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76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节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上设置有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水平设置,第二调节杆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进行水平移动的固定组件;固定件和两个定位轴承形成用于固定机匣组件的三角形结构;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的一端为传感头,传感头穿过第一调节杆与连接件的一端接触;连接件设置在传动杆的一端上,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销轴,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杠杆部件连接。该装置实现了对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精确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机匣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零件的精度越来越高,要求风扇机匣安装焊接后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为0-0.3mm,即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齐平或叶片上缘板下凹0.3mm以内。因为相邻叶片之间的空间较小,所应用的三级零件中,最大间距为30mm。目前对于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之间的误差采用两种方法判定:1)采用指摸判断台阶差;2)采用样块比对方法来检测,由人眼观察流道面与四周标准样块的高低差来检测。上述两种方法均不能检测出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之间误差的具体数值,且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无法真实反映叶片装配焊接后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对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精确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节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上设置有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水平设置,第二调节杆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进行水平移动的固定组件;第一调节杆的下端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定位块套在第二调节杆上,定位块可在第二调节杆上水平移动;定位块的底部对称的插入有两个定位轴,定位轴上套有定位轴承,定位轴承与定位块的底面接触;定位块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和两个定位轴承形成用于固定机匣组件的三角形结构;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的一端为传感头,传感头穿过第一调节杆与连接件的一端接触;连接件设置在传动杆的一端上,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销轴,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杠杆部件连接。该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杆能够调整定位组件的高度,通过第一调节杆调整定位组件的水平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定位组件在空间中的位置确定;定位组件用于固定机匣组件,定位组件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件和两个定位轴承将机匣组件固定在定位组件的下方;第二调节杆的下方设置有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的杠杆部件用于接触机匣内流道面,并且移动至叶片上缘板,杠杆部件通过转动销轴和传动杆的传动,传动杆上的连接件通过上述杠杆原理,将杠杆部件的位移进行放大,并且通过传感头获取到该位移移动信息,然后通过传感器将该信息发送给与传感器匹配的显示仪器,从而获取到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的凹凸量。可选的,第一调节杆上还设置有连接横杆,连接横杆设置在传感器的下方;所述连接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转动销轴。可选的,连接横杆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调节杆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件上。连接横杆用于固定转动销轴和连接在转动销轴上的传动杆,连接横杆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将连接杆与第一调节杆连接起来。可选的,传感器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套在传感器外部的保护管,第一调节杆上开有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保护套。可选的,第一调节杆上设置有用于紧固保护套以及其内部传感器的第三紧固件。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管和保护套,其用于保护传感器。可选的,第二调节杆上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一紧固件,第一盖板和第一紧固件将第二调节杆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调节杆上。可选的,定位块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第二调节杆设置在定位块和第二盖板之间;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盖板和定位块的第二紧固件。可选的,两个定位轴承对称设置在固定件的两侧。可选的,定位轴的端部设置有档耳,定位轴承卡在档耳和定位块之间。可选的,定位轴承和定位块之间设置有垫圈。本装置采用的两个调节杆能够实现测点高低可调,并且对多个平面位置进行测量;该装置采用双定位轴承,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定位圆的尺寸,扩大了对不同尺寸的机匣组件的检测,扩大了检测范围。该装置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到机匣内流道面与上缘板之间的凹凸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真实反映了风扇机匣组件装配焊接后的状态,避免工作人员对焊接情况的误判,达到装配质量稳定的目的。