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024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所述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关于车辆在第一时间内操作的车辆工作参数;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根据所述驾驶员意图从多个预设定的车辆驾驶模式中选择第一车辆驾驶模式;输出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以设置在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子系统的操作状态。由此,一方面消除了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硬件选择开关的依赖而实现了自动切换车辆驾驶模式;另一方面,在切换车辆驾驶模式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车辆实际驾驶所产生的车辆工作参数,使得自动切换的驾驶模式更加贴合于车辆的实际操作状态,从而优化了车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通常配有开关,以允许司机选择首选驾驶模式,例如标准、经济、运动等。在许多情况下,司机选择特定的驾驶模式设置,但他/她的实际驾驶与他所选择的驾驶模式不一定关联,此时驾驶员会觉得车辆并没有对他/她的驾驶需求作出适当的响应。目前,许多车辆配备有驾驶员选择器开关,以允许驾驶员在几个预先确定的驾驶模式(即标准,运动等)之间进行选择。随着可控系统的数量增加,驾驶员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以选择哪些配置模式来优化底盘子系统为实际驾驶行为的设置。这种驾驶员选择开关模式没有实现使用智能底盘系统进行车辆行驶、处理和安全主动的全部好处,因为执行不同的起作用的底盘子系统将取决于驾驶员的选择而不是车辆的实际驾驶状态。有鉴于此,一种符合车辆实际驾驶状态的实际驾驶模式是目前业界的热门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车辆子系统的控制依赖于驾驶员对硬件选择开关的操作来切换驾驶模式,且所选择的驾驶模式还可能与车辆实际驾驶状态不关联而导致驾驶体验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关于车辆在第一时间内操作的车辆工作参数;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根据所述驾驶员意图从多个预设定的车辆驾驶模式中选择第一车辆驾驶模式;输出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以设置在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子系统的操作状态。进一步的,在所述输出所选择的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以设置在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活动子系统的操作状态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作用的第二时间内,检测所述车辆在高动态驾驶行为和低动态驾驶行为之间的驾驶行为转变;根据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和所述驾驶行为转变来从多个预设定的车辆驾驶模式中来重新选择第二车辆驾驶模式;输出所述第二车辆驾驶模式以重新设置在所述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子系统的操作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包括:根据所述车辆工作参数从预设定的多级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中来识别出相应级别的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其中所述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指示车辆能够安全操作的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相关的参数的范围;根据所述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来确定所述驾驶员意图。进一步的,每一所述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分别对应于唯一的参数阈值区间,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工作参数从预设定的多级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中来识别出相应级别的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包括:根据所述车辆工作参数与所述多级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所对应的多个参数阈值区间来确定所述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工作参数包含选自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车辆速度、横摆角速度、横向加速度、纵向加速度、轮胎速度、方向盘转角、主缸压力。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驾驶状况来确定所述驾驶员意图包括:根据所述车辆工作参数和所确定的所述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来计算驾驶员对所述车辆操作的实时车辆动态操作范围和平均车辆动态操作范围;基于所述实时车辆动态操作范围和所述平均车辆动态操作范围来确定所述驾驶员意图。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包括: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识别驾驶员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操作车辆的节气门开启速率和制动增压速率;根据所述节气门开启速率和制动增压速率来确定所述驾驶员意图。进一步的,所述多个预设定的车辆驾驶模式包含选自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运动模式、标准模式、经济模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车辆在一定时间内运行所产生的车辆工作参数的评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然后根据该所确定的驾驶员意图来自动选择符合当前工作驾驶状态需求的实际车辆驾驶模式。由此,一方面消除了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硬件选择开关的依赖而实现了自动切换车辆驾驶模式;另一方面,在切换车辆驾驶模式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车辆实际驾驶所产生的车辆工作参数,使得自动切换的驾驶模式更加贴合于车辆的实际操作状态,从而优化了车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对车辆子系统的控制依赖于驾驶员对硬件选择开关的操作来切换驾驶模式,且所选择的驾驶模式还可能与车辆实际驾驶状态不关联而导致驾驶体验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括: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的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设置在车辆底盘中的子系统,所述子系统包含选自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悬架子系统、转向子系统、制动子系统、全轮驱动子系统、动力总成子系统。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使得目前对车辆子系统的控制依赖于驾驶员对硬件选择开关的操作来切换驾驶模式,且所选择的驾驶模式还可能与车辆实际驾驶状态不关联而导致驾驶体验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上述的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与上述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原理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分级驾驶表面的表面MU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确定驾驶员意图的原理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于驾驶表面的表面MU来确定实时车辆动态和平均车辆动态操作范围的流程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于平均动态操作范围和实时动态操作范围来确定驾驶员意图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驾驶模式从初始驾驶模式转变为最终驾驶模式的原理示意图;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确定车辆驾驶模式分类的原理流程示意图;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驾驶员意图索引和驾驶模式等级来确定初始车辆驾驶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图4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检测从高动态驾驶行为到低动态驾驶行为的转变的流程示意图;图4D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检测从低动态驾驶行为到高动态驾驶行为的转变;图4E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确定车辆最终驾驶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态转变及设置子系统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辆工作参数采集器20控制器30车辆子系统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表面MU(MediumUtilization),其所指代的是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关于表面MU更具体的解释可以是:基于表面MU可以确定一定驾驶表面在正常状态下关于车辆工作参数的范围,换而言之,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指示车辆能够安全操作的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相关的参数的范围。举例而言,该表面MU可以是指代关于纵向加速度ax和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关于车辆在第一时间内操作的车辆工作参数;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根据所述驾驶员意图从多个预设定的车辆驾驶模式中选择第一车辆驾驶模式;输出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以设置在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子系统的操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关于车辆在第一时间内操作的车辆工作参数;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根据所述驾驶员意图从多个预设定的车辆驾驶模式中选择第一车辆驾驶模式;输出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以设置在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子系统的操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所选择的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以设置在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活动子系统的操作状态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作用的第二时间内,检测所述车辆在高动态驾驶行为和低动态驾驶行为之间的驾驶行为转变;根据所述第一车辆驾驶模式和所述驾驶行为转变来从多个预设定的车辆驾驶模式中来重新选择第二车辆驾驶模式;输出所述第二车辆驾驶模式以重新设置在所述车辆底盘中的至少一个子系统的操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来确定驾驶员意图包括:根据所述车辆工作参数从预设定的多级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中来识别出相应级别的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其中所述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指示车辆能够安全操作的与所述车辆工作参数相关的参数的范围;根据所述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来确定所述驾驶员意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子系统控制方法,每一所述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分别对应于唯一的参数阈值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工作参数从预设定的多级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中来识别出相应级别的第一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包括:根据所述车辆工作参数与所述多级驾驶表面介质利用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瑟夫·艾哈迈德·古奈姆陈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