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88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包括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部分套接在固定套筒内,所述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在缸筒中,活塞杆能够伸缩移动变化插入缸筒中的长度,所述缸筒位于固定套筒内,所述活塞杆位于滑动套筒内,所述缸筒和活塞杆外面套有机械弹簧,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球窝接头,所述滑动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活动端球窝接头,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与固定端球窝接头之间以及滑动套筒的端部与活动端球窝接头之间均设置有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垫片,确保弹簧的轴向扭矩力能够释放;减少球窝接头外边缘受力半径,减小球窝接头外边缘受力时产生的弯矩。

Single Drive Electric Tail Door Balancing Rod for Passenge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属于平衡杆

技术介绍
平衡杆是一种伸缩辅助支撑功能的产品,在乘用车背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平衡杆配合电动撑杆驱动实现背门在开启过程任意位置的悬停和辅助支撑背门,平衡杆是以机械弹簧和气弹簧相结合的产品,在运动过程输出力值配合电动撑杆驱动力,实现背门的开门和关闭支撑保持功能。传统的平衡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组装过程中产品容易受到冲击力,球窝接头组装时,支撑工装介于球窝接头和对应的滑动套筒或者固定套筒之间,球窝接头组装完后支撑工装突然释放,使得球窝接头和对应的滑动套筒或者固定套筒贴合这个过程由于机械弹簧的压力作用导致球窝接头和对应的滑动套筒或者固定套筒瞬间贴合产生大力冲击,影响产品质量、增加工艺难度和生产节拍;2.背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机械弹簧沿着径向扭转引起内部扭力传递给球窝接头和对应的滑动套筒或者固定套筒以及活塞杆影响产品使用性能;3.球窝接头和对应的滑动套筒或者固定套筒接触半径大,球窝接头外边缘受到机械弹簧的压力产生较大力矩作用活塞杆,活塞杆受到较大弯矩使得整体运动阻碍加大,轴向产生较大弯矩影响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包括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部分套接在固定套筒内,所述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在缸筒中,活塞杆能够伸缩移动变化插入缸筒中的长度,所述缸筒位于固定套筒内,所述活塞杆位于滑动套筒内,所述缸筒和活塞杆外面套有机械弹簧,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球窝接头,所述滑动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活动端球窝接头,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与固定端球窝接头之间以及滑动套筒的端部与活动端球窝接头之间均设置有垫片。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封头,所述缸筒的端部穿过固定端封头与固定端球窝接头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垫片能够围绕缸筒自由旋转;所述滑动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滑动端封头,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穿过滑动端封头与滑动端球窝接头连接,所述滑动端的垫片能够围绕伸缩杆自由旋转。滑动端的所述垫片位于滑动端封头的内侧,固定端的所述垫片位于固定端封头的外侧,滑动端的所述垫片与机械弹簧以及滑动端的球窝接头均无连接,相互之间能够任意转动,固定端的所述垫片与缸筒以及固定端球窝接头均无连接,相互之间能够任意转动。所述滑动端封头朝向滑动端球窝接头的一面以及固定端封头朝向固定端球窝接头的一面均设置有内凹槽,对应端的所述垫片位于对应端的内凹槽中,且垫片能够在对应的凹槽中围绕其中心旋转。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封头,所述缸筒的端部穿过固定端封头与固定端球窝接头连接,所述滑动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滑动端封头,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穿过滑动端封头与滑动端球窝接头连接,所述滑动端封头和固定端封头均内置有垫片,所述垫片通过注塑包覆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滑动端封头和固定端封头内部,固定端球窝接头和滑动端球窝接头能够自由相对套筒和垫片自由转动。所述滑动端球窝接头的直径小于滑动套筒的直径,且滑动端球窝接头朝向封头的一端设置成向内倾斜或弧度过渡形状;所述固定端球窝接头的直径小于固定套筒的直径,且固定端球窝接头朝向封头的一端设置成向内倾斜或弧度过渡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滑动端球窝接头和固定端球窝接头受到外力压缩运动时(即背门关闭运动过程),同时带动滑动套筒、机械弹簧和活塞杆滑动,其中活塞杆向缸筒内部滑动;滑动套筒向缸筒内部滑动,当外力减小时,滑动端球窝接头和固定端球窝接头伸展方向运动(即背门开启过程),在机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滑动端球窝接头、滑动套筒和活塞杆往伸展方向滑动,实现背门开关闭过程中的支撑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组装过程中不会引起对产品的冲击力,避免了组装过程冲击力对产品质量影响,降低组装难度,缩短生产节拍;本专利技术背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产品运动引起的内部扭力被隔离,避免内部扭力对其他零部件冲击而影响产品