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杀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37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杀青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杀青机,烘箱顶部设置有进料斗,烘箱底部设置有承料斗,烘箱内设置有三个传送带,烘箱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下料口,各传送带将烘箱内部分隔成三个空间,各空间内壁均设置有加热板,进料斗下方设置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包括抖板,抖板一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固定在烘箱内壁,抖板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凸轮,转动轴通过固定在烘箱外壁的电机驱动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进料均匀可控,茶叶在烘箱内的传送带上均匀分布且能够在烘箱内实现茶叶的有效翻转,茶叶在烘箱内传送过程中受热均匀,茶叶内水分去除效果较好,所制茶叶品质优。

A Kind of Tea Bleac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tea green k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a tea green killer with a feeding hopper at the top of the oven, a hopper at the bottom of the oven, three conveyor belts in the oven, a lower opening between the oven and the conveyor belt, a conveyor belt dividing the oven into three spaces, a hea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each space, a shaking device is arranged under the feeding hopper, and a shaking device is arranged under the ove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chattering plate, one end of which is articula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oven through an articulated structure,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below the chattering plate, a cam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driven to rotate by a motor fix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oven.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uniform and controllable feeding,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ea on the conveyor belt in the oven, effective turnover of tea in the oven, uniform heating of tea in the oven, good water removal effect in the tea, and excellent quality of the tea pro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杀青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杀青机。
技术介绍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对茶树的栽培最早是在6000多年前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传统的茶叶的制作流程主要有: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其中杀青是重要的制作工艺,关系到后续加工工艺的成败。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掉鲜叶中的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以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现有杀青工艺主要采用杀青机进行,而传统的杀青机多为滚筒式杀青,杀青机的加工为间断式,无法实现杀青机的连续化生产。因此,为了提高茶叶杀青的工业化和机械化,提升茶叶杀青效果,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高茶叶杀青效果,提升茶叶品质,同时能够实现杀青机的连续化生产的新型茶叶杀青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杀青机,提高茶叶的杀青效果,提升茶叶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杀青机,包括烘箱,烘箱顶部设置有进料斗,烘箱底部设置有承料斗,烘箱内设置有三个传送带,烘箱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下料口,相邻下料口交错设置,相邻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各传送带将烘箱内部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各相对独立的空间的内壁均设置有加热板,进料斗下方设置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包括抖板,抖板一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固定在烘箱内壁,抖板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凸轮,转动轴通过固定在烘箱外壁的电机驱动旋转。具体的,传送带包括主动辊、从动辊、皮带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辊固定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皮带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可转动的固定在烘箱内壁,第二电机固定在烘箱的外壁。进一步的,烘箱内部在高于传送带的位置设置有刮板,刮板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设置,刮板底部与传送带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4cm。进一步的,烘箱除最底部的出料口外在各出料口均设置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的铰链连接点所在位置不低于传送带底面。具体的,承料斗处于烘箱最底部的出料口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承料斗下端设置有筛料装置,筛料装置包括筛板,筛板一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固定在承料斗,筛板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凸轮,第二转动轴通过固定在承料斗侧壁的第三电机驱动旋转,承料斗下部的开口为“L”型开口。进一步的,烘箱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斗,第二进料斗下方设置有套筒,套筒与第二进料斗连通,套筒为“L”型管,套筒一端出口处于进料斗上方,套筒内设置有螺杆,螺杆通过第四电机驱动旋转。进一步的,套筒的出口为倒漏斗状,出口内部设置有圆锥体,圆锥体通过固定在出口内壁的固定杆固定。进一步的,烘箱内部各相对独立的空间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抽湿孔,抽湿孔表面设置有隔网,抽湿孔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通。