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60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组定位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前侧的变速器支撑柱、位于中间的第一发动机支撑柱与第二发动机支撑柱、位于后侧的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第二发动机支撑柱、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的设置位置与发动机上设置的支撑点相适应。其显著效果是:通过将支撑柱改为活动连接方式,能够满足不同车型的不同动力总成的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汽车动力总成物流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动力总成(即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转运托架是根据前期现有车型的受力点进行设计,但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其动力总成由变速器和电驱动组成,外形较之前的动力总成更大,受力点也不同,导致原有设备无法满足新的动力总成的转运,使得现有的转运托架的使用性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通过将支撑柱改为活动连接方式,能够满足不同车型的不同动力总成的转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组定位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前侧的变速器支撑柱、位于中间的第一发动机支撑柱与第二发动机支撑柱、位于后侧的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第二发动机支撑柱、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的设置位置与发动机上设置的支撑点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支撑柱与底座之间为可拆卸式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支撑柱的其中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块,该安装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上开设的滑槽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变速器的规格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使得本托架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动力总成的转运。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多个套筒,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的下端均插设于该套筒内。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方便的根据不同种类的发动机,选取不同的第一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柱对发动机进行支撑,大大提高了本托架装置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定位平面,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的尺寸与第三定位凸起的高度一致,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尺寸与第三定位凸起的尺寸一致。通过上述的第一定位凸起、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凸起的尺寸与第三定位凸起可更好的对发动机进行定位支撑,防止其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倾倒而发生安全事故或动力总成的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纵梁以及连接在两纵梁之间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所述变速器支撑柱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与第二发动机支撑柱设置于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设置于第三横梁上。采用上述的框架式结构,有效简化了底座的结构,降低了实现成本,从而提高了本托架装置的可推广性。进一步的,所述纵梁采用C字形槽钢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三横梁的截面均呈L字形,且所述第二横梁的横向部分、所述第三横梁的横向部分均与所述纵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竖向部分与所述第三横梁的竖向部分相对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三横梁采用结构、尺寸一致的角钢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根据新的动力总成的受力点,在托架底座上通过套筒活动设置4根立着的钢柱(第一发动机支撑柱、第二发动机支撑柱、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用于支撑发动机的4个受力支撑点,从而可根据发动机的规格选用不同规格的支撑柱;所述变速器支撑柱为变速器受力支撑点且设置为滑动可拆卸式结构,从而便于转运多种车型的动力总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至少一组定位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前侧的变速器支撑柱2、位于中间的第一发动机支撑柱3与第二发动机支撑柱4、位于后侧的第三发动机支撑柱5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6,所述变速器支撑柱2与所述底座1之间为可拆卸式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3、第二发动机支撑柱4、第三发动机支撑柱5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6的设置位置与发动机上设置的支撑点相适应;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3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凸起7,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柱4的顶部设有定位平面8,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5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凸起9,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柱6的顶部设有第三定位凸起10,所述第一定位凸起7、第二定位凸起9的尺寸与第三定位凸起10的高度一致,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7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9与第三定位凸起10,所述第二定位凸起9的尺寸与第三定位凸起10的尺寸一致。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所述底座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纵梁11以及连接在两纵梁11之间的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与第三横梁14,所述变速器支撑柱2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梁12上,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3与第二发动机支撑柱4设置于第二横梁13上,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5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6设置于第三横梁14上;所述变速器支撑柱2的其中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块2a,该安装块2a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1的第一横梁12上开设的滑槽相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第二横梁13与第三横梁14均固定有多个套筒1a,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3、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柱4、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5与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柱6的下端均插设于该套筒1a内。优选的,所述纵梁11采用C字形槽钢制成。所述第二横梁13与所述第三横梁14的截面均呈L字形,且所述第二横梁13的横向部分、所述第三横梁14的横向部分均与所述纵梁11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3的竖向部分与所述第三横梁14的竖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横梁13与所述第三横梁14采用结构、尺寸一致的角钢制成。所述第一横梁12与所述变速器支撑柱2选用相同大小尺寸和材质的材料制成。根据新的动力总成的受力点,在托架底座1上通过套筒1a活动设置4根立着的钢柱(即第一发动机支撑柱3、第二发动机支撑柱4、第三发动机支撑柱5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6),用于支撑发动机的4个受力支撑点,从而可根据发动机的规格选用不同规格的支撑柱;同时所述变速器支撑柱2为变速器受力支撑点且设置为滑动可拆卸式结构,从而便于转运多种车型的动力总成。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组定位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前侧的变速器支撑柱、位于中间的第一发动机支撑柱与第二发动机支撑柱、位于后侧的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第二发动机支撑柱、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的设置位置与发动机上设置的支撑点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组定位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前侧的变速器支撑柱、位于中间的第一发动机支撑柱与第二发动机支撑柱、位于后侧的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第二发动机支撑柱、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的设置位置与发动机上设置的支撑点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支撑柱与所述底座之间为可拆卸式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支撑柱的其中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块,该安装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上开设的滑槽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多个套筒,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柱、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与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柱的下端均插设于该套筒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转运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定位平面,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刘畅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