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3542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输送管道依次相连的集水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三级反应池、四级反应池、五级反应池和砂滤池;在集水池与一级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投加烧碱液的第一进料管;一级反应池上设有第二进料管和通入氯气的进气管,三级反应池上设有第三进料管,四级反应池上设有第四进料管,五级反应池上设有第五进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氢氧化钠并通入氯气生成次氯酸钠,从而将氰化物破坏而去除,进而解决了传统处理系统直接投加的次氯酸钠易变分解的问题,改善了处理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在反应前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pH值,确保反应发生在最佳的参数状态。

A Cyanide-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for Electropla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plating cyanide-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atchment pool, a primary reaction pool, a secondary reaction pool, a tertiary reaction pool, a fourth reaction pool, a fifth reaction pool and a sand filter connected sequentially by a conveying pipeline; a first feed pipe for adding caustic soda is arranged on the pipeline between the catchment pool and the first reaction pool; and a second feed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reaction pool. With the intake pipe for chlorine gas, a third feed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stage reaction tank, a fourth feed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fourth stage reaction tank and a fifth feed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fifth stage reac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on the one hand, destroys cyanide and removes it by adding sodium hydroxide into wastewater and chlorine gas to produce sodium hypochlorite, thereb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variable decomposition of sodium hypochlorite added directly to traditional treatment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by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pH value of each process before the reaction, the reaction occurs in the optimal parameter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对自然环境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其中的含氰废水是具有剧毒的一种工业废水,如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给自然生态产生严重的危害,目前对含氰废水主流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高浓度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另外一种是将低浓度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破氰处理,在对含氰废水进行破氰处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反应池及其相应的工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反应池一般采用二级或三级破氰池,传统方法大多是直接向废水中投加次氯酸钠,但由于次氯酸钠稳定性差,尤其在受到日光照射时更容易分解,进而影响最终的废水处理结果。此外,由于烧碱液、硫酸液通常都是在破氰池中直接投加,往往反应池中的pH值并不是处于理想状态,如此导致处理效果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五级反应池的含氰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输送管道依次相连的集水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三级反应池、四级反应池、五级反应池、和砂滤池。其中,所述集水池用于调节含氰废水的水质水量,在集水池与一级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投加烧碱液的第一进料管。所述一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氢氧化钠的第二进料管和通入氯气的进气管,三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硫酸的第三进料管,四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次氯酸钠的第四进料管,五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聚氯化铝的第五进料管。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与一级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pH传感器,该第一pH传感器用于检测烧碱液的投入量,保证进入一级反应池前废水的pH值控制在大于等于10。进一步的,三级反应池中设有第二pH传感器,该第二pH传感器用于检测硫酸的投入量,保证三级反应池内废水的pH值大于等于8、且小于等于9。更进一步的,砂滤池中还设置有出水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一方面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氢氧化钠并通入氯气生成次氯酸钠,从而将氰化物破坏而去除,进而解决了传统处理系统直接投加的次氯酸钠易变分解的问题,改善了处理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在反应前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pH值,确保反应发生在最佳的参数状态。另外,通过在五级反应池中加入聚氯化铝,以促进絮凝体快速成形,从而加快沉降速度。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输送管道依次相连的集水池1、一级反应池2、二级反应池3、三级反应池4、四级反应池5、五级反应池6、砂滤池7。其中,废水汇集到集水池1,集水池1起到缓冲作用,调节含氰废水的水质水量,在集水池1与一级反应池2之间的管道8上设有用于投加烧碱液的第一进料管9。该管道8上设有第一pH传感器,该第一pH传感器用于检测烧碱液的投入量,保证进入一级反应池前废水的pH值控制在大于等于10。在一级反应池2上设有用于投放氢氧化钠的第二进料管10和通入氯气的进气管11,考虑到一级不完全氧化反应速度较慢的因素,二级反应池3的作用与一级反应池相同,依然是起到一级破氰的目的。三级反应池4上设有用于投放硫酸的第三进料管12,三级反应池中设有第二pH传感器,该第二pH传感器用于检测硫酸的投入量,保证三级反应池内废水的pH值大于等于8、且小于等于9。通过硫酸的加入可中和废水中的pH值。四级反应池5上设有用于投放次氯酸钠的第四进料管13,该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使得在中性条件下将CNO-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N2,将碳氮键完全破坏掉。五级反应池6上设有用于投放聚氯化铝的第五进料管14。砂滤池7与五级反应池相通,其末游侧还设置有出水口。以上所述仅是对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输送管道依次相连的集水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三级反应池、四级反应池、五级反应池、和砂滤池;其中,所述集水池用于调节含氰废水的水质水量,在集水池与一级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投加烧碱液的第一进料管;所述一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氢氧化钠的第二进料管和通入氯气的进气管,三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硫酸的第三进料管,四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次氯酸钠的第四进料管,五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聚氯化铝的第五进料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输送管道依次相连的集水池、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三级反应池、四级反应池、五级反应池、和砂滤池;其中,所述集水池用于调节含氰废水的水质水量,在集水池与一级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投加烧碱液的第一进料管;所述一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氢氧化钠的第二进料管和通入氯气的进气管,三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硫酸的第三进料管,四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次氯酸钠的第四进料管,五级反应池上设有用于投放聚氯化铝的第五进料管。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炀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