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22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脱脂、去腥、酶解、脱色、超滤、干燥等工序将粗鱼蛋白粉制备成为鱼蛋白混合肽,成品鱼蛋白混合肽中含多种生理活性的肽,这种小分子肽易于被再消化吸收,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快速均衡吸收,有效提高鱼蛋白混合肽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酶解过程先采用微波辅助进行短时间的酶解,再进行恒温长时间酶解,酶解条件易于控制,即有效的提高了酶解效率,又增强了蛋白肽的抗氧化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脱脂、去腥、脱色效果好,得到的成品混合肽含脂量低、无腥臭味,感官接受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少且造价廉价,采用的原料为粗鱼蛋白粉,充分利用资源,适合规模化生产。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Fish Protein Mixed Peptide from Crude Fish Prote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fish protein mixed peptide from crude fish protein. The crude fish protein powder is prepared into fish protein mixed peptide by degreasing, deodorizing, enzymatic hydrolysis, decolorization, ultrafiltration, drying and other processes. The finished fish protein mixed peptide contains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s. The small molecular peptide is easy to be digested and absorbed, and can promote the rapid and balanced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ish protein mixed peptide.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microwave-assisted enzymatic hydrolysis for a short time and then enzymatic hydrolysis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condition is easy to control,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efficiency and enhances the antioxidant effect of protein peptide. The degreasing, deodorizing and decolorizing eff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good, and the obtained mixed peptide has low fat content, no odor and high sensory acceptance.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ess equipment required and low cost. The raw material used is crude fish protein powder, which makes full use of resources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蛋白混合肽制备
,具体是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
技术介绍
蛋白肽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具有分子量低,易吸收,低粘度等物理特性,它与细胞增生、分化、运动、免疫、关节润滑、伤口愈合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由于蛋白肽的特殊功能,其提取物己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生物合成等工业领域。目前生产蛋白制品的原料基本上是猪、牛等陆生动物的皮和骨,由于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导致疯牛病等流行病的发生,使得从陆生动物的皮、骨中提取的蛋白的危险性增大,从而使其制品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从水生动物中提取安全、卫生、无害的蛋白成为这几年各国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现有的蛋白肽大部分是通过高温蒸煮、控制水解、喷雾等工艺制备的。然而,这一生产方法酶制剂成本高、得率低、灰分含量高、有一定苦味和腥味,且酶解产物中分子量低于3KDa的肽段含量不高。蛋白肽的功能特性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目前普遍认为分子量低于3KDa的蛋白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适量粗鱼蛋白粉,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浆液;S2、往浆液中加入磷脂酶酶解,酶解结束后灭酶,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脱除脂肪得脱脂浆液;S3、往脱脂浆液中加入去腥液,搅拌10-20min,静置2-3h,渗析取滞留液得去腥浆液;S4、往去腥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微波辅助进行酶解,得第一酶解液;S5、将第一酶解液置于35-45℃的恒温振荡器中继续酶解3-4h,酶解过程中控制pH为6.5-7.5,酶解结束后灭酶,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酶解液;S6、将第二酶解液置于离心机中离心,去除沉淀得上清液,其中离心机转速为2000-3000r/min;S7、对上清液进行脱色处理得到脱色液;S8、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超滤分离,收集分子量在1000Da-3000Da范围内的组分,超滤压力在0.5-1.0MPa,室温操作;S9、将超滤收集到的组份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获得粉末产品,得到鱼蛋白混合肽粉,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20-30h,温度为30-35℃,真空度为100-300Pa。进一步的:所述粗鱼蛋白粉的制备过程为:鲜活的鱼宰杀后,去除内脏,并去皮、剔骨,去除肉眼可见的脂肪粒后,用搅拌机绞碎后,得鱼肉浆,将鱼肉浆用体积浓度95%的乙醇溶液进行脱脂,然后依次进行风干、冷冻干燥、粉碎,得粗鱼蛋白粉。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加入的去离子水的量为粗鱼蛋白粉重量的2-3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加入的磷脂酶为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B和磷脂酶C的混合物,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B和磷脂酶C的重量比为1-1.6:1.5-2:0.5-0.9:0.7-1.1,磷脂酶的加入量为浆液质量的0.5-1.2%;酶解条件:pH为7.0-8.0、温度为45-55℃,酶解时间为1.5-2h。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萃取压力为15-30Mpa,二氧化碳流量为30-100L/h,萃取温度为45-60℃,萃取时间为1-2h。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去腥液的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乙醇60-90份、醋酸20-30份、氯化钠20-30份、小苏打8-15份、柠檬酸6-8份、姜汁5-11份、植酸钠1-2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渗析采用半透膜渗析,半透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700Da。