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26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及滑动的万向轮,万向轮相对的底座内设有用于把万向轮伸缩进底座内的伸缩机构,底座内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底座与软泥地面的固定机构,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运输物料的升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物料运输设备在软泥地使用过程中,由于物料的压力作用,使轮子会陷进软泥地里,造成物料运输过程不稳定,易侧翻,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中常常会使用到一种物料运输设备,是将低处的施工材料运送到高处,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有的物料运输设备在软泥地使用过程中,由于物料的压力作用,使轮子会陷进软泥地里,造成物料运输过程不稳定,易侧翻,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物料运输设备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物料运输设备在软泥地使用过程中,由于物料的压力作用,使轮子会陷进软泥地里,造成物料运输过程不稳定,易侧翻,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及滑动的万向轮(21),所述万向轮(21)相对的底座(1)内设有用于把万向轮(21)伸缩进底座(1)内的伸缩机构,所述底座(1)内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底座(1)与软泥地面的固定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运输物料的升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及滑动的万向轮(21),所述万向轮(21)相对的底座(1)内设有用于把万向轮(21)伸缩进底座(1)内的伸缩机构,所述底座(1)内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底座(1)与软泥地面的固定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运输物料的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设有四个万向轮(21),且四个万向轮(21)呈矩形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与万向轮(21)相对的升降腔(18),且万向轮(21)能在升降腔(18)内滑动,所述升降腔(18)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液压缸(17),所述第一液压缸(17)一侧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23)与万向轮(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靠近底面一侧带内螺纹(2)的第一腔体(19),且第一腔体(19)的下端贯穿底座(1)下表面,所述底座(1)内第一腔体(19)的上方设有与第一腔体(19)连通的第二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19)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螺纹杆(4),且第一螺纹杆(4)的上端位于第二腔体(5)的一侧,所述第二腔体(5)的另一侧设有与螺纹杆转动配合的带第一电机(6)的第二螺纹杆(16),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下表面设有连接底座(1)与软泥地的连接杆(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软泥地的建筑施工物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9)靠近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一肖灏天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