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93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包括底座,在该底座上固定有用以驱动安装板上下往复运动的伸缩机构,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轮胎宽度调节气缸,两侧的轮胎宽度调节气缸背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轮胎宽度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均朝向外侧设置并与气缸角座相连接,所述气缸角座上安装有脱胎顶升气缸,所述脱胎顶升气缸朝上设置,在该脱胎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压胎墙板,该压胎墙板的内壁与轮胎体相适应。其显著效果是:通过举升气缸、脱胎顶升气缸与轮胎宽度调节气缸三者的有机配合,使得轮胎体能够被有效夹持固定,从而确保锥度点匹配过程中的有序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Tyre Taper Point Matching Pressure Claw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yre taper point matching pressure claw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on which a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fixed to drive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mounting plate up and down. On both sides of the mounting plate, a tyre width adjusting cylinder is respectively fixed, and the tyre width adjusting cylinder on both sides is set backward, and the piston rods of the two tire width adjusting cylinders are facing outward. The utility model is arrang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corner seat, and the cylinder corner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bodiless jack-up cylinder, which is arranged upwar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bodiless jack-up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tyre wall plate,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essure tyre wall plate adapts to the tire body. The remarkable effect is that the tire body can be effectively clamped and fixed through the organic coordination of lifting cylinder, tire lifting cylinder and tire width regulating cylinder, thus ensuring the orderly matching of taper points,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
本技术涉及到汽车轮胎装配
,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轮胎的轮胎体和轮辋上分别具有轻/重质量点(或正/负锥度点)与重/轻质量点(或负/正锥度点)。为了方便叙述,以下分别将轮胎体和轮辋上的轻/重质量点(或正/负锥度点)与重/轻质量点(或负/正锥度点)简称为上锥度点和下锥度点。在轮胎装配过程中,轮胎体会随着机械手的转动与轮辋发生相对位移,即轮辋上的下锥度点和轮胎体的下锥度点之间会产生一个位移距离。该位偏移距离就可能超过规定的平行距离。这样装配而成的汽车轮胎就会存在使用不安全可靠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汽车轮胎可靠而安全地工作,需要将上锥度点与下锥度点在装配后进行匹配,以使得锥度点之间的平行距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对锥度点匹配过程中,需要将轮胎进行固定,以便于将轮胎体和轮辋分离并驱动轮辋旋转,实现锥度点的匹配工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轮胎压紧固定机构多采用人工和一些辅助性工具完成,劳动强度大,且会锥度点匹配过程的加工时间,造成生产效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对不同规格轮胎进行压紧固定,确保锥度点匹配过程的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底座,在该底座上固定有用以驱动安装板上下往复运动的伸缩机构,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轮胎宽度调节气缸,两侧的轮胎宽度调节气缸背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轮胎宽度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均朝向外侧设置并与气缸角座相连接,所述气缸角座上安装有脱胎顶升气缸,所述脱胎顶升气缸朝上设置,在该脱胎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压胎墙板,该压胎墙板的内壁与轮胎体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在该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所述安装板,在所述支撑座两侧的底座上分别固定有一举升气缸,所述举升气缸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多根导向柱,多根该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且该导向柱的下部伸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的导向孔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外侧壁与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直线轴承相连接。通过上述的导向柱、直线轴承等结构,使得伸缩机构驱动安装板等结构上下往复运动时,运动过程更加稳定。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举升气缸设于该安装缺口内。设置安装缺口以容置气缸,从而减少了气缸所占用的空间,使得本设备的空间布局更加紧凑,能够更好的适用于生产厂房的空间要求。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采用中空式结构。采用中空式结构,有效降低了支撑座生产时耗用的原材料,从而降低了本机构的制造成本,同时方便安装和运输。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角座呈L字形,所述脱胎顶升气缸与轮胎宽度调节气缸分设于该气缸角座的竖向部分的两侧,在所述气缸角座的竖向部分与横向部分之间安装所述脱胎顶升气缸。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通过举升气缸、脱胎顶升气缸与轮胎宽度调节气缸三者的有机配合,使得轮胎体能够被有效夹持固定,从而确保锥度点匹配过程中的有序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包括底座9,在该底座9上固定有用以驱动安装板5上下往复运动的伸缩机构,在所述安装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两侧的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背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均朝向外侧设置并与气缸角座3相连接,所述气缸角座3上安装有脱胎顶升气缸2,所述脱胎顶升气缸2朝上设置,在该脱胎顶升气缸2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压胎墙板1,该压胎墙板1的内壁与轮胎体相适应。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9上的支撑座8,在该支撑座8的上方设置所述安装板5,在所述支撑座8两侧的底座9上分别固定有一举升气缸10,所述举升气缸10与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相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多根导向柱6,多根该导向柱6连接于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且该导向柱6的下部伸入所述支撑座8上设置的导向孔中,且所述导向柱6的外侧壁与所述支撑座8之间通过直线轴承7相连接。本例中,在所述支撑座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缺口11,所述举升气缸10设于该安装缺口11内。优选的,所述支撑座8采用中空式结构。具体实施时,所述气缸角座3呈L字形,所述脱胎顶升气缸2与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分设于该气缸角座3的竖向部分的两侧,在所述气缸角座3的竖向部分与横向部分之间安装所述脱胎顶升气缸2。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轮胎体进行压紧固定时,首先根据轮胎规格设置参数,然后控制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至合适距离,之后控制举升气缸10带动安装板5向上运动,直至压胎墙板1至轮胎体的外侧,此时驱动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回缩将轮胎压紧固定;当完成锥度匹配后,驱动脱胎顶升气缸33将压胎墙板34连带着轮胎向上举升,随之下落,并控制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回位,使得轮胎体与压胎墙板1脱离,最后举升气缸10带动安装板5下沉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轮胎入位后重复上述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在该底座(9)上固定有用以驱动安装板(5)上下往复运动的伸缩机构,在所述安装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两侧的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背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均朝向外侧设置并与气缸角座(3)相连接,所述气缸角座(3)上安装有脱胎顶升气缸(2),所述脱胎顶升气缸(2)朝上设置,在该脱胎顶升气缸(2)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压胎墙板(1),该压胎墙板(1)的内壁与轮胎体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在该底座(9)上固定有用以驱动安装板(5)上下往复运动的伸缩机构,在所述安装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两侧的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背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轮胎宽度调节气缸(4)的活塞杆均朝向外侧设置并与气缸角座(3)相连接,所述气缸角座(3)上安装有脱胎顶升气缸(2),所述脱胎顶升气缸(2)朝上设置,在该脱胎顶升气缸(2)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压胎墙板(1),该压胎墙板(1)的内壁与轮胎体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9)上的支撑座(8),在该支撑座(8)的上方设置所述安装板(5),在所述支撑座(8)两侧的底座(9)上分别固定有一举升气缸(10),所述举升气缸(10)与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锥度点匹配压胎爪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彪陈绍强陈映王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