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04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向器壳体涉及汽车转向器领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安装座,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通,第二壳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为梯形或者半圆形,所述安装座和转向器壳体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转向器壳体中,对后段进行结构优化,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弧形连接结构代替传统的直角结构,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小蜗杆套筒局部内应力的集中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装置,解决了转向器外壳存在的容易出现裂痕或者断裂的问题,提高了转向器外壳的抗冲击能力,从而能够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增加其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A kind of steering gear hou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steering gea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a second shell and an installation seat. The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are connected,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fixed on the installation seat.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connected by a reinforcement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in trapezoidal or semi-circular shape, and the elasticity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seat and the steering gear shell is provided. Installation. In the automobile steering gear housing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structure of the rear section is optimized. The arc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used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shells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right angle structure,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local internal stress in the worm sleeve. By setting a buff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teering gear housing is liable to crack or fracture. The problem improves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the steering gear housing, so as to extend its service life and increase its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器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多,车辆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人类不断追求车辆本身的性能、安全性及省油的效果,对于汽车零部件也越来越重视,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的转向器壳体结构设计不佳,产品结构设计复杂,其铸造工艺性不好,导致砂型模具结构复杂,不利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且安装座采用盘式结构,其直接成型在蜗杆套筒的端部,安装座与蜗杆套筒之间形成有直角结构,这样在上述的直角结构部位容易造成内应力集中,如果转向器外壳受到较小的冲击作用,安装座与蜗杆套筒之间就非常容易出现裂缝甚至是断裂。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批量生产的新型的转向器壳体降低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垂直连接并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分为上第一壳体和下第一壳体,所述上第一壳体和下第一壳体之间设有凹槽,所述上第一壳体设置为喇叭形状,所述下第一壳体设置为阶梯形状,所述上第一壳体后小口径端与下第一壳体之间的前小口径端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上第一壳体设有进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右侧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设有转向螺母,所述转向螺母设有钢珠和扇齿,所述钢珠设置在转向螺母的内部,所述扇齿设置在转向螺母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螺母与扇齿啮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扇齿内设有摇臂轴;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杆和第二壳体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外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螺栓设有偶数个,所述螺栓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为梯形或者半圆形;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转向器壳体;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和转向器壳体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转向器壳体中,对后段进行结构优化,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弧形连接结构代替传统的直角结构,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小蜗杆套筒局部内应力的集中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装置,解决了转向器外壳存在的容易出现裂痕或者断裂的问题,提高了转向器外壳的抗冲击能力,从而能够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增加其使用可靠性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1-第一壳体11-上第一壳体12-下第一壳体13-凹槽2-第二壳体21-转向杆22-转向螺母23-钢珠24-扇齿3-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其中,以图1的方向为标准。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安装座3,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通,第二壳体2固定安装在安装座3上,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为梯形或者半圆形,所述安装座3和转向器壳体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所述上第一壳体11和下第一壳体12之间设有凹槽13,所述上第一壳体11设置为喇叭形状,所述下第一壳体12设置为阶梯形状,所述上第一壳体后小口径端与下第一壳体之间的前小口径端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上第一壳体设有进油口;所述第二壳体2外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设有偶数个,所述螺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右侧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有转向杆21,所述转向杆21和第二壳体2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环,所述转向杆21设有转向螺母22,所述转向螺母22设有钢珠23和扇齿24,所述钢珠23设置在转向螺母22的内部,所述扇齿24设置在转向螺母22的底部,所述转向螺母22与扇齿24啮合连接,所述扇齿内设有摇臂轴。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分为上第一壳体和下第一壳体,所述上第一壳体和下第一壳体之间设有凹槽,所述上第一壳体设置为喇叭形状,所述下第一壳体设置为阶梯形状,所述上第一壳体后小口径端与下第一壳体之间的前小口径端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上第一壳体设有进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右侧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设有转向螺母,所述转向螺母设有钢珠和扇齿,所述钢珠设置在转向螺母的内部,所述扇齿设置在转向螺母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分为上第一壳体和下第一壳体,所述上第一壳体和下第一壳体之间设有凹槽,所述上第一壳体设置为喇叭形状,所述下第一壳体设置为阶梯形状,所述上第一壳体后小口径端与下第一壳体之间的前小口径端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上第一壳体设有进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右侧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设有转向螺母,所述转向螺母设有钢珠和扇齿,所述钢珠设置在转向螺母的内部,所述扇齿设置在转向螺母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壳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全童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跨越汽车零部件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