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制备
,且特别涉及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心血管材料在研发设计几代产品之后,仍然存在材料植入晚期及极晚期动脉再狭窄方面问题。常常需要在产品前期表面进行促表面细胞生长,晚期及极晚期动脉进行抗狭窄设计,以保证植入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自适应性,同时对平滑肌细胞具有惰性甚至抑制增殖的作用,以减少晚期及极晚期动脉再狭窄问题的出现。但是,现有的使锌离子加载至医用材料表面的方法中存在着锌离子负载效果不佳、锌离子释放过快(导致毒性的产生)或者医用产品不具有凝血功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抗凝血效果,且负载在材料表面后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便于再次反应将锌离子引入材料表面,制备具有凝血效果且能够缓释的带锌离子的医用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在制备含锌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锌盐溶液与多聚赖氨酸溶液混合反应后得到锌离子螯合液;将所述锌离子螯合液与肝素盐溶液混合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锌盐溶液与多聚赖氨酸溶液混合反应后得到锌离子螯合液;将所述锌离子螯合液与肝素盐溶液混合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聚赖氨酸溶液中所用多聚赖氨酸的重均分子量为150-300KDa,所述多聚赖氨酸溶液的浓度为0.3-1.0mg/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盐溶液的浓度为0.0005-10mmol/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素盐溶液的浓度为5-10mg/mL;优选地,所述多聚赖氨酸溶液、所述锌盐溶液和所述肝素盐溶液的体积比为1:0.9-1.1:1.8-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盐选自氯化锌、硫酸锌和硝酸锌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氯化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包裹锌离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英,曾峥,谢银红,李霞,李莉,谭建英,王焕然,魏来,翁亚军,黄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