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174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硅生产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包括分选筒,分选筒底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右侧支撑腿背面的中部与固定架Ⅰ的正面固定连接,固定架Ⅱ的顶端与驱动电机的底板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该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通过鼓风机与电热管的配合,便于更好的采用热吹风的方式对单晶硅表面的结露进行烘干,从而解决了在单晶硅的生产过程由于环境的潮湿常常会使单晶硅的表面结露,导致在生产时影响了单晶硅圆片质量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单晶硅生产时的质量,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晶硅生产制造
,具体为一种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单晶硅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晶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新材料发展的前沿,而且单晶硅是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且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广泛运用于半导体材料和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热等设备,单晶硅圆片按其直径分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及18英寸等,对于直径越大的圆片,所能刻制的集成电路也会越多,芯片的成本也就越低。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厂商的需求,常常会在同一生产批次中会插入生产一些不同型号大小的单晶硅圆片,导致了在一批单晶硅圆片中会混杂着不同大小的单晶硅圆片,靠人工分选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且分选效率低,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在单晶硅的生产过程由于环境的潮湿常常会使单晶硅的表面结露,在生产时影响了单晶硅圆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具备快速分选不同型号的单晶硅圆片、快速烘干单晶硅表面的结露、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解决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厂商的需求,常常会在同一生产批次中会插入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包括分选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筒(1)底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支撑腿(2)背面的中部与固定架Ⅰ(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Ⅰ(3)的顶端与鼓风机(4)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4)的出风口贯穿并延伸至分选筒(1)内腔底部的一侧,左侧所述支撑腿(2)背面的中部与固定架Ⅱ(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Ⅱ(5)的顶端与驱动电机(6)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7)的内部固定套接,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啮合,所述从动齿轮(8)的内部与传动轴(9)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套接,所述传动轴(9)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硅分选烘干装置,包括分选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筒(1)底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支撑腿(2)背面的中部与固定架Ⅰ(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Ⅰ(3)的顶端与鼓风机(4)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4)的出风口贯穿并延伸至分选筒(1)内腔底部的一侧,左侧所述支撑腿(2)背面的中部与固定架Ⅱ(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Ⅱ(5)的顶端与驱动电机(6)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7)的内部固定套接,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啮合,所述从动齿轮(8)的内部与传动轴(9)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套接,所述传动轴(9)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分选筒(1)内腔的顶部且与分选筒(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所述传动轴(9)外表面的中部与位于分选筒(1)内腔的固定板(10)的内部活动套接,所述固定板(10)的两端分别与分选筒(1)内腔的两侧固定套接,所述传动轴(9)外表面的中部且位于固定板(10)的上方与转动杆(11)的内部固定套接,且转动杆(11)的底端与固定板(10)的顶端接触,所述分选筒(1)外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2),所述分选筒(1)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成戚建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