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氨纶(聚氨酯脲纤维)是一种具有良好回弹性能的弹性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高档服装、运动服装、内衣、袜子等纺织品领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氨纶常与其它纤维混织,然后经过一定的染整工艺制成相应的面料。聚氨酯弹性纤维需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才能满足氨纶在后续的加工及使用过程中的要求。例如,聚氨酯弹性纤维在进行后道织造时,若丝拉伸强度低、拉伸模量小,高速退绕时,易发生断丝等故障而影响织造效率;后道高温染色时,若丝力学性能与耐高温性能差,丝在织物中易发生染色内断现象;后续使用时,特别是在其作为高弹牛仔裤等服用弹性纤维丝时,更是需要纤维具备优异的经向拉伸强度及模量,才能使衣物具有良好的耐穿耐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面料的弹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不同款式和用途的衣服对面料弹性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如紧身并且具有健美体形功能的服装要求面料弹性伸长率大,并且要求伸长时所需的负荷高。然而,常规氨纶的模量较低,所制成的面料较为松垮,紧适性较差。高模量的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的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结构,所述酰亚胺结构通过采用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醇单体共聚的方式引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的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结构,所述酰亚胺结构通过采用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醇单体共聚的方式引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醇单体的结构式为:Ar为四酸二酐的残基,选自下列基团中的任一种: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醚二元醇、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元醇单体、二异氰酸酯与溶剂混合,反应后得到预聚物;(2)用溶剂稀释预聚物,冷却,加入扩链剂和反应控制剂进行反应,得到聚氨酯脲溶液;(3)向聚氨酯脲溶液中加入助剂,搅拌熟化后得到氨纶纺丝原液;(4)将步骤(3)得到的氨纶纺丝原液经干法纺丝,得到共聚改性氨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按照聚醚二元醇的质量分数计,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醇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0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聚醚二元醇为低聚物聚醚二元醇,所述低聚物聚醚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禄波,陈国飞,方省众,杨从登,潘基础,杨晓印,费长书,邵晓林,蒋曙,赵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