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云华专利>正文

自动上闩防撬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80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上闩防撬锁,由锁体和锁体内的总门闩、斜头活舌闩、开门手制相连的凸轮、连接杆和定位杆所组成,当斜头活舌闩碰撞门框后,使活舌闩向锁内缩,带动连接杆和鹰嘴,使鹰嘴从定位杆开门插槽中出来,而当活舌闩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进入门框闩孔时,鹰嘴也随着移动并进入定位杆关门插槽中,将定位杆下端轧头从总门闩凹口中抬出,总门闩在弹簧作用下插入闩孔,完成关门,总门闩无需钥匙自动上闩。(*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锁,主要特点是自动上闩。防撬锁通常多安有斜头活舌闩和方头总门闩。斜头活舌闩一般由手制带动,自动上闩,但如果要使用方头总门闩,上闩时在室内要使用旋钮,若在室外则需要钥匙上闩。因此已有防撬锁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上闩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头活舌闩与方头总门闩之间有一个联动机构,当关门时斜头活舌闩的斜头与门框相碰后进入闩孔的同时,方头总门闩被触发也进入闩孔,不用钥匙的自动上闩防撬锁。本技术自动上闩防撬锁的技术方案是由锁体和锁体内的总门闩、斜头活舌闩、开门手制相连的凸轮、连接杆和定位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总门闩的主体一侧制有定位凹口,凹口与定位杆的轧头相配合,在尾端制有凹槽,在主体中安装弹簧。斜头活舌闩的尾端制有凸筋,凸筋与定位杆的主体相配合,凸筋的顶部安装鹰咀,内有复位弹簧。连接杆中制有碰头和导杆,碰头的一侧与总门闩的凹槽相配合,碰头的另一侧与凸轮相配合,导杆与定位杆相配合,导杆上制有斜头,斜头与活舌闩凸筋上的鹰咀相配合。定位杆中制有开门插槽和关门插槽,两插槽之间有离合插销,插槽和插销与鹰咀相配合。本技术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总门闩的尾端制有联动齿条,齿条与转向齿轮相配合,转向齿轮带动上、下门闩推拉齿和上、下门闩连杆,连杆带动上、下门闩。本技术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转向齿轮连接助动弹簧。本技术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锁体上安装保险杆,保险杆中有卡口和弹簧,卡口与保险按钮的卡榫相配合。本技术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锁体内安装室内保险门闩。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闩防撬锁,关门时斜头活舌闩碰到门框向内缩,使轧住方头总门闩的定位杆轧头从凹口中脱出,总门闩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上闩,与已有技术相比,不需钥匙上闩,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上闩防撬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上闩防撬锁另一型式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自动上闩防撬锁没有齿轮上、下闩示意图;图4是自动上闩防撬锁总门闩仰视图;图5是自动上闩防撬锁总门闩主视图;图6是自动上闩防撬锁凸轮主视图;图7是自动上闩防撬锁凸轮A向示意图;图8是自动上闩防撬锁斜头活舌闩仰视图;图9是自动上闩防撬锁斜头活舌闩主视图;图10是自动上闩防撬锁连接杆仰视图;图11是自动上闩防撬锁连接杆主视图;图12是自动上闩防撬锁定位杆主视图;图13是自动上闩防撬锁定位杆B向示意图;图14是自动上闩防撬锁转向齿轮仰视图;图15是自动上闩防撬锁转向齿轮主视图。下面结合图1-图15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1、总门闩;11、总门闩闩头;12、定位凹口;13、联动齿条;14、凹槽;15、弹簧。2、凸轮;21、手制孔。3、转向齿轮;31、助动弹簧;32、上、下门闩推拉齿。33、上、下门闩连杆。4、连接杆;41、碰头;42、导杆;43、斜头。5、斜头活舌闩;51、鹰咀;52、凸筋;53、复位弹簧;54、斜闩头;55、连接槽;56、紧固件。6、定位杆;61、开门插槽;62、关门插槽;63、离合挡销;64、轧头;65、弹簧。7、保险杆;71、锁芯;72、卡榫;73、保险按钮;74、弹簧;75、挡块;76、卡口。8、室内保险门闩。9、锁体。本技术涉及门锁,有自动上闩功能,主要构造有锁体9、总门闩1、斜头活舌闩5、连接杆4、定位杆6等,也可以安装上、下门闩、保险杆7和室内保险门闩。在使用时其动作程序如下开门过程。