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烧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617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烧结炉,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设置有炉体外壳,炉体外壳上部设置有炉门,炉体外壳右侧设置有通风门,炉体外壳内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内侧设置有装料室,装料室上设置有置料口,装料室内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炉体外壳,转动杆设置有通孔,转动杆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转动杆左侧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连接轴以及转动杆贯通连接,通气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通气管上方设置有风机,通气管下方设置有惰性气体储存单元,该种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了全面加热和冷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烧结炉
本技术涉及材料烧结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烧结炉。
技术介绍
烧结炉是指使粉末压坯通过烧结获得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专用设备。烧结炉用于烘干硅片上的浆料、去除浆料中的有机成分、完成铝背场及栅线烧结。为了保证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的脱蜡(润滑剂或成形剂)、还原、合金化、组织转变等顺利进行,烧结时需要对烧结温度、保护气氛、压坯传送方式、加热和冷却速度等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烧结炉在结构上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完善的润滑剂烧除装置(俗称脱蜡带);(2)具有气密性,即能隔绝炉外空气并保证炉内保护气氛畅通;(3)炉内的各段温度可控,烧结气氛可调;(4)具有快速冷却装置,可将烧结零件快速冷却到出炉温度而不会氧化。烧结炉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件加工不全面的问题,该种不全面指的是加热不全面和冷却不全面两种。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烧结炉,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烧结炉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件加工过程中加热、冷却不全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烧结炉,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设置有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上部设置有炉门,所述炉体外壳右侧设置有通风门,所述炉体外壳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侧设置有装料室,所述装料室上设置有置料口,所述装料室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炉体外壳,所述转动杆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杆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左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轴以及转动杆贯通连接,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所述通气管上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通气管下方设置有惰性气体储存单元。进一步的,所述装料室采用钢丝网制作而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装料室与转动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右端与驱动电机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左端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为“T”形,所述通气管右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上下均设置有开关阀。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可以采用保温棉、石棉、玻璃纤维其中一种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烧结炉,装料室采用钢丝网制作而成,装料室通过转动杆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翻转,从而实现加热全面、均匀的功能,另外转动杆左端通过连接轴与通气管转动连接,通气管分别与风机和惰性气体储存单元连接,通过控制开关阀来调节冷却类型,并且冷气可以通过通孔排出,可以冷却过程也是不断转动的,从而冷却也比较全面,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了加热和冷却全面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通气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通风门;3-置料口;4-炉门;5-风机;6-开关阀;7-通气管;8-连接轴;9-惰性气体储存单元;10-装料室;11-通孔;12-炉体外壳;13-隔热层;14-驱动电机;15-转动杆;16-钢丝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烧结炉,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设置有炉体外壳12,所述炉体外壳12上部设置有炉门4,所述炉体外壳12右侧设置有通风门2,所述炉体外壳12内部设置有隔热层13,所述隔热层13内侧设置有装料室10,所述装料室10上设置有置料口3,所述装料室10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贯穿炉体外壳12,所述转动杆15设置有通孔11,所述转动杆15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转动杆15左侧设置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上设置有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连接轴8以及转动杆15贯通连接,所述通气管7上设置有开关阀6,所述通气管7上方设置有风机5,所述通气管7下方设置有惰性气体储存单元9。进一步的,所述装料室10采用钢丝网16制作而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装料室10与转动杆15固定连接,钢丝网16构成的装料室10便于加热过程。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15右端与驱动电机14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5左端与连接轴8转动连接,转动杆15通过驱动电机14驱动,转动杆15上的通孔11从而不断转动,实现了全面加热和冷却。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7为“T”形,所述通气管7右端与连接轴8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7上下均设置有开关阀6,通过控制开关阀6实现冷却的开关和选择。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13可以采用保温棉、石棉、玻璃纤维其中一种制作而成,隔热层13放置热量对外部造成伤害。工作原理:首先,一种新型烧结炉,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设置有炉体外壳12,炉体外壳12上部设置有炉门4,炉体外壳12右侧设置有通风门2,炉体外壳12内部设置有隔热层13,隔热层13可以采用保温棉、石棉、玻璃纤维其中一种制作而成,隔热层13放置热量对外部造成伤害,隔热层13内侧设置有装料室10,装料室10上设置有置料口3,装料室10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贯穿炉体外壳12,转动杆15设置有通孔11,转动杆15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4,转动杆15通过驱动电机14驱动,转动杆15上的通孔11从而不断转动,实现了全面加热和冷却,转动杆15左侧设置有连接轴8,连接轴8上设置有通气管7,通气管7、连接轴8以及转动杆15贯通连接,通气管7上设置有开关阀6,通过控制开关阀6实现冷却的开关和选择,风机5和惰性气体储存单元9为冷却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烧结炉,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设置有炉体外壳(12),所述炉体外壳(12)上部设置有炉门(4),所述炉体外壳(12)右侧设置有通风门(2),所述炉体外壳(12)内部设置有隔热层(13),所述隔热层(13)内侧设置有装料室(10),所述装料室(10)上设置有置料口(3),所述装料室(10)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贯穿炉体外壳(12),所述转动杆(15)设置有通孔(11),所述转动杆(15)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转动杆(15)左侧设置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上设置有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连接轴(8)以及转动杆(15)贯通连接,所述通气管(7)上设置有开关阀(6),所述通气管(7)上方设置有风机(5),所述通气管(7)下方设置有惰性气体储存单元(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烧结炉,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设置有炉体外壳(12),所述炉体外壳(12)上部设置有炉门(4),所述炉体外壳(12)右侧设置有通风门(2),所述炉体外壳(12)内部设置有隔热层(13),所述隔热层(13)内侧设置有装料室(10),所述装料室(10)上设置有置料口(3),所述装料室(10)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贯穿炉体外壳(12),所述转动杆(15)设置有通孔(11),所述转动杆(15)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转动杆(15)左侧设置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上设置有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连接轴(8)以及转动杆(15)贯通连接,所述通气管(7)上设置有开关阀(6),所述通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锋解桂涛毕于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和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