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用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050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翼用扣锁装置。由套入固定本体3的转子13的回转操作使滑动凸轮6直线向后方移动,由以枢轴17连接于固定本体3后端部的锁臂24站立回转,使锁臂24的前端部的推压部18挡接于固定框体17方面的承托部20,由可转动地套入于固定本体3的环状沟14和转子2环状沟9的多个轴承滚珠15阻止转子13从固定本体3拔出,朝滑动凸轮6的基端部的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后端面部22的方向以弹簧25将锁臂24回转弹压。(*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封闭状态用于将船舶的舱口(hatch)翼片锁住于船体固定框体的扣锁装置。关于翼片(wing)用扣锁装置,如将嵌插于固定本体的转子予以回转操作,使锁臂的前端部的推压部挡接于固定框体侧的承托部的翼用扣锁装置, 已知有各种结构的产品。但,在现有扣锁装置,封于固定本体的转子回转操作形成笨重的结构,而且,有当翼片的开闭操作时锁臂接触于固定框体而造成妨碍的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轻松地实施以转子回转成立紧固锁住和解除操作,而且,翼片的关闭操作不受锁臂妨碍而可顺利地实施的翼用扣锁装置。兹使用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翼用扣锁装置的主要结构零件为固定本体3,滑动凸轮6,转子13,轴承滚珠15,锁臂24及弹压用弹簧25。固定本体3固定于翼片2,沿前后的轴向在中空部7的后半部份的内周面设母螺纹部1,在中空部7的前半部份的内周面设环状沟14。滑动凸轮6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中空部7,沿前后的轴向在基端部的外周面设公螺纹部4,沿轴向在中央部装设非圆形剖面的空洞部5,将公螺纹部4转入母螺纹部1。转子13以可回转的方式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中空部7,在后半部份形成以不能相对回转的方式嵌入于滑动凸轮6的空洞部5的非圆形剖面引导轴部8,在中间部份的外周装设环状沟9,以和翼片2前面平行的枢轴11将操作把手12连接于前面盘部10。多个的轴承滚珠15以可转动的方式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环状沟14和转子2的环状沟9,阻止转子13从固定本体31拔出。锁臂24套入于固定本体3的后端部的半径方向的开沟部16。由和翼片2的前面平行的枢轴17将基端部连接于固定本体3。在锁臂24的基端部设受动部23,在前端部的推压部18挡接于固定框体19侧的承托部20的紧固锁住成立状态下,该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侧面部21;一方面,在紧固锁住为解除状态下该受动部23则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后端面部22。弹压用弹簧25朝向使锁臂24的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方向回转弹压联锁凸轮24。图面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有关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翼用扣锁装置的正面图,表示紧固锁住的成立状态。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图3是图1的扣锁装置的背面图。图4是图1的扣锁装置的剖面图,表示上锁的解除状态。图5是图1的扣锁装置的右侧面图。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形成筒状的固定本体3从前面侧插入于翼片2的安装孔26,并以由螺纹嵌合于外周面的公螺纹部27的螺帽2 8将翼片2夹在正面盘部29与螺帽28之间,而将固定本体3固定于翼片2。正面盘部29的背面侧有止转突起30,该止转突起嵌入于安装孔26边缘部份的缺口部31。在固定本体3的正面盘部29和翼片2之间插入衬垫32。在固定本体3的侧面部份设锁臂24站立回转时接触锁臂24侧面的挡框部33。前述开沟部16形成于挡框33的延长部上。在转子13的前端部外周和固定本体3的中空部7的前端内周之间插O型34,在转子13的前面盘部10的背面和固定本体3的正面盘部29之间插入环状衬垫35。滑动凸轮6的空洞部5和转子13的引导轴部8形成于方形剖面。空洞部5在后面侧也有开口。套入于转子13前面盘部10的半径方向的承托孔37的掣子(click)构件38,倾倒操作把手12时以弹性紧合于操作把手12的内面凹部39,而将操作把手12保持于不使用位置。转子13的前面盘部10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正面盘部2 9的凹陷部40,而U字状的操作把手12的基端部则容纳于该凹陷部40内。由于插入于此操作把手12基端部贯通孔41的枢轴11,由凹陷部40的内臂面42阻止拔出,因此不需要以压力加工皱缩(rimp)固定枢轴11的两端部。锁臂24的弹压用弹簧25以扭转螺旋弹簧所构成,其卷线部43嵌入于前述枢轴17,一边的直线端部44挡接于前述挡框部33的侧壁面,另一边直线端部45挡接于联锁凸轮24的板状受动部23的内面。