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445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车载平台系统、无人机群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所述车载平台系统为地面移动平台,在人机交互系统的控制下用于存储、发射、回收无人机;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具有显示和操作功能,用于监测、控制车载平台系统和无人机群系统;无人机群系统由相同或者不同种类的多旋翼无人机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车载平台为移动平台,以多旋翼无人机群为任务执行单元,建立人‑车‑机的协同机制,实现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的侦察、定位、通信、导航、干扰、中继、作战等任务。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载平台和无人机协同任务,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系统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小型多旋翼无人机以其价格便宜、飞控简单、可悬停、起降容易等优点,在消费领域蓬勃发展,在军用领域也逐渐显露出其潜在的价值。车载无人机以其机动灵活等特点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中。车载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综合了车载和多旋翼无人机的优点,但同时也必然具有多旋翼无人机载重小、续航短等缺点。因此,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的协同既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理论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需要解决众多问题,如车载平台的设计、无人机群的选择和协同,无人机在车载平台上的存放模式,多旋翼无人机在车载平台是上自主起降,以及人-车-机的协同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以车载为平台的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侦察、通信、作战等任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利用所述系统进行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的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包括车载平台系统、无人机群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所述车载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系统、无人机群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所述车载平台系统为地面移动平台,在人机交互系统的控制下用于存储、发射、回收无人机;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具有显示和操作功能,用于监测、控制车载平台系统和无人机群系统;所述无人机群系统由相同或者不同种类的多旋翼无人机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群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系统、无人机群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所述车载平台系统为地面移动平台,在人机交互系统的控制下用于存储、发射、回收无人机;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具有显示和操作功能,用于监测、控制车载平台系统和无人机群系统;所述无人机群系统由相同或者不同种类的多旋翼无人机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系统车厢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放和传送无人机的仓储单元,车载平台系统车厢的顶部设置有起降平台,无人机在仓储单元和起降平台之间的传输采用传送平台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的四个方向上设置有可移动绳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系统车厢内部的中间为过道,过道两侧上下为存储单元格,每个存储单元格可存放一个无人机,每个存储单元格底部为可左右旋转的传送带,传送平台可沿轨道在在过道内前后上下移动,且传送平台为一个可左右旋转的传送带,车载平台系统车厢的顶部设置有起降平台,传送平台可以移动到起降平台位置。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系统载有用于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车载数据处理终端;所述车载平台系统载有用于实现对无人机的相对导航定位的局部定位系统;所述车载平台系统载有用于实现对无人机的远距离通信的通信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祥瑞陆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