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88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01
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高压和大氨气流量环境下,在衬底上生长预铺层,降低气压和氨气流量,升高温度,升温过程中在预铺层上生长升温保护层,在高温、低压和小氨气流量环境下,在升温保护层上生长AlInN纳米微结构层,升高气压和氨气流量,在保护环境下降温,获得呈蜂窝状结构的AlInN纳米微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具有蜂窝状结构,使其应用到LED上可提高晶体质量和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AlN的带隙宽度为6.2eV,InN的带隙宽度为0.7eV,所以AlInN的带隙宽度具有很大的可调范围。如果作为氮化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有源层,其发光波长可以覆盖从红外到紫外的范围。此外,AlInN的晶格常数同样也有很大的可调范围,使它能够与其他的外延层有很好的晶格匹配,如AlInN/GaN、AlInN/InGaN和AlInN/AlGaN,尤其可以制作与GaN晶格匹配的异质结构,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晶格失配带来的缺陷或者裂纹。以上优势使AlInN在光电器件以及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等电子器件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的AlInN主要是三维岛状结构,也可以生长成比较平整的表面。AlN与InN之间键长和键能差别较大,二者几乎不互溶,AlN和InN材料的生长条件为III族氮化物材料生长条件的两个极端,导致AlInN的生长窗口较窄,从而容易发生相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蜂窝状结构,使其应用到LED上可提高晶体质量和出光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包含:衬底;预铺层,其生长在衬底上;升温保护层,其生长在预铺层上;AlInN纳米微结构层,其生长在升温保护层上,呈蜂窝状结构。所述的衬底采用蓝宝石、GaN、AlN、AlGaN、InGaN、AlInGaN、Si、SiC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的复合衬底。所述的预铺层的化学材料为AlInN,厚度为10~30nm。所述的升温保护层的化学材料为AlInN,厚度为5~30nm。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层的微孔大小为50~200nm,微孔密度5E8/cm2~8E9/cm2,微孔深度50~15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在低温、高压和大氨气流量环境下,在衬底上生长预铺层;步骤S2、降低气压和氨气流量,升高温度,升温过程中在预铺层上生长升温保护层;步骤S3、在高温、低压和小氨气流量环境下,在升温保护层上生长AlInN纳米微结构层;步骤S4、升高气压和氨气流量,在保护环境下降温。所述的步骤S1中,在衬底上生长预铺层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1、在低温、高压和大氨气流量环境下通入TMIn气体,使衬底表面为富In状态;其中,预铺层生长温度为450~600℃,反应腔压力为400~600Torr,氨气流量为40~80slm,TMIn气体流量为50~200sccm,预铺层生长厚度为10~30nm;步骤S1.2、在预铺层生长结束后,通入氯化物对预铺层进行后处理,去除生成的金属In;其中,氯化物是氯化氢、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氯化物的量为5~20μmol。所述的步骤S2中,生长温度从450~600℃上升到650~800℃,升温时间持续3~6分钟,生长压力从400~600Torr下降到50~200Torr,氨气流量从40~80slm下降到20~50slm;在升温过程中,持续通入TMIn、TMAl和氨气,并间断通入氯化物2~10μmol,防止金属In的形成;其中,TMIn流量为50~200sccm,TMAl流量为10~40sccm,通入氯化物的时间比例为0.02~0.1。所述的步骤S3中,AlInN纳米微结构层的生长温度为650~800℃,生长压力为50~200Torr,氨气流量为20~50slm;在AlInN纳米微结构层的生长过程中,持续通入TMIn和氨气,并交替通入TMAl和氯化物;其中,TMIn流量为200~500sccm,TMAl流量为20~80sccm,通入氯化物和TMAl的时间比例为0.05~0.15,通入氯化物的量为5~15μmol。所述的步骤S4中,在保护环境下降温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4.1、升高气压和氨气流量,在氨气和氮气混合环境下将温度从AlInN纳米微结构层的生长温度降到250℃;反应室压力从50~200Torr升高至300~500Torr,氨气流量从20~50slm升高至30~80slm,氮气流量为80~150slm,降温时间持续8~15分钟;步骤S4.2、降低气压,在纯氮气环境下从温度250℃直至制程结束;反应室压力从300~500Torr下降到100~150Torr,氮气流量为80~150slm。