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及涡旋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03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及涡旋分离器,涡旋分离器包括主分离管,主分离管包括:涡旋段,涡旋段内设有螺旋流道;以及分离段,分离段与涡旋段连通;其中,涡旋段具有进风口,分离段具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主分离管轴向的相对两端;且分离段的直径在进风口指向出风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分离段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以使气尘高速旋转后从排尘口离心脱离主分离管。并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主分离管轴向的相对两端,形成轴流风道,空气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流动轨迹不需要弯折,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涡流,有效避免流道产生的吸力损耗,不会出现二次涡流扬起灰尘及影响正常螺旋分离气流的情况,灰尘分离效果较佳。

Vacuum cleaner and scroll separa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cuum cleaner and a scroll separator. The scroll separator comprises a main separator tube, which comprises a scroll section with a spiral flow passage in the scroll section and a separation s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scroll section. The scroll section has an air inlet, a separation section has an air outlet, and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are located at the relative ends of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main separator tube, respectively. The diameter of the air inlet increases graduall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ir outlet. A dust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eparation section to centrifuge the dust from the dust outlet and separate the main separation pipe after high-speed rotation. Moreover, the inlet and outlet are located at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main separation tube axially, forming an axial flow duct. The air flow path between the inlet and outlet does not need to bend. The air will not produce secondary eddy current in the flow process,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suction loss caused by the channel, and will not appear secondary eddy current to raise dust and affect the normal spiral separation air flow. The separation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及涡旋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
,特别是涉及吸尘器及涡旋分离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并且,通过旋风分离器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分离。旋风分离器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甩向外壁面分开,最后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收集口,而分离完灰尘的气体从与收集口相对的排气口排出。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气流经过侧面的进气口后由上至下旋转至灰尘的收集口,最后又从收集口由下至上流动至排气口排出,气流轨迹在收集口弯折,容易引起二次涡流。同时,引起的二次涡流容易打乱正常的气旋分离运动,且二次涡流容易将收集口附件已收集的颗粒杂质及灰尘重新卷起,形成扬尘,灰尘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旋风分离器灰尘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灰尘分离效果较佳的涡流分离器。一种涡旋分离器,包括主分离管,所述主分离管包括:涡旋段,所述涡旋段内设有螺旋流道;以及分离段,所述分离段与所述涡旋段连通;其中,所述涡旋段具有进风口,所述分离段具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主分离管轴向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分离段的直径在所述进风口指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分离段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上述涡旋分离器中,分离段的直径在进风口指向出风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使气尘在分离段内受的离心力逐渐增大。如此,气尘从涡旋段进入分离段进行螺旋运动时,气尘中的灰尘相对空气重量较大,受到的离心力较大,更靠近分离段的内壁,而空气更靠近分离段的中心,灰尘便沿分离段的内壁旋转流动,且通过直径不断增大的分离段为灰尘的旋转运动不断加速。同时,分离段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离心力不断增大的灰尘沿分离段的内壁不断加速,直至遇到排尘口,灰尘便可由排尘口被甩出,实现灰尘分离。并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主分离管轴向的相对两端,空气从主分离管轴向的一端流入,从主分离管轴向的另一端流出,形成轴流风道,空气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流动轨迹不需要弯折,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涡流,有效避免流道产生的吸力损耗,不会出现二次涡流扬起灰尘及影响正常螺旋分离气流的情况,灰尘分离效果较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中心和所述出风口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主分离管的轴线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段包括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分离段,所述第一分离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离段和所述涡旋段之间,所述第二分离段远离所述第一分离段的一端具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