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减少球窝接头外边缘受力半径,减小球窝接头外边缘受力时产生的弯矩,减少弯矩对产品使用性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传统的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滑动端球窝接头,2—滑动端的垫片,3—机械弹簧,4—滑动套筒,5—活塞杆,6—缸筒,7—固定套筒,8—固定端的垫片,9—固定端球窝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传统的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目前传统的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滑动端球窝接头1与滑动套筒4硬性连接,固定端球窝接头9与固定套筒7硬性连接,接触面积大,且滑动端球窝接头1和固定端球窝接头9的体积大,与对应的滑动套筒4和固定套筒7的接触面积大,球窝接头外边缘受到机械弹簧3的压力产生较大力矩作用活塞杆5,活塞杆5受到较大弯矩使得整体运动阻碍加大,轴向产生较大弯矩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实施例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本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包括固定套筒7和滑动套筒4,所述滑动套筒4部分套接在固定套筒7内,所述固定套筒7和滑动套筒4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缸筒6和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部分插入在缸筒6中,活塞杆5能够伸缩移动变化插入缸筒6中的长度,所述缸筒6位于固定套筒7内,所述活塞杆5位于滑动套筒4内,所述缸筒6和活塞杆5外面套有机械弹簧3。机械弹簧3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两端,给两端提供张力,有朝向两端外侧的推力,加快背门开启过程。所述固定套筒7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球窝接头9,所述滑动套筒4的端部设置有活动端球窝接头。通过对应两端的球窝接头将本专利技术机构安装在背门与车体的对应位置。起到连接效果,且能够允许一定的旋转变形量。所述固定套筒7的端部与固定端球窝接头9之间以及滑动套筒4的端部与活动端球窝接头之间均设置有垫片。垫片旋转,能够将机械弹簧3被挤压过程中的扭矩力释放。避免内部能量积聚。所述固定套筒7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封头,所述缸筒6的端部穿过固定端封头与固定端球窝接头9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垫片8能够围绕缸筒6自由旋转。所述滑动套筒4的端部设置有滑动端封头,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穿过滑动端封头与滑动端球窝接头1连接,所述滑动端的垫片2能够围绕伸缩杆自由旋转。滑动端的所述垫片位于滑动端封头的内侧,固定端的所述垫片位于固定端封头的外侧,滑动端的所述垫片与机械弹簧以及滑动端的球窝接头均无连接,相互之间能够任意转动,固定端的所述垫片与缸筒以及固定端球窝接头均无连接,相互之间能够任意转动。靠近内侧,垫片直接与弹簧的端部点接触,垫片在来自弹簧的作用力下旋转。所述滑动端球窝接头1的直径小于滑动套筒4的直径,且滑动端球窝接头1朝向封头的一端设置成向内倾斜或弧度过渡形状。所述固定端球窝接头9的直径小于固定套筒7的直径,且固定端球窝接头9朝向封头的一端设置成向内倾斜或弧度过渡形状。本专利技术,滑动端球窝接头1和固定端球窝接头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部分套接在固定套筒内,所述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在缸筒中,活塞杆能够伸缩移动变化插入缸筒中的长度,所述缸筒位于固定套筒内,所述活塞杆位于滑动套筒内,所述缸筒和活塞杆外面套有机械弹簧,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球窝接头,所述滑动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活动端球窝接头,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与固定端球窝接头之间以及滑动套筒的端部与活动端球窝接头之间均设置有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部分套接在固定套筒内,所述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部分插入在缸筒中,活塞杆能够伸缩移动变化插入缸筒中的长度,所述缸筒位于固定套筒内,所述活塞杆位于滑动套筒内,所述缸筒和活塞杆外面套有机械弹簧,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球窝接头,所述滑动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活动端球窝接头,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与固定端球窝接头之间以及滑动套筒的端部与活动端球窝接头之间均设置有垫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封头,所述缸筒的端部穿过固定端封头与固定端球窝接头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垫片能够围绕缸筒自由旋转;所述滑动套筒的端部设置有滑动端封头,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穿过滑动端封头与滑动端球窝接头连接,所述滑动端的垫片能够围绕伸缩杆自由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单驱电动尾门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滑动端的所述垫片位于滑动端封头的内侧,固定端的所述垫片位于固定端封头的外侧,滑动端的所述垫片与机械弹簧以及滑动端的球窝接头均无连接,相互之间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候峥赫伯特·沃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