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减震器支座、车厢及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21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至少两个减震器支座连接在车厢底板下,且车厢底板下方的左侧和右侧均有减震器支座,其中,减震器支座包括减震器支座主体和间隙调节装置;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与车厢底板固定连接,通过间隙调节装置实现与车架的间隙调节,有效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厢所产生的横向位移,起到横向限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厢减震器支座、车厢及自卸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厢减震器支座,属于自卸车领域。
技术介绍
减震器支座作为减震器的安装支架,承受着车厢下落以及载货行驶颠簸过程中的冲击力,是重要承载部件,要求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结构设计的优劣,对于整车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传统自卸车车厢减震器支座存在结构复杂、工艺性差、结构强度不足、可靠性差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与传统车厢减震器支座不同的设计理念,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结构强度大、可靠性好、拆装便捷、兼顾限位功能且可自由调节的减震器支座,在多次实例应用中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至少两个减震器支座连接在车厢底板下,且车厢底板下方的左侧和右侧均有减震器支座,其中,减震器支座包括减震器支座主体和间隙调节装置;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与车厢底板固定连接,通过间隙调节装置实现与车架的间隙调节,有效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厢所产生的横向位移,起到横向限位功能。进一步,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包括减震垫安装板、前立板、后立板、侧板、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减震器支座连接在车厢底板下,且车厢底板下方的左侧和右侧均有减震器支座,其中,减震器支座包括减震器支座主体和间隙调节装置;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与车厢底板固定连接,通过间隙调节装置实现与车架的间隙调节,有效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厢所产生的横向位移,起到横向限位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减震器支座连接在车厢底板下,且车厢底板下方的左侧和右侧均有减震器支座,其中,减震器支座包括减震器支座主体和间隙调节装置;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与车厢底板固定连接,通过间隙调节装置实现与车架的间隙调节,有效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厢所产生的横向位移,起到横向限位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座主体包括减震垫安装板、前立板、后立板、侧板、背板和底板;所述减震垫安装板的顶面焊接在位于车厢底板下的支撑架上;所述前立板、后立板、侧板、背板和底板组成一个箱型结构后焊接在在减震垫安装板底面上,且背板朝向车架,侧板与背板相平行;所述侧板与底板之间不接触,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用以装配所述间隙调节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后立板、侧板从减震垫安装板底面穿出后向上延伸预设距离;其中,延伸出的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侧面分别与支撑架相焊接;延伸出的前立板、后立板和侧板的顶面分别与车厢底板相焊接;通过结构限位和周圈焊接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减震器支座的稳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减震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装置包括一块90度折弯的调节板、调整组件和紧固组件;其中,所述调节板的折弯面Ⅰ位于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明乔奎普张杰山汤治明秦红义冯汉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