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气缸盖的高位冷却水套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内燃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复合式气缸盖的高位冷却水套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发动机机体缸盖冷却顺序为先冷却机体再冷却缸盖,冷却水带走缸孔周围的热量后,温度随之升高,高温冷却水再流入缸盖冷却鼻梁区等区域。发动机的缸孔上部分(做功高热区域)与缸盖鼻梁区为高热负荷区,故需对两处关键部位进行充分冷却。冷却水先进入缸孔水套,对缸孔上部分能较好的冷却,但冷却水被缸孔提升水温后再进一步对缸盖鼻梁区进行冷却时,由于水温的增加,冷却效率会有所下降,故需增加专门冷却结构对鼻梁区进行强制冷却。因此传统的冷却技术存在着以下缺陷:传统的冷却方式冷却效率低,当发动机提升功率后热负荷增加,传统的冷却方式无法满足对做功高热区域的冷却。冷却水冷却从缸孔至缸盖温度会上升,为达到对鼻梁区冷却,需增加专门的冷却结构进行强制冷却,结构复杂,增加制造成本。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气缸盖的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气缸盖的高位冷却水套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复合式气缸盖内,所述复合式气缸盖包括缸孔、位于缸孔顶部的喷油器以及喷油器周边的鼻梁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冷却水套结构包括:上层水套,其设置在所述复合式气缸盖的上部;中层水套,其设置在所述上层水套的下面;中间水孔,其设置在所述上层水套和中层水套之间,并环绕所述喷油器;下层水套,其环设在所述缸孔的四周;以及下水孔,其设置在所述中层水套的底部和所述下层水套的顶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气缸盖的高位冷却水套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复合式气缸盖内,所述复合式气缸盖包括缸孔、位于缸孔顶部的喷油器以及喷油器周边的鼻梁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冷却水套结构包括:上层水套,其设置在所述复合式气缸盖的上部;中层水套,其设置在所述上层水套的下面;中间水孔,其设置在所述上层水套和中层水套之间,并环绕所述喷油器;下层水套,其环设在所述缸孔的四周;以及下水孔,其设置在所述中层水套的底部和所述下层水套的顶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气缸盖的高位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水通道,其与所述上层水套连通;以及下水通道,其与所述下层水套连通;其中,所述上水通道和所述下水通道不在所述缸孔的同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气缸盖的高位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上水通道进入的低温冷却水首先进入到所述上层水套,再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