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显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技术由原来的非晶硅(a-Si)薄膜晶体管发展到氧化物(Oxide)薄膜晶体管。氧化物有源层的载流子迁移率是非晶硅有源层的20~30倍,具有迁移率大、开态电流高、开关特性更优、均匀性更好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薄膜晶体管对像素电极的充放电速率,提高像素的响应速度,实现更快的刷新率,可以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较大电流的应用,如高频、高分辨率、大尺寸的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器等。目前,现有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结构包括刻蚀阻挡(EtchStopLayer,ESL)型、背沟道刻蚀(BackChannelEtch,BCE)型和共面(Co-Planar,CP)型。其中,ESL型是在氧化物有源层上制作刻蚀阻挡层,作为有源层的保护层,虽然能够有效保护沟道特性,但增加了一次构图工艺,使得薄膜晶体管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提高。BCE型是形成氧化物有源层之后形成源漏电极,虽然省去了刻蚀阻挡层的构图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栅电极、源电极、漏电极和具有U形沟道部的氧化物有源层;所述U形沟道部包括源侧壁、漏侧壁和位于所述源侧壁与漏侧壁之间的沟道壁;所述源侧壁和漏侧壁为包括导体化段和半导体段的复合结构,所述半导体段和导体化段沿远离所述沟道壁的方向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栅电极、源电极、漏电极和具有U形沟道部的氧化物有源层;所述U形沟道部包括源侧壁、漏侧壁和位于所述源侧壁与漏侧壁之间的沟道壁;所述源侧壁和漏侧壁为包括导体化段和半导体段的复合结构,所述半导体段和导体化段沿远离所述沟道壁的方向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侧壁中导体化段的长度为源侧壁长度的40%~90%,所述漏侧壁中导体化段的长度为漏侧壁长度的40%~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侧壁和漏侧壁中的导体化段是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经导体化处理后形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有源层还包括源导体化部和漏导体化部,所述源导体化部位于所述源电极上且与所述源侧壁的导体化段连接,所述漏导体化部位于所述漏电极上,且与所述漏侧壁的导体化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电极、漏电极和氧化物有源层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与所述源导体化部和漏导体化部的表面平齐;所述源导体化部和漏导体化部是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经导体化处理后形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三绝缘层和像素电极,所述第三绝缘层上开设有暴露出所述漏电极的过孔,所述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漏电极连接。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8.一种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底上依次形成栅电极、源电极、漏电极和具有U形沟道部的氧化物有源层;所述U形沟道部包括源侧壁、漏侧壁和位于所述源侧壁与漏侧壁之间的沟道壁;进行导体化处理,使所述源侧壁和漏侧壁形成包括导体化段和半导体段的复合结构,所述半导体段和导体化段沿远离所述沟道壁的方向排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底上依次形成栅电极、源电极、漏电极和具有U形沟道部的氧化物有源层,包括:在基底上形成栅电极;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