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节式管道机器人及其在管道内的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式管道机器人及其在管道内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气传输和下水道排污过程中,涉及大量管道工程,随着管道铺设长度的增加,凸显出例如异物堵塞、焊接漏缝等问题。目前的管机器人适用于管径统一且弯道半径大的管道,存在工作目标单一、工作环境要求高、适配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例如管道突然弯曲或者管径变化等复杂的管道环境。因此,为适应复杂的管道环境,需要自调节式管道机器人以适应不同管道环境的需求,提升管道检修及排污功能的高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满足管道检修及排污过程中对管径变化及管道变位的需求,提供一种自调节式管道机器人及其在管道内的工作方法,可根据管道弯曲和管径变化情况自动进行位姿和尺寸的调整,加强管道机器人的适配性,提高其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调节式管道机器人,包括主体一、主体二、摄像头和控制芯片;所述的主体一包括电机一、安装座一、壳体一、调整单元一、旋转座一、连接架、电机四、安装座三和电机五;所述的主体二包括电机二、壳体二、连接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节式管道机器人,包括主体一、主体二、摄像头和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一包括电机一、安装座一、壳体一、调整单元一、旋转座一、连接架、电机四、安装座三和电机五;所述的主体二包括电机二、壳体二、连接架、调整单元二、安装座二和旋转座二;调整单元一和调整单元二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接头一、接头二、丝杠、螺母座、四杆机构和滚轮;接头一和接头二上均设有周向均布的三个铰接部一,接头一的每个铰接部一与接头二周向位置对应的铰接部一通过四杆机构连接;四杆机构由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和连接杆构成;连杆二的一端与接头一的铰接部一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滚轮;连杆三的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式管道机器人,包括主体一、主体二、摄像头和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一包括电机一、安装座一、壳体一、调整单元一、旋转座一、连接架、电机四、安装座三和电机五;所述的主体二包括电机二、壳体二、连接架、调整单元二、安装座二和旋转座二;调整单元一和调整单元二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接头一、接头二、丝杠、螺母座、四杆机构和滚轮;接头一和接头二上均设有周向均布的三个铰接部一,接头一的每个铰接部一与接头二周向位置对应的铰接部一通过四杆机构连接;四杆机构由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和连接杆构成;连杆二的一端与接头一的铰接部一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滚轮;连杆三的一端与接头二的铰接部一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滚轮;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连杆二和连杆三靠近滚轮位置处通过铰链连接;丝杠与螺母座构成螺旋副,螺母座上设有周向均布的三个铰接部二,每个铰接部二与一根连杆一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每根连杆一另一端与一个四杆机构的连杆二中部通过铰链连接;调整单元一的其中一个滚轮上设有电机五,电机五驱动滚轮滚动;所述的调整单元一中,接头一与安装座一固定连接,接头二与安装座三固定连接,丝杠的一端与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通过轴承支承在安装座一上,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安装座三上;摄像头、安装座一和电机一的底座均与壳体一固定连接;壳体一与安装座三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调整单元二中,接头二与安装座二固定连接,接头一与旋转座二固定连接,丝杠的一端与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通过轴承支承在安装座二上,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旋转座二上;安装座二和电机二的底座均与壳体二固定连接;旋转座二与壳体二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座一和旋转座二通过铰链连接;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炎俊,
申请(专利权)人:缙云县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