锁臂24的枢轴17比中空部7偏位于档框部33的一方,在锁臂24的枢轴17侧的基端隅部,设锁臂24站立回转时退避用的缺口部46。如图4所示在锁臂24的推压部18从固定框体19的承托部20脱离的紧固锁住的解除状态下,锁臂24的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后端面部22,锁臂24以弹簧25的弹压保持于朝固定本体3的轴向延伸的待机位置。因此,当翼片2的开闭操作时,不会发生因锁臂24接触于固定框体19的缘部而造成妨碍的情况。操作把手12以和翼片2的前面平行的倒伏位置放置。以枢轴11为中心拉出操作把手回转,而以操作把手12朝规定方向回转操作转子13时,被阻止对转子13相对回转的滑动凸轮6即由于滑动凸轮6的公螺纹部4和固定本体3的母螺纹部1的螺旋运动朝后方直线移动。锁臂24的受动部23则由于此滑动凸轮6的后方移动而被推压于滑动凸轮6的后端面部22,因此锁臂24就对抗弹簧25的弹压站立回转。当此转子13回转时,由于多数个的轴承滚珠15在固定本体3的环状沟14和转子2的环状沟9内转动,因此转子13的回转操作的摩擦阻力少而可轻松地实施。位于和固定本体3的轴向直角的锁臂24的侧面部挡接于固定本体3的挡框部33,并且由锁臂24的推压部18挡接于固定框体19的托部20,翼片2对于固定框体17紧固锁住。此时,插入于翼片22的背面周缘部和固定框体17的开口部的周缘部之间的衬垫47则被压缩。在构成如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翼用扣锁装置,因介入轴承滚珠15而可轻松地实施转子13对于固定本体3的回转操作,同时由于因弹簧25的弹压而将锁臂24保持于待机位置,因此锁臂24不妨碍翼片2的开闭操作而可顺利地达成。而且,由于轴承滚珠15当做阻止转子2从固定本体3脱离的装置使用,因此不需要另外装入阻止脱离构件,可减少扣锁装置的构成零件数量。权利要求1.一种翼用扣锁装置,包括固定本体(3),滑动凸轮(6),转子(13),转承滚珠(15),锁臂(24),以及弹簧(25);其中,该固定本体沿前后的轴向在中空部(7)的后半部份的内周面设有母螺纹部(1),在中空部(7)的前半部份的内周面设有环状沟(14),而固定于翼片(2);该滑动凸轮为沿前后的轴向在基端的外周面设有公螺纹部(4),沿轴向在中央部设非圆形剖面的空洞部(5),将公螺纹部(4)旋入母螺纹部(1)而嵌入于固定本体(3)中空部(7);该转子为可转动地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中空部(7),在后半部形成以不能相对回转的方式嵌入于滑动凸轮(6)空洞部(5)的非圆形剖面的引导轴部(8),在中间部份的外周面设环状沟(9),并且以和翼片(2)前面平行的枢轴(11)将操作把手(12)连接于前面盘部(10);该轴承滚珠为可转动地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环状沟(14)和转子(2)的环沟(9),用以阻止转子(13)从固定本体(3)拔出,并且有多个;该锁臂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后端部的半径方向的开沟部(16),并以和翼片(2)的前面平行的枢轴(17)将基端部连接于固定本体(3),该锁臂(24)的基端部设有受动部(23),在前端部的推压部(18)挡接于固定框体(19)侧的承托部(20)的紧固锁住成立状态下,该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侧面部(21),一方面,在紧固锁住解除状态下该受动部(23)即挡接于滑动凸轮(6)后端部(22);该弹簧(25)为向使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用扣锁装置,包括:固定本体(3),滑动凸轮(6),转子(13),转承滚珠(15),锁臂(24),以及弹簧(25);其中,该固定本体沿前后的轴向在中空部(7)的后半部份的内周面设有母螺纹部(1),在中空部(7)的前半部份的内周面设有环状沟(14),而固定于翼片(2);该滑动凸轮为:沿前后的轴向在基端的外周面设有公螺纹部(4),沿轴向在中央部设非圆形剖面的空洞部(5),将公螺纹部(4)旋入母螺纹部(1)而嵌入于固定本体(3)中空部(7);该转子为:可转动地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中空部(7),在后半部形成以不能相对回转的方式嵌入于滑动凸轮(6)空洞部(5)的非圆形剖面的引导轴部(8),在中间部份的外周面设环状沟(9),并且以和翼片(2)前面平行的枢轴(11)将操作把手(12)连接于前面盘部(10);该轴承滚珠为:可转动地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环状沟(14)和转子(2)的环沟(9),用以阻止转子(13)从固定本体(3)拔出,并且有多个;该锁臂嵌入于固定本体(3)的后端部的半径方向的开沟部(16),并以和翼片(2)的前面平行的枢轴(17)将基端部连接于固定本体(3),该锁臂(24)的基端部设有受动部(23),在前端部的推压部(18)挡接于固定框体(19)侧的承托部(20)的紧固锁住成立状态下,该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侧面部(21),一方面,在紧固锁住解除状态下该受动部(23)即挡接于滑动凸轮(6)后端部(22);该弹簧(25)为向使受动部(23)挡接于滑动凸轮(6)的方向回转弹压联锁凸轮(2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源一秀
申请(专利权)人: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