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10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第二调节池、酸化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中和池和膜分离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先氧化破氰、再还原除铬”的原理,对电镀混排废水进行处理,具有整体系统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一方面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氢氧化钠并通入氯气生成次氯酸钠,从而将氰化物破坏而去除,进而解决了传统方法次氯酸钠易分解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二调节池中设置活性炭柱,利用活性炭柱的吸附作用去除部分的六价铬离子,减少了试剂的使用量,此外通过二级还原将六价铬离子充分还原为三价铬离子,另外,通过膜分离池取代沉淀池,使得出水效果非常稳定,且不易受到水质波动、药剂反应不佳等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电镀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各种金属离子,如铬、铜、镍、锌、锡、金、银、镉、铁等,其次是酸类和碱类物质,有的还含有氰化物。在各种镀液中还添加了各种光亮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另外,镀件中还有油、金属氧化物等杂质带入电镀废水中。根据电镀废水集中处理要求,按照水质情况与资源回收的需求,目前国内电镀废水主要分为七类废水:前处理含油废水、混排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化学镍废水、含铬废水、综合废水。其中,混排废水是指电镀车间的“跑、冒、滴、漏”排放的污染物,这部分废水与地面冲洗水一并处理,其量的大小与管理水平和车间的装备有关,主要污染物为少量六价铬离子、少量氰化物等。在现有技术中,对前述混排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研究了一种专门针对混排废水的处理系统,其处理效果好,系统运行稳定,药剂量及其它运行成本也较为合理,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其解决了传统系统处理效果不好,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第二调节池、酸化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中和池、和膜分离池。其中,第一调节池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池中废水是否处于碱性条件的第一pH传感器,用于向第一调节池中投加氢氧化钠的第一进料管,以及向第一调节池中通入氯气的进气管;所述二级破氰池中设置有用于检测二级破氰池中废水是否处于中性条件的第二pH传感器,用于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硫酸的第二进料管,以及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氧化剂的第三进料管。第二调节池中设置有活性炭柱,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杂质,所述酸化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硫酸的第一在线pH控制装置,所述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用于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所述中和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石灰的第二在线pH控制装置,膜分离池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实现泥水分离。进一步的,一级不完全氧化反应,即第一阶段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完成,进一步的,上述碱性条件是指第一调节池中废水的pH值大于等于10。二级完全氧化反应,即第二阶段反应,完全氧化是在过量氧化剂和pH值接近中性条件下,将CNO-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N2,将碳氮键完全破坏掉,因此,上述中性条件是指二级破氰池中废水的pH值大于等于6、且小于等于6.5。优选的,所述氧化剂为次氯酸钠。进一步的,第二调节池中设置有活性炭柱,一方面调节水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杂质。酸化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硫酸的第一在线pH控制装置,控制酸化池内的pH值在2.5~3.0之间。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用于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具体的,将酸化池中的废水输送到一级反应池中,将还原剂氯化亚铁加到一级反应池中进行一级还原,将六价铬离子还原为三价铬离子;接着,将一级还原后的废水引到二级反应池中,将还原剂氯化亚铁加到二级反应池中进行二级还原,氯化亚铁与二级反应池中的废水生成硫酸铁,将剩余未完全还原的六价铬离子还原为三价铬离子。更进一步的,中和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石灰的第二在线pH控制装置,控制中和池内的pH值在7~8之间。将中和后的废水经提升泵引入膜分离池中,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实现泥水分离,出水效果稳定,且不易受到水质波动、药剂反应不佳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为了促进铬的去除,第二调节池中还设有搅拌装置。进一步的,在中和池和膜分离池之间还设有絮凝池,将中和反应后的废水送入絮凝池,在絮凝池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剂,高分子絮凝剂的投加量按2~5mg/L计,并搅拌充分,反应10~12min,最后将絮凝处理后的废水流送入膜分离池。