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050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发动机、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发动机能够为液压泵提供动力,液压泵能够驱动液压马达进行转动,液压马达为双向变量液压马达,双向变量液压马达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壳体,壳体内设有斜盘和两套马达旋转组件,两套马达旋转组件共用斜盘和控制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车辆前桥的传动轴和/或车辆后桥的传动轴相连接。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及车辆,能够在不使用变速箱的前提下直接利用液压马达驱动车辆行驶,在满足车辆牵引力要求的同时保证车辆的最高速度要求,降低车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及安装有这种车辆液压行走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一般液压行走车辆,行走系统采用单泵单马达系统,液压泵与发动机相连接,液压马达通过减速箱与驱动桥的输入轴相连接。液压系统提供牵引力及车速,通过液压马达加变速箱的方式获得较大的牵引力及车速。但是,由于部分车型的安装空间比较紧凑,给变速箱的安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变速箱的存在,车辆的制造及维护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其中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发动机、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液压泵联接并且能够为所述液压泵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马达流体联接并且能够驱动所述液压马达进行转动,所述液压马达为双向变量液压马达,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斜盘和两套马达旋转组件,两套所述马达旋转组件共用所述斜盘和所述控制器,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前桥的传动轴和/或所述车辆后桥的传动轴相连接。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包括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所述前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前桥的传动轴相连接。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包括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所述后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后桥的传动轴相连接。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包括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所述前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前桥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后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后桥的传动轴相连接。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所述液压泵为高压变量泵。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所述车辆前桥的传动轴和所述车辆后桥的传动轴分别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前桥和所述车辆后桥相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通过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及车辆,能够在不使用变速箱的前提下直接利用液压马达驱动车辆行驶,在满足车辆牵引力要求的同时保证车辆的最高速度要求,降低车辆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液压马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液压马达、11:壳体、12:斜盘、13:马达旋转组件、14:前输出轴、15:后输出轴;20:液压泵;30:发动机;40:车辆前桥;50:车辆后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0、液压泵20、发动机30、车辆前桥40和车辆后桥50。发动机30能够为液压泵20提供动力,液压泵20能够驱动液压马达10进行转动,液压马达10为双向变量液压马达,液压泵20为高压变量泵,液压马达10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壳体11,壳体11内设有斜盘12和两套马达旋转组件13,两套马达旋转组件13共用斜盘12,并通过一个控制器进行控制,液压马达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车辆前桥40的传动轴和/或车辆后桥50的传动轴相连接。其中,车辆前桥40的传动轴和车辆后桥50的传动轴分别通过万向联轴器与车辆前桥40和车辆后桥50相连接。由于在壳体11内的两套马达旋转组件13共用一套斜盘12和控制器,可同时控制两套马达旋转组件13同步运转。与含有一套马达旋转组件的马达相比较,在保证转速相一致的情况下,拥有两套马达旋转组件的马达能够达到双倍的排量,为车辆运行提供足够的牵引力保证。因此,可以采用含有两套马达旋转组件的马达替代原有的单马达加减速箱的结构,在取消减速箱的同时降低了车辆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同时降低了车辆的重心高度。本实施例中,液压马达10的前输出轴14通过联轴器与车辆前桥40的传动轴相连接。发动机30为液压泵20提供动力,液压泵20将液压油输入至液压马达10中驱动液压马达10进行转动,液压马达10转动的同时带动车辆前桥40前进,从而保证车辆的运行。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液压马达10的后输出轴15通过联轴器与车辆后桥50的传动轴相连接。发动机30为液压泵20提供动力,液压泵20将液压油输入至液压马达10中驱动液压马达10进行转动,液压马达10转动的同时带动车辆后桥50前进,从而保证车辆的运行。本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液压马达10的前输出轴14通过联轴器与车辆前桥40的传动轴相连接,液压马达10的后输出轴15通过联轴器与车辆后桥50的传动轴相连接。发动机30为液压泵20提供动力,液压泵20将液压油输入至液压马达10中驱动液压马达10进行转动,液压马达10转动的同时带动车辆前桥40和车辆后桥50共同前进,从而保证车辆的运行。通过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及车辆,能够在不使用变速箱的前提下直接利用液压马达驱动车辆行驶,在满足车辆牵引力要求的同时保证车辆的最高速度要求,降低车辆成本,同时满足车辆的空间装配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发动机、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液压泵联接并且能够为所述液压泵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马达流体联接并且能够驱动所述液压马达进行转动,所述液压马达为双向变量液压马达,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斜盘和两套马达旋转组件,两套所述马达旋转组件共用所述斜盘,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前桥的传动轴和/或所述车辆后桥的传动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发动机、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液压泵联接并且能够为所述液压泵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马达流体联接并且能够驱动所述液压马达进行转动,所述液压马达为双向变量液压马达,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斜盘和两套马达旋转组件,两套所述马达旋转组件共用所述斜盘,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前桥的传动轴和/或所述车辆后桥的传动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包括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所述前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车辆前桥的传动轴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液压行走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张坤生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