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绍敏专利>正文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589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环氧树脂透镜、导线、阳极接柱和第一外接电极,所述环氧树脂透镜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环氧树脂透镜的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所述环氧树脂透镜的内层设置有荧光涂层,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外接电极和第二外接电极,所述第二外接电极的上端设置有阴极接柱,所述阴极接柱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阴极接柱的上表面设置有银镀层,有效的提高芯片与阴极接柱连接位置的导热性,可以将LED芯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给阴极接柱,避免芯片长时间高温工作,有效的提高二极管的使用寿命,二极管封装后内部的密封效果,避免灰尘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二极管封装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与其它器件连接。在电子上,封装不仅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内部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现今市场上的大多数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在二极管芯片工作时,芯片与其所接触的电极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无法排出到基板外,导致整体结构温度升高,降低了芯片的使用寿命,二极管封装通常采用玻璃封装或者金属封装,封装成本较高,外接电极与底板连接位置的密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解决了二极管封装结构成本高,密封和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环氧树脂透镜、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透镜(1)、导线(2)、阳极接柱(3)和第一外接电极(4),所述环氧树脂透镜(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所述环氧树脂透镜(1)的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16),所述环氧树脂透镜(1)的内层设置有荧光涂层(17),所述底板(5)上设置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外接电极(4)和第二外接电极(10),所述第一外接电极(4)和所述第二外接电极(10)与所述底板(5)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胶(8),所述第二外接电极(10)的上端设置有阴极接柱(11),所述阴极接柱(11)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12),所述阴极接柱(11)上设置有安装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透镜(1)、导线(2)、阳极接柱(3)和第一外接电极(4),所述环氧树脂透镜(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所述环氧树脂透镜(1)的外层设置有防腐涂层(16),所述环氧树脂透镜(1)的内层设置有荧光涂层(17),所述底板(5)上设置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外接电极(4)和第二外接电极(10),所述第一外接电极(4)和所述第二外接电极(10)与所述底板(5)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胶(8),所述第二外接电极(10)的上端设置有阴极接柱(11),所述阴极接柱(11)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涂层(12),所述阴极接柱(11)上设置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设置有反光碗(13),所述反光碗(13)内设置有LED芯片(14),所述LED芯片(14)上设置有所述导线(2),所述第一外接电极(4)上设置有所述阳极接柱(3),所述阳极接柱(3)的下端设置有正极引线架(6),所述第二外接电极(10)的下端设置有负极引线架(7),所述正极引线架(6)和所述第一外接电极(4)的连接位置设置有阶梯卡扣(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绍敏
申请(专利权)人:余绍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