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及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63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及吸尘器。尘气分离组件包括尘杯组件、旋风分离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过滤组件。尘杯组件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旋风分离器设于尘杯组件内。第一挡板设于尘杯组件的内周壁,第一挡板具有第一贯通孔。第二挡板设于旋风分离器的外周壁,第二挡板具有第二贯通孔。过滤组件设于旋风分离器的下游,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和支架,过滤件内套于支架,过滤件具有第一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与旋风分离器连通,支架具有与第一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出风通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尘气分离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提高灰尘的沉积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尘气分离组件的尘气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及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尘杯由于本身气动设计,气流自尘杯侧壁的入口流入后,在尘腔内旋转一圈后由滤网进入。然而,由于尘杯内部形成的旋风气流旋转速度快,导致灰尘无法在尘杯底部稳定堆积,灰尘会回流至过滤网位置,使得灰尘自网孔逃逸,灰量多的情况下甚至会堵塞网孔。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尘杯的内底壁设置多个筋位限制底部流动,但效果不明显且导致倒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尘气分离效果佳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尘气分离组件的吸尘器。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尘气分离效果佳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包括: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设于所述尘杯组件内,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尘杯组件的内周壁,所述第一挡板具有第一贯通孔;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外周壁,所述第二挡板具有第二贯通孔;过滤组件,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游,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和支架,所述支架形成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筒件,所述过滤件内套于所述支架,所述过滤件具有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出风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尘杯组件内带有灰尘的气流流经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时,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贯通孔或第二贯通孔继续流动,而灰尘拍击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后,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尘杯组件的底部,从而可以提高灰尘沉积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尘气分离组件的尘气分离效率。另外,过滤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穿过旋风分离器的气流进一步过滤,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尘气分离组件的尘气分离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板沿所述尘杯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挡板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贯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尘杯组件轴线方向的下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呈环形,所述第一段套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段设有所述第二贯通孔;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呈筒状,所述第二段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径向外侧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贯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贯通孔沿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贯通孔内设有过滤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一级旋风分离组件,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位于所述尘杯组件内,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与所述尘杯组件限定出第一旋风通道,所述第一旋风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二级旋风分离组件,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内,且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限定出第二旋风通道,所述第一旋风通道与所述第二旋风通道连通,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内具有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旋风通道内的气流通过所述气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包括:尘气分离部,所述尘气分离部外套于部分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所述尘气分离部的一端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连接,所述尘气分离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尘杯组件的内底壁相抵,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尘气分离部的外周壁;锥形筒,所述锥形筒设于所述尘气分离部内,所述锥形筒的部分外套于部分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从所述尘杯组件的敞开端至封闭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筒的孔径逐渐减小,所述锥形筒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限定出所述第二旋风通道;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外套于所述尘气分离部,所述过滤筒的上端面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连接,所述过滤筒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过滤筒的外周壁与所述尘杯组件的内周壁限定出所述第一旋风通道,所述过滤筒具有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一旋风通道通过第三贯通孔与所述第二旋风通道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环形,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尘杯组件连接;旋风筒,所述旋风筒的外周壁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限定出第二旋风通道,所述旋风筒形成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旋风筒内构造出所述气流通道,所述旋风筒的敞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旋风筒的外周壁设有第三挡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挡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挡板沿所述旋风筒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至少部分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尘杯组件内,所述支架的外周壁与所述尘杯组件的内周壁间隔开以构造形成第三出风通道,所述第三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连通,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三出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下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的周壁设有多个间隔开的第四贯通孔,每个所述第四贯通孔限定出一条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尘杯组件内带有灰尘的气流流经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时,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贯通孔或第二贯通孔继续流动,而灰尘拍击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后,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尘杯组件的底部,从而可以提高灰尘沉积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尘气分离组件的尘气分离效率。另外,过滤组件的设置可以对穿过旋风分离器的气流进一步过滤,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尘气分离组件的尘气分离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包括: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形成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筒件,所述尘杯组件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设于所述尘杯组件内,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尘杯组件的内周壁,所述第一挡板具有第一贯通孔;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外周壁,所述第二挡板具有第二贯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尘杯组件内带有灰尘的气流流经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时,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贯通孔或第二贯通孔继续流动,而灰尘拍击在第一挡板后,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尘杯组件的底部,从而可以提高灰尘沉积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尘气分离组件的尘气分离效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气分离组件的截面结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气分离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气分离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气分离组件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气分离组件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气分离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气分离组件的尘杯组件的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设于所述尘杯组件内,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尘杯组件的内周壁,所述第一挡板具有第一贯通孔;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外周壁,所述第二挡板具有第二贯通孔;过滤组件,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游,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和支架,所述支架形成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筒件,所述过滤件内套于所述支架,所述过滤件具有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出风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设于所述尘杯组件内,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尘杯组件的内周壁,所述第一挡板具有第一贯通孔;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外周壁,所述第二挡板具有第二贯通孔;过滤组件,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游,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和支架,所述支架形成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筒件,所述过滤件内套于所述支架,所述过滤件具有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出风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板沿所述尘杯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挡板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尘杯组件轴线方向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呈环形,所述第一段套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段设有所述第二贯通孔;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呈筒状,所述第二段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径向外侧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贯通孔沿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内设有过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一级旋风分离组件,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位于所述尘杯组件内,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与所述尘杯组件限定出第一旋风通道,所述第一旋风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二级旋风分离组件,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内,且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限定出第二旋风通道,所述第一旋风通道与所述第二旋风通道连通,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内具有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旋风通道内的气流通过所述气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出风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组件包括:尘气分离部,所述尘气分离部外套于部分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所述尘气分离部的一端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组件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栋靳思宇赵金勇吕冬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