3)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框(5),所述固定框(5)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轴(4),所述油箱(3)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箱(301),所述动力箱(3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轴(302)和连杆(303),所诉连杆(303)的一端设置有活塞(304),所述动力箱(301)的顶部设置有加压箱(306),所述加压箱(306)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305),所述加压箱(306)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箱(307),所述储油箱(30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箱(308),所述漏油瓶(6)的内部设置有滤油网(601),所述漏油瓶(6)的底部设置有油管(602),所述油管(602)的一端设置有储存箱(603),所述进水口(9)的一端设置有冷水箱(9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康明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