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91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涉及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架板,固接于棒材送料机上;转动轴,水平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架板上;下料转盘,其数量为若干,且分布于转动轴轴向上;所述下料转盘的沿周向均匀开设有置料槽;导料斜板,临近传动轴设置;所述导料斜板与所述下料转盘相错开;且所述导料斜板的上端面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高端水平方向的投影射入一侧的置料槽内;以及驱动组件,其连接转动轴,用于驱动转动轴向导向斜面一侧转动,并且每次转动的角度与下料转盘上相邻的置料槽之间的夹角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应多种棒材尺寸,更换棒材尺寸后无需工人操作的优点。

Feeding mechanism of bar fee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tting mechanism of a bar feed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ar processing.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the frame plate is fixed on the bar feeder; the rotating shaft is horizontally pierced and rotated to connect to the frame plate; the number of discharging turntables is several and distributed on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discharging turntable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groove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the guide slant plate is arranged near the transmission shaft; the guide slant plate is staggered from the discharging turntable; and the guide material is separated from the discharging turntable.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inclined plate is a steering inclined plane,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e high end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steering inclined plane is projected into the filling trough on one side;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which is used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axial steering inclined plane, and the angle between each rotation angle and the adjacent filling trough on the blanking turntable is equ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apts to various rod sizes and replaces rod rulers. The advantage of not having to be operated by workers after an i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棒材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887486Y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勾持调整装置,包含有一传动组件、一第一杆、一第二杆,以及一调整组件;传动组件具有一推抵件,推抵件具有一斜面;第一杆具有一抵接于该斜面的带动件、一连接于带动件的压抵件,以及至少一勾持件;第二杆具有一连接该第一杆的连接件与一连动件,使第二杆可带动第一杆;调整组件设于连动件,由调整调整组件,使第二杆产生转动,第一杆将受第二杆的转动产生横向位移,使推抵件的斜面推抵带动件不同的位置,用以调整勾持件的上升高度。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其通过调节勾持件转动滑道内至待下料的第一根棒材和第二根棒材之间,实现棒材之间的一一下料,但是其在棒材尺寸更换后,待下料的第一根棒材和第二根棒材之间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工人重新调节勾持件位置,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其具有适应多种棒材尺寸,更换棒材尺寸后无需工人操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包括:架板,固定连接于棒材送料机机架上端;转动轴,水平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架板上;下料转盘,其数量为若干,且分布于转动轴轴向上;所述下料转盘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供棒材放置的置料槽;导料斜板,其数量为若干,临近传动轴设置;所述导料斜板在转动轴轴线方向上与所述下料转盘相错开;且所述导料斜板的上端面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高端水平方向的投影射入下料转盘靠近棒材送料机输送轨道一侧的置料槽内,下料转盘在上述置料槽的位置构成下料位,所述导向斜面的低端设置于棒材送料机输送轨道的上方;以及驱动组件,其连接转动轴,用于驱动转动轴向导向斜面一侧转动,并且每次转动的角度与下料转盘上相邻的置料槽之间的夹角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先把棒材放置在下料转盘处在上侧的置料槽内.而后随着驱动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最接近下料位的置料槽进入下料位,棒材与导料斜板的导向斜面的高端抵触,沿导向斜面移出置料槽,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导向斜面移动至导向斜面的下侧进入棒材送料机输送轨道的输送轨道内。此过程中,只要置料槽的内径大于棒材的外径,则置料槽就能够放置棒材无需调节;同时下料转盘的置料槽周向分布后,在具有较多的放置棒材的位置外,使得各个置料槽之间互不干涉,因此也不易出现棒材之间干涉导致卡死的情况。