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90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包括:本体和两个套管;本体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和两个导向段,固定段的一端固定于车身钣金上,固定段的另一端固定于连接段的中部;连接段的两端向固定段的反向弯折;两个导向段分别固定于连接段的两端;套管为金属材质,套管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固定内套于导向段上,后段伸出导向段;两个套管的轴线具有预设夹角。通过将拉丝分别穿过两个具有预设角度和间距的套管,对拉丝进行导向,避免拉丝与车身部件发生干涉。通过使用工具,夹紧后段,通过使后段发生形变,实现对拉丝的固定,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橡胶护套和卡箍,可降低成本,并且该装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装配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制动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传统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包括驻车制动操纵手柄、驻车拉丝、驻车制动器等零部件,其中驻车拉丝布置在车身底部,其结构及走向受车体、燃油箱、管路等零件的结构及布置影响较大。驻车拉丝通常通过铁质固定支架装配在车身钣金上,支架起到固定及导向作用。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00',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00'包括:本体1'、橡胶护套2'和卡箍3',本体1'的一端固定于车身钣金200'上,本体1'的另一端固定外套于橡胶护套2'上,橡胶护套2'的端部设有环形凹槽。拉丝300'穿过橡胶护套2'后,卡箍3'卡紧在环形凹槽上,实现对拉丝300'的固定。该结构的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00',由于不具有导向作用,容易使拉丝300'与周边部件发生干涉;并且需要部件较多,成本高,装配复杂,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可对拉丝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与周边部件发生干涉,并且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装配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其中,包括:本体和两个套管;所述本体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和两个导向段,所述固定段的一端固定于车身钣金上,所述固定段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段的中部;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向所述固定段的反向弯折;两个所述导向段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段的两端;所述套管为金属材质,所述套管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固定内套于所述导向段上,所述后段伸出所述导向段;两个所述套管的轴线具有预设夹角。优选地,所述套管的端部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导向段的侧面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后段朝向所述前段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导向段远离所述第一翻边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一翻边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导向段的宽度。优选地,所述本体为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本体为单张板材经弯折形成的双层结构。优选地,所述固定段的外层的两侧设有背离所述连接段方向翻折的第二翻边。优选地,所述固定段和所述连接段之间的连接处的内层设有凸筋。优选地,所述固定段的内层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连接段方向翻折的第三翻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通过将拉丝分别穿过两个具有预设角度和间距的套管,对拉丝进行导向,避免拉丝与车身部件发生干涉。通过使用工具,夹紧后段,通过使后段发生形变,实现对拉丝的固定,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橡胶护套和卡箍,可降低成本,并且该装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装配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驻车拉丝固定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驻车拉丝固定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驻车拉丝固定支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0'-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本体、2'-橡胶护套、3'-卡箍、200'-车身钣金、300'-拉丝;100-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本体、11-固定段、111-第二翻边、112-凸筋、113-第三翻边、12-连接段、13-导向段、2-套管、21-前段、211-第一翻边、22-后段、221-环形凸台、200-车身钣金、201-限位孔、300-拉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00,其中,包括:本体1和两个套管2。所述本体1包括:固定段11、连接段12和两个导向段13,所述固定段11的一端固定于车身钣金200上,所述固定段11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段12的中部。所述连接段12的两端向所述固定段11的反向弯折,两个所述导向段13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段12的两端。所述套管2为金属材质,所述套管2包括:前段21和后段22,所述前段21固定内套于所述导向段13上,所述后段22伸出所述导向段13,两个所述套管2的轴线具有预设夹角。拉丝300分别穿过两个具有预设角度和间距的套管2,可起到对拉丝300进行导向的作用,避免拉丝300与车身部件发生干涉。通过使用工具,夹紧后段22,通过使后段22发生形变,实现对拉丝300的固定,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橡胶护套和卡箍,可降低成本,并且该装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装配效率较高。进一步地,所述套管2的端部设有第一翻边211,所述第一翻边211与所述导向段13的侧面相抵接,可保证套管2安装的一致性。为了方便安装,第一翻边211抵接于导向段13的外侧,进而使两个套管2的后段22相对,可方便夹紧,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后段22朝向所述前段21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221,所述环形凸台221与所述导向段13远离所述第一翻边211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环形凸台221和所述第一翻边211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导向段13的宽度。通过环形凸台221和第一翻边211可避免套管2发生窜动,提高了装配的精度和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本体1为一体成型,可提高结构强度,降低成本。实际加工中,本体1一体成型的方案有多种,优选地,所述本体1为单张板材经弯折形成的双层结构。该结构的本体1为一整体结构,首尾连接,可方便形成带有过孔的导向段13,整体强度较高。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11的外层的两侧设有背离所述连接段12方向翻折的第二翻边111,可增强固定段1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11和所述连接段12之间的连接处的内层设有凸筋112,可提高两者间的连接强度。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11的内层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连接段12方向翻折的第三翻边113。安装该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00时,将第三翻边113对准车身钣金200上的限位孔201,把保证螺栓旋紧时,该驻车拉丝固定支架100不发生跟转,提高安装精度和工作效率。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和两个导向段,所述固定段的一端固定于车身钣金上,所述固定段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段的中部;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向所述固定段的反向弯折;两个所述导向段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段的两端;两个套管,所述套管为金属材质,所述套管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固定内套于所述导向段上,所述后段伸出所述导向段;两个所述套管的轴线具有预设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拉丝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和两个导向段,所述固定段的一端固定于车身钣金上,所述固定段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段的中部;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向所述固定段的反向弯折;两个所述导向段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段的两端;两个套管,所述套管为金属材质,所述套管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固定内套于所述导向段上,所述后段伸出所述导向段;两个所述套管的轴线具有预设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拉丝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端部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导向段的侧面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拉丝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朝向所述前段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翠晓高波董良吴桂宝胡磊何竹革叶海舰陈国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