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53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冲孔机构,该冲孔机构包括上模冲头以及下模板,下模板上设有多个与上模冲头配合的刀口单元,这些刀口单元沿圆周分布,每个刀口单元由一组刀口组成,刀口与冲头配合以在板料上形成冲孔结构;还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与下模座转动连接。上述实施例中,下模板可相对下模座转动,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多个刀口单元,从而当一个刀口单元出现磨损时,通过旋转将另一个刀口单元转动到与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即可重新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直到所有的刀口单元均发生磨损后,则更换新的下模板,降低了维修频率。

A Punch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amping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punch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punch and a lower template. On the lower template, a plurality of knife edge units cooperating with the upper die punch are arranged. These knife edge unit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Each knife edge unit is composed of a set of knife edges. The knife edge and the punch are cooperated to form a punching structure on the sheet metal. The lower templat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ie base. In the above-mentioned embodiment, the lower die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lower die base, and by setting a plurality of knife-edge units on the lower die, when one knife-edge unit wears out, another knife-edge unit can be re-put into use by rotat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with the upper die punch,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until all knife-edge units are worn out, a new one will be replaced. The lower template reduces the maintenance frequ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孔机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冲孔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的冲孔机构,包括上模冲头1以及下模板2,下模板2上设有与上模冲头1配合的刀口201,在进行生产时,将待加工的板料3放置于下模板2上,控制上模冲头1向下运动,并在与板料3接触后控制上模冲头1继续向下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上模冲头1与刀口201相互配合从而在板料3上冲裁出所需的孔,冲裁完成后,控制上模冲头1向上运动至最初状态,并将已完成冲孔的板料3移出,形成一个循环。但是,生产一段时间后,刀口201受冲头周而复始的冲击的影响,刀口201处将产生磨损,继续使用将导致冲好的板料3出现不合格的问题,为保证产品质量,工作人员需要频繁更换下模板2,以对下模板2进行维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孔机构,用以降低下模板的更换频率,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孔机构,该冲孔机构包括上模冲头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上模冲头配合的刀口单元,且所述多个刀口单元沿圆周分布;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模座转动连接。上述实施例中,下模板可相对下模座转动,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多个刀口单元,从而当一个刀口单元出现磨损时,通过旋转将另一个刀口单元转动到与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即可重新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直到所有的刀口单元均发生磨损后,则更换新的下模板,降低了维修频率。可选的,还包括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用于将所述刀口单元锁定在于所述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避免上模冲头与刀口出现错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定位销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第一定位孔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第二定位孔;当所述刀口单元转动到与所述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重合,所述定位销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使所述下模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具体的,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刀口单元一一对应;所述下模座在与所述上模冲头对应的区域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或者,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多个定位孔以及与每个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销;当所述刀口单元转动到与所述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定位销插设在对应设置的定位孔中并露出所述下模座表面,所述定位销露出的部分用于限制所述下模板转动。可选的,所述下模板包括中心板以及由所述中心板向外延伸形成的多个连接板,且每个连接板上设有一个所述刀口单元。具体的,所述每个连接板具有弧形的边沿。可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三个刀口单元,且沿圆周均匀分布。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模冲头2-下模板201-刀口3-板料10-上模冲头20-下模板21-刀口单元22-第一定位孔30-下模座40-板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孔机构,该冲孔机构包括上模冲头以及下模板,下模板上设有多个与上模冲头配合的刀口单元,这些刀口单元沿圆周分布,每个刀口单元由一组刀口组成,刀口与冲头配合以在板料上形成冲孔结构;还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与下模座转动连接。上述实施例中,下模板可相对下模座转动,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多个刀口单元,从而当一个刀口单元出现磨损时,旋转下模板,使另一个刀口单元转动到与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即可重新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直到所有的刀口单元均发生磨损后,则更换新的下模板,并对已磨损的下模板统一进行维修,有效降低了维修频率。为了方便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机构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该冲孔机构包括上模冲头10、下模板20以及下模座30,其中,下模板20与下模座30转动连接,且下模板20上设有多个与上模冲头10配合的刀口单元21,这些刀口单元21沿圆周分布,每个刀口单元21包括一组刀口。在生产过程中,使一个刀口单元21位于上模冲头10的正下方,并保证刀口与冲头在垂直方向上下重合,将板料40放置在下模板20上,控制上模冲头10向下运动,并在与板料40接触后控制上模冲头10继续向下运动,直到在板料40上形成冲孔结构。生产一段时间后,刀口受冲头周而复始的冲击的影响,在边缘位置将出现磨损,继续使用将导致冲好的板料40不合格,此时,旋转下模板20,使另一组刀口转动到与上模冲头10相对应的位置,即可重新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直到所有的刀口均发生磨损后,则更换新的下模板20,并对已磨损的下模板20进行统一维修,降低了维修频率。具体设置时,该冲孔机构还包括卡紧结构,卡紧结构用于将刀口单元21锁定在与上模冲头10相对应的位置,避免在冲孔过程中下模板20受冲击的影响发生偏移,使刀口与上模冲头10发生错位,影响产品质量。卡紧结构有多种设置方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卡紧结构包括定位销以及设置在下模板20上的第一定位孔22以及设置在下模座30上的第二定位孔,当刀口单元21转动到与上模冲头10相对应的位置时,第一定位孔22与第二定位孔重合,定位销插设在该第一定位孔22与第二定位孔中,从而使下模板20固定在下模座30上。如图2所示,下模板20的中心即下模板20相对下模座30的旋转中心,刀口单元21围绕旋转中心设置,下模板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22,且第一定位孔22与刀口单元21一一对应,第一定位孔22随下模板20的转动位置不断变化;下模座30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定位孔,且该第二定位孔位于下模座30与上模冲头10相对应的位置;在生产过程中,当需要更换刀口时,转动下模板20,使其中一个刀口单元21转动到上模冲头10下方,并保证刀口与冲头在垂直方向上下重合,此时,与该刀口单元2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2与下模座30上的第二定位孔重合,将定位销插设在第一定位孔22和第二定位孔中,从而限制下模板20的转动,起到定位的作用。或者,还可以在下模座30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22一一对应,并设置多个定位销,每转动一次,使其中一个刀口单元21转动到与上模冲头10相对应的位置,并且,每个第一定位孔22均与一个第二定位孔重合,再将这些定位销插设在第一定位孔22与第二定位孔中实现定位。另外,还可以在下模板20上设置一个第一定位孔22,在下模座30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每转动一次,使其中一个刀口单元21转动到与上模冲头10相对应的位置,并且,上模板上的第一定位孔22与其中一个第二定位孔重合,此时,将定位销插设在该第一定位孔22与第二定位孔中实现定位。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卡紧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模座30上的多个定位孔以及与每个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销,当刀口单元21转动到与上模冲头10相对应的位置时,将定位销插设在对应设置的定位孔中并露出下模座30表面,定位销露出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冲头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上模冲头配合的刀口单元,且多个所述刀口单元沿圆周分布;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模座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冲头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上模冲头配合的刀口单元,且多个所述刀口单元沿圆周分布;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模座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用于将所述刀口单元锁定在与所述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定位销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第一定位孔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第二定位孔;当所述刀口单元转动到与所述上模冲头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重合,所述定位销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使所述下模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艳邓浩东赵威王珍郭辉盛铁正朱立果刘爽王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