综上,本方案具有放置棒材数量多,且具有适应多种棒材尺寸,更换棒材尺寸后无需工人操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转盘上相邻的置料槽之间的夹角在5至8°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转盘上相邻的置料槽之间的夹角在5至8°之间,则下料转盘的置料槽数量为45至72之间,而大概能够放置棒材的数量在20根以上,具有较大的存储量,也能够置料槽的面积够大,能够对尺寸较大的棒材提供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料槽包括设置于径向内侧的弧形部以及连通弧形部且设置于径向外侧的延伸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棒材放置在置料槽内后,与弧形部贴合紧密;同时延伸部增大了置料槽的深度,使得下料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棒材不易从置料槽内甩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顺转动轴转动方向的一侧侧壁与弧形部相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置料槽转动至下料位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棒材会先沿着延伸部顺转动轴转动方向的一侧侧壁滚动,而由于弧形部相切保证了棒材到下料位移出置料槽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逆转动轴转动方向的一侧侧壁凸出设置有凸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料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棒材因为惯性容易产生相反于下料转盘转动方向的移动,而通过在延伸部逆转动轴转动方向的一侧侧壁凸出设置有凸沿,凸沿能够起到阻挡的作用现在棒材向外移出的趋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位位于所述下料转盘水平直径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料位位于下料转盘水平直径的上方,因此棒材无法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出置料槽内,必须在导料斜板的带动下才能够移出置料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两侧侧壁的径向中部开设有省料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径向中部设置的转盘,能够在最小程度影响转盘强度的同时节省转盘的耗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板的数量与所述下料转盘数量相等,且所述下料转盘的一侧侧壁贴合于所述架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料转动的一侧贴合在架板上,使得下料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水平方向的晃动,提高了下料转盘转动的平稳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斜板一体连接于所述架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斜板一体连接在架板,所以在制造架板的同时制造导料斜板节省了整体的制造费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送料机机架上的外支架,固定连接于外支架上的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主动链轮、设置于转动轴轴向中部的传动链轮以及连接主动链轮和传动链轮的传动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保证自身每次转动的角度,而后通过传动链条的传动带动下,使得转动轴每次转动合适的角度,实现棒材的依次下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下料转盘和沿下料转盘周向均匀开设的置料槽,能够适应多种棒材尺寸,操作工人方便;(2)通过在置料槽设置延伸部,使得下料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棒材不易从置料槽内甩出;(3)通过将下料转盘贴合架板设置,使得下料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水平方向的晃动,提高了下料转盘转动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安装棒材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架板;2、转动轴;3、下料转盘;4、导料斜板;5、驱动组件;6、固定轴套;7、省料槽;8、置料槽;9、导向斜面;10、套体;11、连接盘;12、弧形部;13、延伸部;14、凸沿;15、外支架;16、伺服电机;17、主动链轮;18、传动链轮;19、传动链条;100、机架;101、输送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如图1所示,固定设置于棒材送料机的机架100上,用于将棒材依次的输送到棒材送料机上。如图1所示,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包括架板1、转动轴2、下料转盘3、导料斜板4以及驱动组件5。架板1的数量为多块,其用于竖直固定连接于沿棒材送料机机架100上,并沿棒材送料机的输送方向均匀分布。转动轴2依次水平穿设于架板1的上侧,和架板1之间为转动连接。下料转盘3的数量也为多块,下料转盘3套接固定于转动轴2上,并沿转动轴2的轴向均匀分布;下料转盘3在转动轴2的带动下同步转动。结合图2,下料转盘3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均匀开设有置料槽8,棒材能够放置下料转盘3上开口朝上的置料槽8内,在下料转盘3的带动下移动。导料斜板4一体连接于架板1上,导料斜板4的上端面为导向斜面9,导向斜面9的高端水平方向的投影射入下料转盘3靠近棒材送料机上输送轨道101一侧的置料槽8内,下料转盘3在上述置料槽8的位置构成下料位。驱动组件5连接转动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板(1),固定连接于棒材送料机机架(100)上端;转动轴(2),水平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架板(1)上;下料转盘(3),其数量为若干,且分布于转动轴(2)轴向上;所述下料转盘(3)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供棒材放置的置料槽(8);导料斜板(4),其数量为若干,临近传动轴设置;所述导料斜板(4)在转动轴(2)轴线方向上与所述下料转盘(3)相错开;且所述导料斜板(4)的上端面为导向斜面(9),所述导向斜面(9)的高端水平方向的投影射入下料转盘(3)靠近棒材送料机输送轨道(101)一侧的置料槽(8)内,下料转盘(3)在上述置料槽(8)的位置构成下料位,所述导向斜面(9)的低端设置于棒材送料机输送轨道(101)的上方;以及驱动组件(5),其连接转动轴(2),用于驱动转动轴(2)向导向斜面(9)一侧转动,并且每次转动的角度与下料转盘(3)上相邻的置料槽(8)之间的夹角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板(1),固定连接于棒材送料机机架(100)上端;转动轴(2),水平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架板(1)上;下料转盘(3),其数量为若干,且分布于转动轴(2)轴向上;所述下料转盘(3)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供棒材放置的置料槽(8);导料斜板(4),其数量为若干,临近传动轴设置;所述导料斜板(4)在转动轴(2)轴线方向上与所述下料转盘(3)相错开;且所述导料斜板(4)的上端面为导向斜面(9),所述导向斜面(9)的高端水平方向的投影射入下料转盘(3)靠近棒材送料机输送轨道(101)一侧的置料槽(8)内,下料转盘(3)在上述置料槽(8)的位置构成下料位,所述导向斜面(9)的低端设置于棒材送料机输送轨道(101)的上方;以及驱动组件(5),其连接转动轴(2),用于驱动转动轴(2)向导向斜面(9)一侧转动,并且每次转动的角度与下料转盘(3)上相邻的置料槽(8)之间的夹角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转盘(3)上相邻的置料槽(8)之间的夹角在5至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送料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槽(8)包括设置于径向内侧的弧形部(12)以及连通弧形部(12)且设置于径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武毅林铭凌锦
申请(专利权)人:科德普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