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架起升下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091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架起升下放装置,包括井架本体下部、底座以及连接所述井架本体下部和所述底座的底座主承重梁,所述井架本体下部与所述底座主承重梁的连接部位的一侧端面上水平设有一中空的伸缩臂套,所述伸缩臂套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一、第二伸缩臂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一液压支腿,所述第二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液压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第二伸缩臂与伸缩臂套的配合,既能满足对井架的起升和下放,还能够不需要拆卸直接整体运移,而且不必牺牲井架宽度即可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和天然气钻采设备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井架起升下放装置
技术介绍
井架作为陆地钻机的大型结构件,在钻井的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工作载荷,有时还要承受较大的风载,而且井架的高度一般为40米左右,受力复杂,这就要求井架的稳定性要好、强度要高、结构简单、操作空间大,同时,井架的宽度还要满足移运时使用的运载车辆宽度的限制。目前井架的起升、下放装置有两种:一种是A型井架的起升、下放装置,此种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质量重,需要分多个模块进行运移,这样的话,不仅运移慢,还不适用于快速移动,且由于其体积较大,减少了现场操作工人的视野,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钢丝绳在十次起升、下放后就要更换一次,使用成本高;另一种是小型钻井机井架的起升、下放装置,此种装置是使用液压支腿来实现井架的起升、下放,但是由于使用时液压支腿与井架之间需要一个安全距离,因此,该装置中液压支腿是固定安装在井架上的,同时还要满足运载车辆宽度的限制,这样的话,液压支腿与井架之间的安全距离的设置就会造成井架本身的宽度变窄,此种方法就会牺牲井架的部分横向空间,减弱了井架的安全稳定性。随着对钻井技术发展,钻井深度加深,井架的工作负荷加大,上述两种装置的缺点会非常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井架起升下放装置运移慢、安全稳定性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井架起升下放装置,包括井架本体下部、底座以及连接所述井架本体下部和所述底座的底座主承重梁,所述底座主承重梁的正面为正方形桁架,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桁架结构,所述井架本体下部与所述底座主承重梁的连接部位的一侧端面上水平设有一中空的伸缩臂套,且所述伸缩臂套与三角形桁架结构的斜面端同侧,所述伸缩臂套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一、第二伸缩臂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一液压支腿,所述第二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液压支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伸缩臂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伸缩臂套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伸缩臂的中部分别设有挡块或者卡扣。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分别通过销轴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耳板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液压支腿分别通过销轴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耳板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伸缩臂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本装置用于井架起升下放的过程如下:起升时,第一、第二伸缩臂处于伸出状,也就是第一、第二伸缩臂正好伸出一半的位置,这个距离也正好满足液压支腿使用时与井架的安全距离,此时,第一、第二液压支腿向右倾斜设置从而支撑井架起升,起升完成后,井架处于工作状态,第一、第二支撑杆向左倾斜设置,下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或者地面上,对井架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此时,第一、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在位置的底座、底座主承重梁构成三角形,稳定性高;下放时,第一、第二支撑杆解除与底座的连接,同时,第一、第二伸缩臂处于伸出状,即伸出一半的位置,第一、第二液压支腿向右倾斜设置从而支撑井架下放,下放完成后,第一、第二伸缩臂处于缩回状,第一、第二液压支腿也跟着收回,缩回后的井架宽度正好满足运载车辆的宽度要求。本技术,采用第一、第二伸缩臂与伸缩臂套的配合,使得本装置既能满足对井架的起升和下放,还能够不需要拆卸直接整体运移,满足快移快运的需求,而且,不必牺牲井架宽度即可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井架本体下部设计成直立无倾角状,工作时只承受垂直载荷,受力情况稳定,本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质量轻,减小了底座的承受载荷,也保证了操作人员足够的工作视野,便于操作,安全系数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未标示第一、第二液压支腿);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液压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架起升下放装置,包括井架本体下部1、底座以及连接井架本体下部和底座的底座主承重梁2,底座主承重梁的正面为正方形桁架,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桁架结构,井架本体下部与底座主承重梁的连接部位的一侧端面上水平设有一中空的伸缩臂套3,且伸缩臂套与三角形桁架结构的斜面端同侧,伸缩臂套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第二伸缩臂4、5,第一、第二伸缩臂与伸缩臂套处于同一中心线上,能够有效实现第一、第二伸缩臂的缩放,第一、第二伸缩臂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耳板6、7,第一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杆8和第一液压支腿,第二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液压支腿。第一、第二支撑杆结构相同,第一、第二液压支腿结构也相同。第一、第二伸缩臂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这样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更高。第一、第二伸缩臂上分别设有用于与伸缩臂套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这样,可以通过螺纹旋转实现第一、第二伸缩臂的伸出和缩回动作,以满足在使用和运移过程的需求,而且,螺纹连接可以保证第一、第二伸缩臂与伸缩臂套连接的稳定性,以防止在使用的时候随意伸缩。第一、第二伸缩臂的中部分别设有挡块或者卡扣。挡块或者卡扣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限位设计,也就是说,在使用的时候,第一、第二伸缩臂伸出部分与还在伸缩臂套内的部分分别为一半,这样,可以均衡作用力,较之基本完全伸出的设计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第一、第二支撑杆分别通过销轴连接设置在第一、第二耳板上。第一、第二液压支腿分别通过销轴连接设置在第一、第二耳板上。销轴连接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角度调节,以及拆卸更换等,方便且成本低。本装置适用于各种拖挂钻机、车载钻机以及拖挂修井机和车载修井机等。本装置用于井架起升下放的过程如下:起升时,第一、第二伸缩臂处于伸出状,也就是第一、第二伸缩臂正好伸出一半的位置,这个距离也正好满足液压支腿使用时与井架的安全距离,此时,第一、第二液压支腿向右倾斜设置从而支撑井架起升,起升完成后,井架处于工作状态,第一、第二支撑杆向左倾斜设置,下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或者地面上,对井架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此时,第一、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在位置的底座、底座主承重梁构成三角形,稳定性高;下放时,第一、第二支撑杆解除与底座的连接,同时,第一、第二伸缩臂处于伸出状,即伸出一半的位置,第一、第二液压支腿向右倾斜设置从而支撑井架下放,下放完成后,第一、第二伸缩臂处于缩回状,第一、第二液压支腿也跟着收回,缩回后的井架宽度正好满足运载车辆的宽度要求。本技术,采用第一、第二伸缩臂与伸缩臂套的配合,使得本装置既能满足对井架的起升和下放,还能够不需要拆卸直接整体运移,满足快移快运的需求,而且,不必牺牲井架宽度即可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井架本体下部设计成直立无倾角状,工作时只承受垂直载荷,受力情况稳定,本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质量轻,减小了底座的承受载荷,也保证了操作人员足够的工作视野,便于操作,安全系数高。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井架起升下放装置,包括井架本体下部、底座以及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井架起升下放装置,包括井架本体下部、底座以及连接所述井架本体下部和所述底座的底座主承重梁,所述底座主承重梁的正面为正方形桁架,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本体下部与所述底座主承重梁的连接部位的一侧端面上水平设有一中空的伸缩臂套,且所述伸缩臂套与三角形桁架结构的斜面端同侧,所述伸缩臂套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一、第二伸缩臂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一液压支腿,所述第二耳板上设有分别左右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液压支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佘理鸿赵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