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318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扰流装置,该汽车扰流装置包含:底托;扰流板;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连接所述扰流板与底托以便其带动所述扰流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底托的方向作往复运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系统运动的动力系统。该扰流装置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从而降低车辆的能耗,同时也可以增大车辆和地面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扰流装置


技术介绍

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从车上方和车下方经过的速度不同,就会产生压力差,会使车辆产生上升力,上升力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2、为解决上述问题,车辆通常在行李箱等位置安装固定尾翼,以从空气动力学提升车辆行驶的平稳性。为进一步地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申请人专利技术了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扰流装置,该扰流装置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从而降低车辆的能耗,同时也可以增大车辆和地面的摩擦力。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扰流装置。该汽车扰流装置包含:

3、底托;

4、扰流板;

5、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连接所述扰流板与底托以便其带动所述扰流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底托的方向作往复运动;

6、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系统运动的动力系统。

7、具体的,传动系统包括蜗杆、蜗轮、丝杆和内套筒。蜗杆与动力系统直接或间接连接,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蜗轮与丝杆同轴固定连接,丝杆与所述内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另一端与扰流板连接。在动力系统驱动下,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内套筒沿丝杆滑动,内套筒的滑动带动扰流板伸缩。

8、可选的,蜗轮和丝杆通过镶件注塑为一个零件。

9、进一步的,传动系统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安装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蜗轮的一端,内套筒伸缩时所述导向块在内套筒内侧滑动。

10、具体的,传动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套筒与外壳。外套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与外壳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丝杆套设于所述外套筒内。

11、具体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轴承,所述丝杆靠近所述蜗轮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上。

12、可选的,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外壳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轴承压板,第一轴承压板用于压紧第一轴承的外圈。

13、可选的,第一轴承作为内置镶件注塑在外壳中。

14、具体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安装于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

15、具体的,所述壳体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连接外套筒与外壳,所述后盖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丝杆的通孔。所述内套筒的外侧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盖沿伸缩方向相对设置的台阶面。所述内套筒能够在最大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伸缩运动。当所述内套筒位于缩回位置时,所述内套筒的端面与所述后盖接触连接。当所述内套筒位于最大伸出位置时,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台阶面接触连接。

16、可选的,所述动力系统的数量为一个且包括双头输出轴,所述传动系统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力系统的两侧。所述动力系统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传动轴连接对应侧的所述传动系统。

17、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可安装在汽车前唇位置、后扩散器位置、尾翼位置以及后保险杠位置。实际应用中,汽车达到一定速度时,通过汽车的控制系统启动动力系统,动力系统驱动传动系统运动,传动系统带动扰流板朝向远离底托的方向运动,扰流板打开,扰流板的打开降低高速行驶中车辆的风阻系数,从而降低车辆的能耗,同时增大车辆的抓地力。当车速降低到一定速度时,传动系统带动扰流板朝向靠近底托的方向运动,扰流板收缩。车速低时无需降低风阻和增大抓地力,扰流板的收缩能够避免扰流板碰触马路边的路缘石,同时提升车辆的美观。另外,该汽车扰流装置增加了汽车的运动感,更吸引消费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2)包括蜗杆(32)、蜗轮(37)、丝杆(26)和内套筒(21);蜗杆(32)与动力系统(1)直接或间接连接,蜗轮(37)与蜗杆(32)啮合连接,蜗轮(37)与丝杆(26)同轴固定连接,丝杆(26)与所述内套筒(2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21)的另一端与扰流板(4)连接;在动力系统(1)驱动下,蜗杆(32)转动带动蜗轮(37)转动,蜗轮(37)转动带动丝杆(26)转动,丝杆(26)转动带动内套筒(21)沿丝杆(26)滑动,内套筒(21)的滑动带动扰流板(4)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蜗轮(37)和丝杆(26)通过镶件注塑为一个零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2)还包括导向块(25),所述导向块(25)安装于所述丝杆(26)远离所述蜗轮(37)的一端,内套筒(21)伸缩时所述导向块(25)在内套筒(21)内侧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套筒(24)与外壳(30);外套筒(24)的一端开放,另一端与外壳(30)连接;所述蜗杆(32)与蜗轮(37)安装于所述外壳(30)内,丝杆(26)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2)包括第一轴承(29),所述丝杆(26)靠近所述蜗轮(37)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29)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4)和所述外壳(30)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传动系统(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30)内的第一轴承压板(28),第一轴承压板(28)用于压紧第一轴承(29)的外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29)作为内置镶件注塑在外壳(30)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2)包括两个以上的滑动轴承(23),所述滑动轴承(23)安装于所述内套筒(21)与所述外套筒(24)之间;所述壳体包括后盖(27),所述后盖(27)连接外套筒(24)与外壳(30),所述后盖(27)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丝杆(26)的通孔;所述内套筒(21)的外侧安装有定位块(33),所述外套筒(2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盖(27)沿伸缩方向相对设置的台阶面;所述内套筒(21)能够在最大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伸缩运动;当所述内套筒(21)位于缩回位置时,所述内套筒(21)的端面与所述后盖(27)接触连接;当所述内套筒(21)位于最大伸出位置时,所述定位块(33)与所述台阶面接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1)的数量为一个且包括双头输出轴,所述传动系统(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力系统(1)的两侧;所述动力系统(1)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传动轴(5)连接对应侧的所述传动系统(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2)包括蜗杆(32)、蜗轮(37)、丝杆(26)和内套筒(21);蜗杆(32)与动力系统(1)直接或间接连接,蜗轮(37)与蜗杆(32)啮合连接,蜗轮(37)与丝杆(26)同轴固定连接,丝杆(26)与所述内套筒(2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21)的另一端与扰流板(4)连接;在动力系统(1)驱动下,蜗杆(32)转动带动蜗轮(37)转动,蜗轮(37)转动带动丝杆(26)转动,丝杆(26)转动带动内套筒(21)沿丝杆(26)滑动,内套筒(21)的滑动带动扰流板(4)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蜗轮(37)和丝杆(26)通过镶件注塑为一个零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2)还包括导向块(25),所述导向块(25)安装于所述丝杆(26)远离所述蜗轮(37)的一端,内套筒(21)伸缩时所述导向块(25)在内套筒(21)内侧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套筒(24)与外壳(30);外套筒(24)的一端开放,另一端与外壳(30)连接;所述蜗杆(32)与蜗轮(37)安装于所述外壳(30)内,丝杆(26)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2)包括第一轴承(29),所述丝杆(26)靠近所述蜗轮(3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松刘阳波桑喆黄元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