分离段上开设有所述排尘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尘口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排尘口沿所述第二分离段的周向间隔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旋叶片,所述涡旋段内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涡旋段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螺旋流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进风口指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涡旋段的直径逐渐增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分离件,所述辅分离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辅分离件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分离件呈喇叭状,且所述辅分离件在所述进风口指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涡旋分离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尘筒和吸风装置,所述涡旋分离器套设于所述尘筒内,所述吸风装置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带动空气由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涡旋分离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涡旋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涡旋分离器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涡旋分离器100,包括主分离管10和辅分离件30,通过主分离管10分离气尘中的灰尘,通过辅分离件30进一步过滤分离灰尘后的空气。主分离管10包括相互连通的涡旋段12和分离段14,涡旋段12内设置有螺旋流道21,以使进入涡旋段12的气流螺旋流动,形成旋转流动的气流。并且,涡旋段12具有进风口11,分离段14具有出风口13,进风口11和出风口13分别位于主分离管10轴向的相对两端,使气尘由进风口11进入涡旋段12进行螺旋流动,然后从涡旋段12旋转进入分离段14进行旋转分离,最后从分离段14的出风口13排出。其中,分离段14的直径在进风口11指向出风口1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使气尘在分离段14内受的离心力逐渐增大。如此,气尘从涡旋段12进入分离段14进行螺旋运动时,气尘中的灰尘相对空气重量较大,受到的离心力较大,更靠近分离段14的内壁,而空气更靠近分离段14的中心,灰尘便沿分离段14的内壁旋转流动,且通过直径不断增大的分离段14为灰尘的旋转运动不断加速。同时,分离段14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15,离心力不断增大的灰尘沿分离段14的内壁不断加速,直至遇到排尘口15,灰尘便可由排尘口15被甩出,实现灰尘分离。并且,进风口11和出风口13分别位于主分离管10轴向的相对两端,空气从主分离管10轴向的一端流入,从主分离管10轴向的另一端流出,形成轴流风道,空气在进风口11与出风口13之间的流动轨迹不需要弯折,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涡流,有效避免流道产生的吸力损耗,不会出现二次涡流扬起灰尘及影响正常螺旋分离气流的情况,灰尘分离效果较佳。进一步地,进风口11的中心和出风口13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主分离管10的轴线重合,使进风口11和出风口13位于同一轴线上,气尘的流动路径在主分离管10内不出现弯折,形成轴向流动的气流轨迹,避免出现二次涡流,有效避免流道产生的吸力损耗,提高灰尘分离效果。涡旋分离器100还包括螺旋叶片20,涡旋段12内设置有螺旋叶片20,螺旋叶片20与涡旋段12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流道21,使气尘从进风口11进入涡旋段12后,经过螺旋流道21形成螺旋流动的气流,然后再进入分离段14进行旋转分离,以利用螺旋流动气尘的离心力,进行灰尘分离。进一步地,在进风口11指向出风口13的方向上,涡旋段12的直径逐渐增大,气尘流经涡旋段12时,气尘的离心力随着涡旋段12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使气尘进行初级加速,进而灰尘在涡旋段12进行初级分离。分离段14包括第一分离段141和第二分离段143,第一分离段141连接于第二分离段143和涡旋段12之间,第二分离段143远离第一分离段141的一端具有出风口13,且第二分离段143上开设有排尘口15。排尘口15比较靠近出风口13,气尘中的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分离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分离管(10),所述主分离管(10)包括:涡旋段(12),所述涡旋段(12)内设有螺旋流道(21);以及分离段(14),所述分离段(14)与所述涡旋段(12)连通;其中,所述涡旋段(12)具有进风口(11),所述分离段(14)具有出风口(13),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13)分别位于所述主分离管(10)轴向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分离段(14)的直径在所述进风口(11)指向所述出风口(1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分离段(14)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分离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分离管(10),所述主分离管(10)包括:涡旋段(12),所述涡旋段(12)内设有螺旋流道(21);以及分离段(14),所述分离段(14)与所述涡旋段(12)连通;其中,所述涡旋段(12)具有进风口(11),所述分离段(14)具有出风口(13),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13)分别位于所述主分离管(10)轴向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分离段(14)的直径在所述进风口(11)指向所述出风口(1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分离段(14)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分离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的中心和所述出风口(13)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主分离管(10)的轴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分离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段(14)包括第一分离段(141)和第二分离段(143),所述第一分离段(141)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离段(143)和所述涡旋段(12)之间,且所述第二分离段(143)远离所述第一分离段(141)的一端具有所述出风口(13),所述第二分离段(143)上开设有所述排尘口(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分离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口(15)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敏陈闪毅王德旭黄月林陈勇李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