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具有蜂窝状结构,使其应用到LED上可提高晶体质量和出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AlInN纳米微结构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3,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包含:衬底101;预铺层102,其生长在衬底101上;升温保护层103,其生长在预铺层102上;AlInN纳米微结构层104,其生长在升温保护层103上,呈蜂窝状结构。所述的衬底101可以采用蓝宝石、GaN、AlN、AlGaN、InGaN、AlInGaN、Si、SiC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的复合衬底。所述的预铺层102的化学材料为AlInN,厚度为10~30nm。所述的升温保护层103的化学材料为AlInN,厚度为5~30nm。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层104的微孔大小为50~200nm,微孔密度5E8/cm2~8E9/cm2,微孔深度50~150nm。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在低温、高压和大氨气流量环境下,在衬底上生长预铺层;步骤S2、降低气压和氨气流量,升高温度,升温过程中在预铺层上生长升温保护层;步骤S3、在高温、低压和小氨气流量环境下,在升温保护层上生长AlInN纳米微结构层;步骤S4、升高气压和氨气流量,在保护环境下降温。所述的步骤S1中,在衬底上生长预铺层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1、在低温、高压和大氨气流量环境下通入TMIn气体,使衬底表面为富In状态;其中,预铺层生长温度为450~600℃,反应腔压力为400~600Torr,氨气流量为40~80slm,TMIn气体流量为50~200sccm,预铺层生长厚度约为10~30nm;步骤S1.2、在预铺层生长结束后,通入氯化物对预铺层进行后处理,去除生成的金属In;其中,氯化物是氯化氢、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氯化物的量为5~20μmol。所述的步骤S2中,生长温度从450~600℃上升到650~800℃,升温时间持续3~6分钟,生长压力从400~600Torr下降到50~200Torr,氨气流量从40~80slm下降到20~50slm。在升温过程中,持续通入TMIn、TMAl和氨气,并间断通入氯化物2~10μmol,防止金属In的形成。其中,TMIn流量为50~200sccm,TMAl流量为10~40sccm,通入氯化物的时间比例为0.02~0.1。所述的步骤S3中,AlInN纳米微结构层的生长温度为650~800℃,生长压力为50~200Torr,氨气流量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衬底;预铺层,其生长在衬底上;升温保护层,其生长在预铺层上;AlInN纳米微结构层,其生长在升温保护层上,呈蜂窝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InN纳米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衬底;预铺层,其生长在衬底上;升温保护层,其生长在预铺层上;AlInN纳米微结构层,其生长在升温保护层上,呈蜂窝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采用蓝宝石、GaN、AlN、AlGaN、InGaN、AlInGaN、Si、SiC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的复合衬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铺层的化学材料为AlInN,厚度为10~3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温保护层的化学材料为AlInN,厚度为5~30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层的微孔大小为50~200nm,微孔密度5E8/cm2~8E9/cm2,微孔深度50~150nm。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在低温、高压和大氨气流量环境下,在衬底上生长预铺层;步骤S2、降低气压和氨气流量,升高温度,升温过程中在预铺层上生长升温保护层;步骤S3、在高温、低压和小氨气流量环境下,在升温保护层上生长AlInN纳米微结构层;步骤S4、升高气压和氨气流量,在保护环境下降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lInN纳米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在衬底上生长预铺层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1、在低温、高压和大氨气流量环境下通入TMIn气体,使衬底表面为富In状态;其中,预铺层生长温度为450~600℃,反应腔压力为400~600Torr,氨气流量为40~80slm,TMIn气体流量为50~200sccm,预铺层生长厚度为10~30nm;步骤S1.2、在预铺层生长结束后,通入氯化物对预铺层进行后处理,去除生成的金属In;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军马后永
申请(专利权)人: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