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与膜分离池通过管道相连的污泥脱水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利用“先氧化破氰、再还原除铬”的原理,对电镀混排废水进行处理,具有整体系统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一方面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氢氧化钠并通入氯气生成次氯酸钠,从而将氰化物破坏而去除,进而解决了传统方法次氯酸钠易分解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二调节池中设置活性炭柱,利用活性炭柱的吸附作用去除部分的六价铬离子,减少了试剂的使用量,此外通过二级还原将六价铬离子充分还原为三价铬离子,另外,通过膜分离池取代沉淀池,使得出水效果非常稳定,且不易受到水质波动、药剂反应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池1、一级破氰池2、二级破氰池3、第二调节池4、酸化池5、一级反应池6、二级反应池7、中和池8、絮凝池9、膜分离池10、污泥脱水机11。其中,第一调节池1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池中废水是否处于碱性条件的第一pH传感器12,用于向第一调节池1中投加氢氧化钠的第一进料管13,以及向第一调节池中通入氯气的进气管14;该碱性条件是指第一调节池中废水的pH值大于等于10。一级破氰池2内进行一级不完全氧化反应,即第一阶段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完成:NaCN+2NaOH+Cl2→NaCNO+2NaCl+H2O二级破氰池3中设置有用于检测二级破氰池中废水是否处于中性条件的第二pH传感器15,用于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硫酸的第二进料管16,以及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次氯酸钠的第三进料管17。该中性条件是指二级破氰池中废水的pH值大于等于6、且小于等于6.5。二级破氰池3内进行二级完全氧化反应,即第二阶段反应,完全氧化是在过量氧化剂和pH值接近中性条件下,将CNO-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N2,将碳氮键完全破坏掉。上述氧化剂为次氯酸钠。即:2NaCNO+4NaOH+3Cl2→2CO2+N2+6NaCl+H2O第二调节池4中设置有活性炭柱18,一方面调节水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杂质。为了促进铬的去除,第二调节池中还设有搅拌装置19。酸化池5上设有用于投加硫酸的第一在线pH控制装置20,控制酸化池内的pH值在2.5~3.0之间。一级反应池6、二级反应池7用于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具体的,将酸化池5中的废水输送到一级反应池6中,将还原剂氯化亚铁加到一级反应池6中进行一级还原,将六价铬离子还原为三价铬离子;接着,将一级还原后的废水引到二级反应池7中,将还原剂氯化亚铁加到二级反应池7中进行二级还原,氯化亚铁与二级反应池7中的废水生成硫酸铁,将剩余未完全还原的六价铬离子还原为三价铬离子。中和池8上设有用于投加石灰的第二在线pH控制装置21,控制中和池内的pH值在7~8之间。将中和反应后的废水送入絮凝池9,在絮凝池9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剂,高分子絮凝剂的投加量按2~5mg/L计,并搅拌充分,反应10~12min,最后将絮凝处理后的废水流送入膜分离池10,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实现泥水分离。在膜分离池10的污泥出料口处还设有通过管道相连的污泥脱水机11,污泥脱水机11通过管道将脱出水排到第二调节池4中。以上所述仅是对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第二调节池、酸化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中和池和膜分离池;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池中废水是否处于碱性条件的第一pH传感器,用于向第一调节池中投加氢氧化钠的第一进料管,以及向第一调节池中通入氯气的进气管;所述二级破氰池中设置有用于检测二级破氰池中废水是否处于中性条件的第二pH传感器,用于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硫酸的第二进料管,以及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氧化剂的第三进料管;所述第二调节池中设置有活性炭柱,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杂质,所述酸化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硫酸的第一在线pH控制装置,所述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用于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所述中和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石灰的第二在线pH控制装置,膜分离池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实现泥水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电镀混排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第二调节池、酸化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中和池和膜分离池;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池中废水是否处于碱性条件的第一pH传感器,用于向第一调节池中投加氢氧化钠的第一进料管,以及向第一调节池中通入氯气的进气管;所述二级破氰池中设置有用于检测二级破氰池中废水是否处于中性条件的第二pH传感器,用于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硫酸的第二进料管,以及向二级破氰池中投加氧化剂的第三进料管;所述第二调节池中设置有活性炭柱,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杂质,所述酸化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硫酸的第一在线pH控制装置,所述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用于将废水中的六价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炀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