优选的,加热板为电热丝加热装置。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能够实现进料均匀可控,茶叶在烘箱内的传送带上均匀分布且能够在烘箱内实现茶叶的有效翻转,茶叶在烘箱内传送过程中受热均匀,茶叶内水分去除效果较好,所制茶叶品质优。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茶叶杀青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茶叶杀青机,包括烘箱1,烘箱1顶部设置有进料斗2,烘箱1底部设置有承料斗3,烘箱1内设置有三个传送带4,烘箱1与传送带4之间设置有下料口5,相邻下料口5交错设置,相邻传送带4运动方向相反,各传送带4将烘箱1内部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6,各相对独立的空间6的内壁均设置有加热板7,进料斗2下方设置有抖动装置8,抖动装置8包括抖板9,抖板9一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固定在烘箱1内壁,抖板9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凸轮10,转动轴通过固定在烘箱1外壁的电机驱动旋转。传送带4的作用是带动分布其上的茶叶进行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烘箱1内高温的烘烤而实现杀青,具体的,传送带4包括主动辊11、从动辊12、皮带13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辊11固定连接,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通过皮带13连接,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可转动的固定在烘箱1内壁,第二电机固定在烘箱1的外壁。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传送带上的茶叶能够平铺且分布均匀,烘箱1内部在高于传送带4的位置设置有刮板25,刮板25与传送带4传送方向垂直设置,优选的,刮板底部与传送带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4cm。为了提高传送带4上茶叶的分散程度和茶叶的受热均匀度,并能够根据需要维持各相对独立的空间内的温度恒定,进一步的,烘箱1除最底部的出料口51外在各出料口5均设置有抖动装置8,抖动装置的铰链连接点所在位置不低于传送带底面。为了实现杀青后的茶叶的顺利出料,具体的,承料斗3处于烘箱1最底部的出料口51的正下方。由于茶叶在采摘后容易混入各种细微颗粒杂质,为了分离出混在茶叶中的杂质,提升茶叶的品质,需要进行筛分。因此,进一步的,承料斗3下端设置有筛料装置14,筛料装置14包括筛板15,筛板15一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固定在承料斗3上,筛板15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凸轮16,第二转动轴通过固定在承料斗3侧壁的第三电机驱动旋转,承料斗下部的开口为“L”型开口17,筛板15可以在“L”型开口17所在区域上下抖动。筛料装置14下方放置有用于盛放茶叶的茶桶18和用于盛放杂质的杂质桶19。为了实现茶叶杀青机的均匀进料,进一步的,烘箱1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斗20,第二进料斗20下方设置有套筒21,套筒21与第二进料斗20连通,套筒21为“L”型管,套筒21一端出口26处于进料斗2上方,套筒21内设置有螺杆22,螺杆22通过第四电机23驱动旋转。为了确保进入烘箱1内的茶叶不团聚,进一步的,套筒的出口26为倒漏斗状,出口26内部设置有圆锥体27,圆锥体27通过固定在出口内壁的固定杆固定,通过设置圆锥体27可以使得从套筒21出来的茶叶分散开来。使用时可以将茶叶倒入第二进料斗20中,第二进料斗20中的茶叶受到螺杆22的挤出作用会在套筒21内逐渐向前传送进而掉落到进料斗2中,再从进料斗2进入烘箱1内进行杀青,利用螺杆22传送可以有效控制进料斗2中茶叶的进料量,保证烘箱1内茶叶的杀青效果。为了提高烘箱1内茶叶的杀青效果,需要对烘箱内产生的水气进行抽离,进一步的,烘箱1内部各相对独立的空间6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抽湿孔24,抽湿孔表面设置有隔网,抽湿孔24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通。为了提高烘箱1内的加热效果,优选的,加热板7为电热丝加热装置。本技术的作用原理为:使用时可以将茶叶倒入第二进料斗20内,处于第二进料斗20内的茶叶在套筒21内螺杆22的螺旋挤压作用下进入套筒21内并向前传输,之后茶叶会通过套筒21进入进料斗2,进入进料斗2的茶叶量受到螺杆22的控制,茶叶进入进料斗2后,在下方抖动装置8的作用下分散于传送带4表面,在传送带4传送过程中受到烘箱1内高温的烘烤,经过多轮传送和多轮烘烤后茶叶实现杀青并掉落到承料斗3中,在筛料装置14筛选过后分离出茶叶内的杂质,进而结束整个杀青操作。当然,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杀青机,包括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顶部设置有进料斗,烘箱底部设置有承料斗,烘箱内设置有三个传送带,烘箱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下料口,相邻下料口交错设置,相邻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各传送带将烘箱内部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各相对独立的空间的内壁均设置有加热板,进料斗下方设置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包括抖板,抖板一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固定在烘箱内壁,抖板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凸轮,转动轴通过固定在烘箱外壁的电机驱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杀青机,包括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顶部设置有进料斗,烘箱底部设置有承料斗,烘箱内设置有三个传送带,烘箱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下料口,相邻下料口交错设置,相邻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各传送带将烘箱内部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各相对独立的空间的内壁均设置有加热板,进料斗下方设置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包括抖板,抖板一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固定在烘箱内壁,抖板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凸轮,转动轴通过固定在烘箱外壁的电机驱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主动辊、从动辊、皮带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辊固定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皮带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可转动的固定在烘箱内壁,第二电机固定在烘箱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内部在高于传送带的位置设置有刮板,刮板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设置,刮板底部与传送带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4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除最底部的出料口外在各出料口均设置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的铰链连接点所在位置不低于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滨林增群吴文生林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缘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