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993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依次通过粗车环形件各面、环形件小端和外型面、粗铣环形件小端安装边和大端安装边,然后进行划线和热处理,切割零件为两半部,加工两半部安装边,并将两半部组立,对组立后的两半部进行车基准和车外型面,并精铣两半部环槽,在两半部上钻径向均布孔,然后精车大端和精车小端,进行磁粉检查,然后安装正式销钉,依次进行喷涂和车涂层,最后钳修过喷区域,为保证零件最终的圆度要求,采取先切分后机加的总体方案,切分前在每个最终面都预留余量,以减小线切割和应力释放对零件的变形影响;为便于零件切分后的工序加工,在零件大小两端均提前加工出两半部的工艺螺栓孔及安装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对开环形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环形件作为航空、航天发动机、燃气轮机中的一种典型零件,在各类型涡喷、涡扇航空发动机、涡轮冲压发动机、燃气轮机中普遍采用。绝大多数环形件为对开结构,即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半环组成,内型面有涂层附着。非对开环形件为整环被两个不共面的切分面切断形成,两个切分面之间有明确的距离要求,两半环通过切分面处的销钉连接起来。非对开结构在航空发动机零件中占比虽然很小,但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非对称整流器内环一般对零件的圆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若采取常规的先机械加工后整环切分的加工方法,切分后零件的变形较大,圆度要求难以满足。

3、非对称整流器内环外形并无两半部连接结构,零件切分后,后续加工时零件须为整环状态,后续加工时存在较大难度。

4、非对开整流器内环在整个加工制造过程中,主要存在非对开结构如何实现和切分后零件如何进行后续加工两类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车环形件各面时,各去除零件内圆、外圆、上端面和下端面3mm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车环形件小端和外型面时,在环形件小端定位止口、外型斜面单b边各留2.5mm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铣小端安装边时,两半部安装边厚度分别为19.4mm和17.4mm,安装边左右两侧各铣出长32、深15.5mm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车环形件各面时,各去除零件内圆、外圆、上端面和下端面3mm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车环形件小端和外型面时,在环形件小端定位止口、外型斜面单b边各留2.5mm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铣小端安装边时,两半部安装边厚度分别为19.4mm和17.4mm,安装边左右两侧各铣出长32、深15.5mm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开整流器内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操作将大小端面的切分线延伸至内外圆后再进行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杨武曹宗林张智吴经武刘建飞魏俊豪汶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