扳动手制孔21中的手制带动凸轮2,凸轮2带动连接杆4的碰头41和总门闩凹槽14,使连接杆和总门闩1移动,由连接杆4中的导杆42带动斜头活舌闩5的凸筋52,斜头活舌闩5的斜闩头54和总门闩1的闩头11都从门框闩孔中拔出,与此同时连接杆4的导杆42的斜头43将安装在斜头活舌闩5凸筋52上头的鹰咀51抬起,使鹰咀51上表面持平,此时鹰咀51从定位杆6的关门插槽62中出来,在弹簧65的作用下,定位杆6下端的轧头64进入总门闩1的定位凹口12中,开门结束。手放开手制(人手操作的板手),斜头活舌闩5在复位弹簧53的作用下,恢复原状,自动弹出,鹰咀51进入定位杆6的开门插槽61中。如果将上、下门闩联动起来,需要在总门闩1下制有联动齿条13,联动齿条13推动转向齿轮3,转向齿轮3带动上、下门闩推拉齿32和上、下门闩连杆33,并可有助动弹簧31带动上、下门闩开启。关门过程。关门时斜头活舌闩5的斜闩头54(已在锁体外面)碰撞门框,斜闩头54可与主体分开,故可制有连接槽55,并由紧固件54固定。使斜头活舌闩5整个向锁内缩,压缩复位弹簧53,使鹰咀51(鹰咀绕着销子摆动)从定位杆6的开门插槽61中出来,并与定位杆6(定位杆是不移动的)分离,当斜头活舌闩5在复位弹簧53的作用下又进入门框闩孔时,鹰咀51随着连接杆4移动也进入定位杆6的关门插槽62中,将定位杆6下端的轧头64从总门闩1的定位凹口12中往上抬出,此时总门闩1在弹簧15的作用下迅速插入门框闩孔中,上、下门闩也随着转向齿轮3等联动机构上闩,关门完毕,总门闩不用钥匙关门。当关门完毕后,需要保险时,按下保险按钮73,按钮的卡榫72从保险杆7的卡口76中退出,保险杆7在弹簧74的作用下沿着挡块75下滑,保险杆7头部挡住总门闩1(如图1所示),门锁完全挡死。若要开门,通过锁芯71由钥匙打开保险杆,上述是室内、外保险。如果在室内,还可采用室内保险门闩8,由于室内保险门闩的结构是一项已有技术,故省略介绍。权利要求1.自动上闩防撬锁,由锁体和锁体内的总门闩、斜头活舌闩、开门手制相连的凸轮、连接杆和定位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总门闩(1)的主体一侧制有定位凹口(12),凹口(12)与定位杆(6)的轧头(64)相配合,总门闩(1)的一头是闩头(11)与闩孔相配合,在尾端制有凹槽(14),在主体中安装弹簧(15);斜头活舌闩(5)的尾端制有凸筋(52),凸筋(52)与定位杆(6)的主体相配合,凸筋(52)的顶部安装鹰咀(51),内有复位弹簧(53);连接杆(4)中制有碰头(41)和导杆(42),碰头(41)的一侧与总门闩(1)的凹槽(14)相配合,碰头(41)的另一侧与凸轮(2)相配合,导杆(42)与定位杆(6)相配合,导杆(42)上制有斜头(43),斜头(43)与活舌闩凸筋(52)上的鹰咀(51)相配合;定位杆(6)中制有开门插槽(61)和关门插槽(62),两插槽之间有离合挡销(63),插槽(61、62)和挡销(63)与鹰咀(51)相配合,底部为轧头(64),轧头(64)与总门闩凹口(12)相配合,上有弹簧(6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特征在于总门闩(1)的尾端制有联动齿条(13),齿条(13)与转向齿轮(3)相配合,转向齿轮(3)带动上、下门闩推拉齿(32)和上、下门闩连杆(33),连杆带动上、下门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特征在于转向齿轮(3)连接助动弹簧(3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特征在于锁体(9)上安装保险杆(7),保险杆中有卡口(76)和弹簧(74),卡口与保险按钮(73)的卡榫(72)相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闩防撬锁,其特征在于锁体(9)内安装室内保险门闩(8)。专利摘要自动上闩防撬锁,由锁体和锁体内的总门闩、斜头活舌闩、开门手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上闩防撬锁,由锁体和锁体内的总门闩、斜头活舌闩、开门手制相连的凸轮、连接杆和定位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总门闩(1)的主体一侧制有定位凹口(12),凹口(12)与定位杆(6)的轧头(64)相配合,总门闩(1)的一头是闩头(11)与闩孔 相配合,在尾端制有凹槽(14),在主体中安装弹簧(15);斜头活舌闩(5)的尾端制有凸筋(52),凸筋(52)与定位杆(6)的主体相配合,凸筋(52)的顶部安装鹰咀(51),内有复位弹簧(53);连接杆(4)中制有碰头(41)和导杆 (42),碰头(41)的一侧与总门闩(1)的凹槽(14)相配合,碰头(41)的另一侧与凸轮(2)相配合,导杆(42)与定位杆(6)相配合,导杆(42)上制有斜头(43),斜头(43)与活舌闩凸筋(52)上的鹰咀(51)相配合;定位杆(6 )中制有开门插槽(61)和关门插槽(62),两插槽之间有离合挡销(63),插槽(61、62)和挡销(63)与鹰咀(51)相配合,底部为轧头(64),轧头(64)与总门闩凹口(12)相配合,上有弹簧(6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