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crimping unit (30) and a test device for its application,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 pressing mechanism (31), a first direction motor (32) and at least two transmission groups; the pressing mechanism (31) is provided with a compressor (313) connected to a guide screw (312),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direction motor (32) and a guide screw (312) of the pressing mechanism (31) ar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transmission lines. The driving units (33) (34) have different relative speed ratios, and each drive unit (33) (34) is connected to or separated from the guide screw (312) by a clutch structure, so that the first direction motor (32) and the guide screw (312) are connected by the transmission units (33) (34), and the pressure and displacement speed of the pressure taker (313) are adjusted to meet various types. The test 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can ensure the test qualit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quipment and save the cost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元件压接单元及其应用的测试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改变压取器的压接力量及位移速度,以因应各种类型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需求,并达到确保测试品质、提升设备使用效能及节省设备成本的电子元件压接单元及其应用的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今,电子元件(例如具锡球的IC)概分为逻辑IC、记忆体IC、类比IC及微元件IC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电子元件的锡球的位置及数量不尽相同,然不论任何类型的电子元件,都必须于测试设备上进行测试作业,以淘汰出不良品,而确保产品品质。请参阅图1、图2,现有的测试设备主要是在机台配置有测试装置10及压接单元11;该测试装置10是在一测试电路板101上设有复数个测试套座102,并在该各测试套座102内设有复数支探针103,各探针103下方则分别设有弹簧104,使各探针103可作弹性伸缩位移;该压接单元11可驱动位移至测试装置10上方,该压接单元11设有一由驱动机构驱动作第一方向(如Z方向)位移的压取器111,该压取器111的底部于对应各测试套座102位置分别设有可为吸嘴的下压头,以同时取放复数个电子元件20,其中,该驱动机构设有一马达112,该马达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件压接单元(30、50、50’),其特征是主要包含:压取机构(31、51、51’):是在机座(311、511)上架设有呈第一方向配置的导螺杆(312、512、512’),并以该导螺杆(312、512、512’)连结带动一压接电子元件的压取器(313、513、513’);第一方向马达(32、52、52’):设有输出轴;至少两个传动组(33、34、53、54、53’、54’):是在该第一方向马达(32、52、52’)的输出轴与该压取机构(31、51、51’)的导螺杆(312、512、512’)间分别至少设有第一传动组(33、53、53’)及第二传动组(34、54、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4 TW 106127499;2017.08.25 TW 1061290181.一种电子元件压接单元(30、50、50’),其特征是主要包含:压取机构(31、51、51’):是在机座(311、511)上架设有呈第一方向配置的导螺杆(312、512、512’),并以该导螺杆(312、512、512’)连结带动一压接电子元件的压取器(313、513、513’);第一方向马达(32、52、52’):设有输出轴;至少两个传动组(33、34、53、54、53’、54’):是在该第一方向马达(32、52、52’)的输出轴与该压取机构(31、51、51’)的导螺杆(312、512、512’)间分别至少设有第一传动组(33、53、53’)及第二传动组(34、54、54’),该第一传动组(33、53、53’)及第二传动组(34、54、54’)具有不同的相对转速比,该第一传动组(33、53、53’)设有第一离合结构,该第二传动组(34、54、54’)则设有第二离合结构,以分别控制该第一传动组(33、53、53’)及第二传动组(34、54、54’)连结传动至该导螺杆(312、512、512’)或分离,而调变该压取器(313、513、513’)的压接力量及位移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压接单元(30),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组(33)是在该第一方向马达(32)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驱动轮(331),以连结带动一架设于该第一驱动轮(331)周侧位置的第一中间轮(332),该第一中间轮(332)则同轴枢设有第一传动轮(334),以连结设于该导螺杆(312)上的第一从动轮(335),该第一离合结构则设于该第一中间轮(332)与该第一传动轮(334)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压接单元(30),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离合结构是在该第一中间轮(332)与该第一传动轮(334)轴向穿设有第一杆件(337),并以一第一驱动源(338)驱动该第一杆件(337)位移而穿伸该第一中间轮(332)与该第一传动轮(334),使该第一中间轮(332)与该第一传动轮(334)连结传动,或驱动该第一杆件(337)位移而脱离该第一中间轮(332),使该第一中间轮(332)与该第一传动轮(334)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压接单元(30),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组(34)是在该第一方向马达(32)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驱动轮(341),以连结带动一架设于该第二驱动轮(341)周侧位置的第二中间轮(342),该第二中间轮(342)则同轴枢设有第二传动轮(344),以连结设于该导螺杆(312)上的第二从动轮(345),该第二离合结构则设于该第二中间轮(342)与该第二传动轮(344)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元件压接单元(30),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离合结构是在该第二中间轮(342)与该第二传动轮(344)轴向穿设有第二杆件(347),并以一第二驱动源(348)驱动该第二杆件(347)位移而穿伸该第二中间轮(342)及该第二传动轮(344),使该第二中间轮(342)与该第二传动轮(344)连结传动,或驱动该第二杆件(347)位移而脱离该第二传动轮(344),使该第二中间轮(342)与该第二传动轮(344)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压接单元(50),其特征在于,该压取机构(51)的导螺杆(512)上设有一驱动齿轮(515),该第一传动组(53)是在该驱动齿轮(515)的一侧位置设有一端枢接于该第一方向马达(52)轴心位置的第一移动座(531),并在该第一移动座(531)的另一端架设有第一传动齿轮(532),该第一传动齿轮(532)与该第一方向马达(52)的输出轴间则连结设有第一皮带轮组(533),该第一离合结构控制该第一传动组(53)的第一传动齿轮(532)与该驱动齿轮(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旼达,蔡志欣,张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鸿劲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