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770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包括测量管,测量管内设有多个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为迎流体端;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正取压孔;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处设置有至少两个负取压孔;各正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正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正引压总管;各负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负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负引压总管。本装置仅须较短的过渡直管段,完全解决了常用流量测量装置因无法满足其直管段设计预留长度要求而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而且精度高、重复性好、量程比宽、压损低。且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风量測量装置,具体涉及ー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大电厂锅炉进风和二次风量由于涉及到锅炉效率,所以越来越重视对风量进行精确测量。以前常用来测量风量的装置主要有文丘里管等差压式流量计,这种流量计采用的取压方式是将流体中心压缩取压,并且仅适用于圆型管道的流量測量。由于常用文丘里管差压式流量计要求被测流体的流动状态是接近典型的、充分发展的紊流状态,且无漩涡的理想流体(即直束流),因此在文丘里管差压式流量计前、后必须安装相当长的直管段。按GB/T2624. 2-2006表3说明当直径比β值等于O. 6,则装置前直管段为10倍管道内径,后直管段为4. 5倍管道内径。·这样,不但结构复杂,而且造成制作材料的浪费。并且还不能用于方管的流量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ー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所述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仅须较短的过渡直管段,完全解决了常用流量測量装置因无法满足其直管段设计预留长度要求而影响測量精度的问题,而且精度高、重复性好、量程比宽、压损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ー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包括測量管,測量管内设有多个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所述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为封闭中空结构,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为迎流体端;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正取压孔;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处设置有至少两个负取压孔;各正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正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正引压总管;各负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负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负引压总管。优选的,所述测量管外壁还设有排污接头。优选的,所述正引压总管上设有取压阀。优选的,所述负引压总管上设有取压阀。优选的,所述测量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优选的,所述正取压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对称面与測量管轴向平行。优选的,所述正取压分管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对称面平行。优选的,所述负取压分管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对称面平行。所述机翼型节流件为多弧面型,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具有对流体自整流的效果从而使装置在測量流量时更稳定,并且使装置所要求的直管段更短,满足了现场使用的苛刻条件。本技术可适用于方管和圆管的风量测量,并且在測量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联接法兰。本技术通过将流体在多个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周边压缩取压,由于独特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仅须极短的过渡直管段,完全解决了常用流量測量装置因无法满足其直管段设计预留长度要求而影响測量精度的问题,本技术的直管段预留长度为装置前直管段LI彡O. 6Dn,装置后直管段L2彡O. 2Dn ;( W一风道宽度H—风道闻度)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ー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所述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仅须较短的过渡直管段,完全解决了常用流量測量装置因无法满足其直管段设计预留长度要求而影响測量精度的问题,而且精度高、重复性好、量程比 宽、压损低。且本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相比普通的差压式流量计,本技术a、直管段长度要求小由于一般差压式流量计为满足流量測量精度,要求被测流体的流动状态是接近典型的充分发展的紊流状态且无漩涡的理想流体(即直束流)。因此当β值(直径比)取理想数值O. 6时,则装置前直管段为10倍管道内径,后直管段为4. 5倍管道内径。而本技术多弧面整流型机翼式测风装置因自身有整流效应,所以不需另外加整流装置,其预留直管段要求仅为装置前直管段LI ^ O. 6Dn,装置后直管段L2 ^ O. 2Dn,因此大大減少了直管段预留长度,既节省了エ艺管道材料,又減少了工作现场空间占用位置。b、精度高,重复性好由于本技术的正取压孔在机翼型节流件的迎流端面,取压位置选择在理想流体的等速区域,正压信号稳定;负取压孔位于机翼型节流件的流速最快处,处于压カ最小区域,使负压信号波动很小。因此,输出的差压信号非常稳定。经多次流量测试证明其測量精度高于土 I. 0% ( I. O级),重复性误差< ±0. 1%。C、量程比宽、压损低本技术量程比一般情况下可达4 :1,若參数选择合理,最高量程比可达8 :1。机翼型节流件与孔板节流件在同样的β值(直径比)下,形成的永久压カ损失前者约为后者的 1/4。d、稳定性好,可测各种风道的风量本技术多弧面整流型机翼式测风装置因其流线形体使流体通过时产生流体边界层效应,使介质极少磨损节流件边缘。从而能使β值(直径比)保持长期不变。同时因整机均为焊接而成无可动部件,一次标定后无须重复标定,因此其测量精度能长期不变,稳定性好。由于本技术多弧面整流型机翼式测风装置主要应用在风量测量上,根据所选用的材质不同,最高工作温度可达540°C,压カ等级一般在彡2. 5MPa压カ条件下工作,并且本体无可拆卸部件,无泄漏可能性。因此装置可在各种复杂エ况条件下稳定工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包括測量管1,測量管I内设有多个多弧面机翼 型节流件2,所述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为封闭中空结构,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的前缘为迎流体端;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的前缘设置有三个正取压孔3 ;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的翼型厚度最厚处设置有六个负取压孔4,三个ー组分设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对称面两侧;各正取压孔3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内部的正取压分管5汇总贯通至正引压总管6 ;各负取压孔4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内部的负取压分管7汇总贯通至负引压总管。所述测量管I外壁还设有排污接头8。所述正引压总管6上设有取压阀。所述负引压总管上设有取压阀。所述测量管I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9。所述正取压孔3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对称面同一侧的负取压孔4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的对称面与測量管I轴向平行。所述正取压分管5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的对称面平行。所述负取压分管7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2的对称面平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量管,測量管内设有多个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所述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为封闭中空结构,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为迎流体端;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正取压孔;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处设置有至少两个负取压孔;各正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正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正引压总管;各负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负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负引压总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外壁还设有排污接头。3.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管,测量管内设有多个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所述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为封闭中空结构,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为迎流体端;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前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正取压孔;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的翼型厚度最厚处设置有至少两个负取压孔;各正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正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正引压总管;各负取压孔通过位于多弧面机翼型节流件内部的负取压分管汇总贯通至负引压总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莲颜永丰吴佩君庞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节流装置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