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复合蛋白酶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的组合物,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的质量比为2-3:1-2.5:1.1-2.1:0.8-1.5:0.9-1.4:1.1-1.5;酶解过程中控制pH为6.0-8.0,温度为40-60℃,酶解时间为6-10min。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灭酶为于90-95℃水浴中灭酶10-15min。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脱色处理为往上清液中加入活性炭,在70-90℃度下搅拌0.5-2.Oh,过滤,除去活性炭得到滤液;其中活性炭的加入量为上清液质量的1.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通过脱脂、去腥、酶解、脱色、超滤、干燥等工序将粗鱼蛋白粉制备成为鱼蛋白混合肽,成品鱼蛋白混合肽中含多种生理活性的肽,这种小分子肽易于被再消化吸收,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快速均衡吸收,有效提高鱼蛋白混合肽利用率。本专利技术中的酶解过程先采用微波辅助进行短时间的酶解,再进行恒温长时间酶解,酶解条件易于控制,能耗小、效率高且无化学残留、安全、简单,即有效的提高了酶解效率,又增强了蛋白肽的抗氧化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脱脂、去腥、脱色效果好,得到的成品混合肽含脂量低、无腥臭味,感官接受度高,可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保健食品和医药制品等领域中。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少且造价廉价,重现性好,采用的原料为粗鱼蛋白粉,充分利用资源,适合规模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适量粗鱼蛋白粉,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浆液;其中,加入的去离子水的量为粗鱼蛋白粉重量的2倍。粗鱼蛋白粉的制备过程为:鲜活的鱼宰杀后,去除内脏,并去皮、剔骨,去除肉眼可见的脂肪粒后,用搅拌机绞碎后,得鱼肉浆,将鱼肉浆用体积浓度96%的乙醇溶液进行脱脂,然后依次进行风干、冷冻干燥、粉碎,得粗鱼蛋白粉;S2、往浆液中加入磷脂酶酶解,酶解结束后灭酶,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脱除脂肪得脱脂浆液;其中,萃取压力为15Mpa,二氧化碳流量为30L/h,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1h。加入的磷脂酶为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B和磷脂酶C的混合物,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B和磷脂酶C的重量比为1:1.5:0.5:0.7,磷脂酶的加入量为浆液质量的0.5%;酶解条件:pH为7.0、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1.5h。S3、往脱脂浆液中加入去腥液,搅拌10min,静置2h,渗析取滞留液得去腥浆液;其中,渗析采用半透膜渗析,半透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Da。去腥液的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乙醇60份、醋酸20份、氯化钠20份、小苏打8份、柠檬酸6份、姜汁5份、植酸钠1份。S4、往去腥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微波辅助进行酶解,得第一酶解液;所述步骤S4中,复合蛋白酶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的组合物,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的质量比为2:1:1.1:0.8:0.9:1.1;酶解过程中控制pH为6.0,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6min。S5、将第一酶解液置于35℃的恒温振荡器中继续酶解3h,酶解过程中控制pH为6.5,酶解结束后灭酶,冷却至室温,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适量粗鱼蛋白粉,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浆液;S2、往浆液中加入磷脂酶酶解,酶解结束后灭酶,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脱除脂肪得脱脂浆液;S3、往脱脂浆液中加入去腥液,搅拌10‑20min,静置2‑3h,渗析取滞留液得去腥浆液;S4、往去腥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微波辅助进行酶解,得第一酶解液;S5、将第一酶解液置于35‑45℃的恒温振荡器中继续酶解3‑4h,酶解过程中控制pH为6.5‑7.5,酶解结束后灭酶,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酶解液;S6、将第二酶解液置于离心机中离心,去除沉淀得上清液,其中离心机转速为2000‑3000r/min;S7、对上清液进行脱色处理得到脱色液;S8、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超滤分离,收集分子量在1000Da‑3000Da范围内的组分,超滤压力在0.5‑1.0MPa,室温操作;S9、将超滤收集到的组份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获得粉末产品,得到鱼蛋白混合肽粉,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20‑30h,温度为30‑35℃,真空度为100‑300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适量粗鱼蛋白粉,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浆液;S2、往浆液中加入磷脂酶酶解,酶解结束后灭酶,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脱除脂肪得脱脂浆液;S3、往脱脂浆液中加入去腥液,搅拌10-20min,静置2-3h,渗析取滞留液得去腥浆液;S4、往去腥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微波辅助进行酶解,得第一酶解液;S5、将第一酶解液置于35-45℃的恒温振荡器中继续酶解3-4h,酶解过程中控制pH为6.5-7.5,酶解结束后灭酶,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酶解液;S6、将第二酶解液置于离心机中离心,去除沉淀得上清液,其中离心机转速为2000-3000r/min;S7、对上清液进行脱色处理得到脱色液;S8、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超滤分离,收集分子量在1000Da-3000Da范围内的组分,超滤压力在0.5-1.0MPa,室温操作;S9、将超滤收集到的组份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获得粉末产品,得到鱼蛋白混合肽粉,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20-30h,温度为30-35℃,真空度为100-300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鱼蛋白粉的制备过程为:鲜活的鱼宰杀后,去除内脏,并去皮、剔骨,去除肉眼可见的脂肪粒后,用搅拌机绞碎后,得鱼肉浆,将鱼肉浆用体积浓度≥95%的乙醇溶液进行脱脂,然后依次进行风干、冷冻干燥、粉碎,得粗鱼蛋白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入的去离子水的量为粗鱼蛋白粉重量的2-3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粗鱼蛋白制备鱼蛋白混合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加入的磷脂酶为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B和磷脂酶C的混合物,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B和磷脂酶C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霞洪鹏志刘唤明邓楚津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