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扰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414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7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扰流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托,其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壳体,其与所述底托固定连接;扰流板,其第一端围绕第一轴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滑动件,可往复直线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壳体中;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连接所述扰流板的第二端和所述滑动件,用于将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往复直线移动转换为所述扰流板围绕所述第一轴的翻转运动;转动件,与所述滑动件形成螺纹副;所述转动件固定支撑在所述壳体内部且具有转动轴线,所述转动件被配置成能够绕转动轴线转动,用于带动所述滑动件往复直线移动;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能够为所述转动件提供转动的动力。该装置能有效减低风阻,增强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扰流装置


技术介绍

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从车上方和车下方经过的速度不同,会产生压力差,该压力差对车辆产生上升力,该上升力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扰流装置,能有效减低风阻,增强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扰流装置,该装置包括:

3、底托,所述底托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

4、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托固定连接;

5、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第一端围绕第一轴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

6、滑动件,可往复直线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壳体中;

7、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连接所述扰流板的第二端和所述滑动件,用于将所述滑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8)套接于所述滑动件(4)的外侧;所述转动件(8)内部沿直线往复移动方向设置有啮合腔(81)和与所述啮合腔(81)连通的滑动腔(82),所述滑动腔(8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啮合腔(81)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啮合腔(81)的腔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滑动件(4)包括依次设置的台阶段(41)、啮合段(42)和导向段(43),所述导向段(43)与所述滑动腔(82)滑动配合,所述啮合段(42)与所述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8)套接于所述滑动件(4)的外侧;所述转动件(8)内部沿直线往复移动方向设置有啮合腔(81)和与所述啮合腔(81)连通的滑动腔(82),所述滑动腔(8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啮合腔(81)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啮合腔(81)的腔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滑动件(4)包括依次设置的台阶段(41)、啮合段(42)和导向段(43),所述导向段(43)与所述滑动腔(82)滑动配合,所述啮合段(42)与所述啮合腔(81)的内螺纹啮合;当所述滑动件(4)往收缩方向滑动至行程终点时,所述滑动件(4)的台阶段(41)抵接所述转动件(8);当所述滑动件(4)往伸展方向滑动至行程终点时,所述导向段(43)与所述滑动腔(82)靠近所述啮合腔(81)的腔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4)套接于所述转动件(8)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输入齿轮(11)和输出齿轮(12),所述输入齿轮(11)和所述输出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松刘阳波肖洲
申请(专利权)人: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