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8512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6:53
一种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架体和连接在架体上的吊耳,架体是由八个转接节点和至少八根连接节杆相互组合而成的立体框架,其中转接节点位于架体的八个角部位置、包括三个相互垂直的节点头,连接节杆分别连接在相邻的节点头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架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灵活性和适应性都有所提高,先组装架体,然后将物料放置在运送平台上,并通过束带绑扎固定,吊装至指定建筑位置后向外翻转固定翻板,使其搭设于建筑物上,通过自锁脚轮将物料滑出架体即可运输至合适位置,整个过程简便易行、而且各个环节设计可靠,安全性和实用性都得到保证,进一步保证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可广泛应用于物料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物料运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能否满足工期有的因素有很多,物料运送就是其中一项,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方式主要分为塔吊结合卸料平台、施工电梯与人工倒运相结合这两种形式,但是,各种方式受使用限制往往效率不高,例如塔吊结合卸料平台的方式:卸料平台需提前搭设,同时运送至平台后存在等待倒运过程,整个过程效率较低;而施工电梯则会受到物料尺寸限制,较大的物料或者管道均不能运送,只能采取拆开后分别进行运输、并需要结合人工倒运的方法,而传统吊笼则为固定尺寸和周转较慢。为解决以上运输方式效率低下和受限问题特专利技术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运输装置适应性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架体和连接在架体上的吊耳,所述架体是由八个转接节点和至少八根连接节杆相互组合而成的立体框架,其中转接节点位于架体的八个角部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架体(1)和连接在架体(1)上的吊耳(2),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是由八个转接节点(10)和至少八根连接节杆(11)相互组合而成的立体框架,其中转接节点(10)位于架体(1)的八个角部位置、包括三个相互垂直的节点头,所述连接节杆(11)分别连接在相邻的节点头之间;所述架体(1)的底面上对侧连接节杆之间连接有至少一对导轨(5),所述导轨(5)与运送平台(7)滑动连接;所述架体(1)上位于导轨前侧的侧面铰接有固定翻板(4)、另外三个侧面的对侧连接节杆之间连接有护栏(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架体(1)和连接在架体(1)上的吊耳(2),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是由八个转接节点(10)和至少八根连接节杆(11)相互组合而成的立体框架,其中转接节点(10)位于架体(1)的八个角部位置、包括三个相互垂直的节点头,所述连接节杆(11)分别连接在相邻的节点头之间;
所述架体(1)的底面上对侧连接节杆之间连接有至少一对导轨(5),所述导轨(5)与运送平台(7)滑动连接;
所述架体(1)上位于导轨前侧的侧面铰接有固定翻板(4)、另外三个侧面的对侧连接节杆之间连接有护栏(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节点(10)和连接节杆(11)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板,相邻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8)包括一组均匀间隔排布的立杆(12),所述立杆(12)的端部有螺纹,立杆(12)两端分别穿过连接节杆(11)并通过螺母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平台(7)的下表面均匀间隔连接有两对自锁脚轮(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冰沈文斌李继华陈伟岳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