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士中专利>正文

一种锁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89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强力冲击的锁止装置,闩舌前端与锁梁端部凹槽的扣合处做成斜面,该斜面与闩舌轴线的夹角大于8度,小于25度,使闩舌与锁梁形成互锁,其阻力大大超过闩舌自身的惯性质量,能有效抵抗强力冲击造成的非法开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锁的
现有技术中,用于摩托车,自行车等的铸造锁体的折合式锁、大挂锁的合锁方式是锁梁端头进入锁眼孔后,推动锁体横孔内的闩舌回缩,当锁梁端头的凹槽与闩舌相对时,闩舌被弹簧推动进入凹槽相扣合。其缺点是当锁体受到与闩舌轴向一致的强力冲击时,闩舌的惯性质量将克服弹簧力而退回脱扣,锁被非法打开,如果增大弹簧力,则使合锁时锁梁端头进入锁眼推动闩舌的阻力大大增加,造成使用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须增大弹簧力而又抗强力冲击的锁止装置。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把闩舌前端与锁梁端凹槽的扣合处做成相互勾搭的斜面,该斜面与闩舌轴线的夹角大于8度、小于25度。当锁体受到强力冲击时,闩舌与锁梁会同时往开锁脱扣方向移动,由于闩舌与锁梁端凹槽相互勾搭的斜面形成互锁,使闩舌移动的阻力大大超过其惯性质量,锁不能被打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在不增加零件和成本的前提下,把闩舌与锁梁扣合处的平面接触改成相互勾搭的斜面而形成互锁,大大提高了锁的抗冲击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2的锁梁局部剖视图。弹簧(1)和闩舌(3)装于锁体(8)上方的横孔(6)的左端、锁芯(2)限止闩舌(3)向右移动的行程,锁芯(2)的偏心转动使闩舌(3)左移开锁。合锁时锁梁(5)的端头进入锁眼(7)后、推动闩舌(3)左移,当锁梁(5)端部的凹槽与闩舌(3)相对时、弹黄(1)推动闩舌(3)进入锁梁(5)端部的凹槽。闩舌(3)端部的下方与锁梁(5)端部凹槽的扣合处做成相互勾搭的斜面(4),该斜面与闩舌轴线的夹角大于8度、小于25度。实施例2将锁梁端部的凹槽做成与闩舌(3)端部斜面相互勾搭的环形凹槽(9)。当锁体(8)受到与闩舌(3)轴向一致的强力击打时,闩舌(3)因惯性作用将向左移动、同时锁梁(5)也向上移动、因两者运动方向成90度交叉,其扣合处的斜面(4)便形成互锁,产生的阻力能有效抵抗强力击打时的非法开锁。权利要求1.一种锁止装置,由锁体和置于锁体内的锁梁、弹簧、闩舌和锁芯组成,其特征在于闩舌前端与锁梁端部凹槽的扣合处做成斜面,该斜面与闩舌轴线的夹角大于8度、小于25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锁梁端部的斜面凹槽既可以做成缺口形,也可以做成环形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强力冲击的锁止装置,闩舌前端与锁梁端部凹槽的扣合处做成斜面,该斜面与闩舌轴线的夹角大于8度,小于25度,使闩舌与锁梁形成互锁,其阻力大大超过闩舌自身的惯性质量,能有效抵抗强力冲击造成的非法开锁。文档编号E05B71/00GK2391970SQ9924612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5日专利技术者罗士中 申请人:罗士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止装置,由锁体和置于锁体内的锁梁、弹簧、闩舌和锁芯组成,其特征在于:闩舌前端与锁梁端部凹槽的扣合处做成斜面,该斜面与闩舌轴线的夹角大于8度、小于25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士中
申请(专利权)人:罗士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