此外通过调节调节块与调节杆,实现多个点位测量,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该装置具有携带方便、测量精度高、使用范围广等特点,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并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经验。附图说明图1为风扇机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扇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叶片上缘板;2为内流道面;3为第一调节杆;4为第二调节杆;5为第一盖板;6为第一紧固件;7为杠杆部件;8为弹性件;9为传感器;10为第三紧固件;11为定位块;12为第二盖板;13为第二紧固件;14为定位轴;15为定位轴承;16为固定件;17为垫圈;18为连接件;19为传动杆;20为连接横杆;21为转动销轴;22为保护管;23为保护套;24为传感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匣组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叶片上缘板1和机匣内流道面2,如图2所示;所述的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1与机匣内流道面2之间的凹凸量即为如图2中所述两个部件之间的高度误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用于精确测量该凹凸量。如图3和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调节组件,定位组件和传感器组件。其中定位组件用于将待测量机匣组件进行水平固定,并且机匣组件与调节组件不接触;调节组件通过调整定位组件的位置调整机匣组件的位置;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1与机匣内流道面2之间的凹凸量。如图3所示,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其中第一调节杆3为竖直设置,第一调节杆3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组件;第二调节杆4水平设置在第一调节杆3上,第二调节杆4为水平设置,且第二调节杆4能够在第一调节杆3上进行上下移动;第二调节杆4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水平移动的定位组件。优选的,第二调节杆4与第一调节杆3连接的端部还连接有第一盖板5,第一盖板5和第二调节杆4的端部配合,且第一调节杆3设置在第二调节杆4的端部和第一盖板5之间,第一盖板5上设置有第一紧固件6,第一紧固件6用于将第一盖板5紧固或放松在第二调节杆4的端部,其中当第一盖板5与第二调节杆4的端部紧固时,则第二调剂杆4固定在第一调节杆3上;当第一盖板5与第二调节杆4的端部放松时,则第二调节杆4能够在第一调节杆3上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如图3所示,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11,定位块11设置在第二调节块4的下方,定位块1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12,且第二调节块4设置在定位块11和第二盖板12的中间,第二盖板12上设置有第二紧固件13,第二紧固件13将定位块11和第二盖板12紧固或放松在第二调节杆4上;其中当第二盖板12与定位块11紧固时,定位块11和第二盖板12固定在第二调节杆4上,当第二盖板12与定位块11放松时,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调节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3),第一调节杆(3)上设置有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4)水平设置,第二调节杆(4)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进行水平移动的固定组件;第一调节杆(3)的下端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4),定位块(4)套在第二调节杆(4)上,定位块(4)可在第二调节杆(4)上水平移动;定位块(4)的底部对称的插入有两个定位轴(14),定位轴(14)上套有定位轴承(15),定位轴承(15)与定位块(4)的底面接触;定位块(4)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件(16);固定件(16)和两个定位轴承(15)形成用于固定机匣组件的三角形结构;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9),传感器(9)的一端为传感头(24),传感头(24)穿过第一调节杆(3)与连接件(18)的一端接触;连接件(18)设置在传动杆(19)的一端上,传动杆(19)的中部设置有转动销轴(21),传动杆(19)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杠杆部件(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调节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调节杆(3),第一调节杆(3)上设置有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4)水平设置,第二调节杆(4)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进行水平移动的固定组件;第一调节杆(3)的下端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4),定位块(4)套在第二调节杆(4)上,定位块(4)可在第二调节杆(4)上水平移动;定位块(4)的底部对称的插入有两个定位轴(14),定位轴(14)上套有定位轴承(15),定位轴承(15)与定位块(4)的底面接触;定位块(4)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件(16);固定件(16)和两个定位轴承(15)形成用于固定机匣组件的三角形结构;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9),传感器(9)的一端为传感头(24),传感头(24)穿过第一调节杆(3)与连接件(18)的一端接触;连接件(18)设置在传动杆(19)的一端上,传动杆(19)的中部设置有转动销轴(21),传动杆(19)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杠杆部件(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上还设置有连接横杆(20),连接横杆(20)设置在传感器(9)的下方;所述连接横杆(20)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转动销轴(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匣静子叶片上缘板与机匣内流道面凹凸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杆上设置有弹性件(8),弹性件(8)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调节杆(3)上,弹性件(8)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件(18)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珊杨森孙洁杨金明罗旭党红武罗俊朱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