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92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7:16
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涉及硅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第四限位杆、套筒、手持部、底座和盛放筒,在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之间设有若干个套筒,套筒的外部设有手持部,套筒的内部设有盛放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但可以在工作中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高效地完成了硅片的固态蜡贴片,同时保证了固态蜡贴片的精准和稳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
本技术涉及硅片
,尤其是涉及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
技术介绍
公知的,涂蜡是硅片的生产过程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而且硅片涂蜡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后续的生产工序,如果硅片涂蜡过量或者不足量,或者硅片涂蜡不均匀,都会造成后续生产工序的失败,为了保证蜡膜的均匀和厚度的可控性,通常采用固态蜡贴片的方式来给硅片进行涂蜡,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固态蜡贴片通常需要人工单片操作,而且在人工操作的过程中要时刻避免颗粒粘在蜡或者硅片上,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盛放筒和套筒,以此来达到同时对多个硅片进行固态蜡贴片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第四限位杆、套筒、手持部、底座和盛放筒,在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之间设有若干个套筒,套筒的外部设有手持部,套筒的内部设有盛放筒。所述底座为圆柱型结构,底座的顶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的粗细相同、高度相同,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的底部分别插入到底座的顶部面,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均与底座呈垂直结构连接,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等距分布在底座顶部面的边缘。所述套筒为开口朝下的圆筒型结构,套筒外侧壁的底部设有手持部,手持部为圆环型结构,手持部的内圈与套筒的外壁连接。所述盛放筒为圆筒型结构,盛放筒的开口朝上,盛放筒的外壁直径小于等于套筒的内壁直径,盛放筒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第四限位杆、套筒、手持部、底座和盛放筒,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盛放筒和套筒,以此来达到同时对多个硅片进行固态蜡贴片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但可以在工作中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高效地完成了硅片的固态蜡贴片,同时保证了固态蜡贴片的精准和稳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套筒和盛放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限位杆;2、第二限位杆;3、第三限位杆;4、第四限位杆;5、套筒;6、手持部;7、底座;8、盛放筒。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包括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第四限位杆4、套筒5、手持部6、底座7和盛放筒8,在底座7上设有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之间设有若干个套筒5,套筒5的外部设有手持部6,套筒5的内部设有盛放筒8。所述底座7为圆柱型结构,底座7的顶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所述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的粗细相同、高度相同,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的底部分别插入到底座7的顶部面,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均与底座7呈垂直结构连接,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等距分布在底座7顶部面的边缘。所述套筒5为开口朝下的圆筒型结构,套筒5外侧壁的底部设有手持部6,手持部6为圆环型结构,手持部6的内圈与套筒5的外壁连接。所述盛放筒8为圆筒型结构,盛放筒8的开口朝上,盛放筒8的外壁直径小于等于套筒5的内壁直径,盛放筒8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在使用的时候,先在底座7上设置好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然后在底座7的顶部面上设置盛放筒8,盛放筒8的内部放置一个固态蜡贴片和一个硅片,然后通过手持部6将套筒5提起,将套筒5套在盛放筒8的外部,以此类推,在盛放筒8的上部再放置套筒5,盛放筒8内放置好固态蜡贴片和硅片之后再套上套筒5,第一限位杆1、第二限位杆2、第三限位杆3和第四限位杆4将这些套筒5和盛放筒8卡在底座7的顶部面上不会来回移动,所述限位杆至少为三根,全部放置好之后将重物放置在在最顶部的套筒5的上面然后向下压,此时底座7上部的所有的盛放筒8内的固态蜡贴片和硅片收到其上部的套筒5施加的压力,进而使得处在同一个盛放筒8内的固态蜡贴片与硅片充分接触和结合,这样就完成了多个硅片的固态蜡贴片了。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第四限位杆、套筒、手持部、底座和盛放筒,其特征是:在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之间设有若干个套筒,套筒的外部设有手持部,套筒的内部设有盛放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第四限位杆、套筒、手持部、底座和盛放筒,其特征是:在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之间设有若干个套筒,套筒的外部设有手持部,套筒的内部设有盛放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为圆柱型结构,底座的顶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固态蜡贴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信富郭金娥赵世印章云杰王建伟徐茂圣苗战彪袁大双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鼎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