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轴承拉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73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3:38
一种线性轴承拉拔器,包括线性轴承固定部分和拉拔部分,线性轴承固定部分由螺杆、张紧螺钉、固定螺母、垫片、受力拉块和限位螺柱组成,拉拔部分由拉拔螺母和套筒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斜面机构实现调距,使得安装、固定过程变得十分便利,同时具有自动对中的特点,有效避免了拉拔力的方向与线性轴承几何轴线的不重合,降低了轴承等零部件受力变形的风险。

Linear Bearing Drawer

A linear bearing drawing device consists of a fixed part and a drawing part of a linear bearing. The fixed part of a linear bearing consists of a screw, a tensioning screw, a fixed nut, a gasket, a force pulling block and a limit screw. The drawing part consists of a drawing nut and a slee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distance adjustment is realized by the inclined mechanism, which makes the installation and fixing process very convenien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atic alignment, effectively avoids the non-coincidence of the direction of drawing force with the geometric axis of linear bearings,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bearings and othe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轴承拉拔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变速器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线性轴承拉拔器。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器中会使用到多种类型的轴承,例如安装在轴串两端的轴承一般采用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这两类轴承的拆卸工具已经实现系列化及标准化。变速器中用于换挡导向的线性轴承一般安装在与其过盈配合的盲孔中,受其结构及尺寸限制,无法使用常规的轴承拆卸工具进行拆卸。公开号为CN2053944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线性轴承取出器”,其通过使用头部削扁的特制拔头与线性轴承进行固定,利用螺旋运动将线性轴承取出,但是在安装及固定过程中存在着安装不便、拉拔力方向与轴承几何轴线不重合引起轴承及轴承孔承受附加力矩,导致轴承等零部件受力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安装不便、拉拔力方向与轴承几何轴线不重合可能导致轴承等零部件受力形变的问题,实现变速器中的线性轴承可拆卸,使得轴承及与轴承配合的零部件再次使用,提供了一种采用可调距机构的线性轴承拉拔器,通过斜面机构实现调距进而与线性轴承固定,具有安装便利、自动对中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轴承拉拔器,包括线性轴承固定部分和拉拔部分,所述的线性轴承固定部分由螺杆、张紧螺钉、固定螺母、垫片、受力拉块和限位螺柱组成,螺杆上开有轴向内部通孔,螺杆外圆及内部通孔均有螺纹,螺杆靠近底部位置处开有对称开口,受力拉块安装在螺杆上的对称开口内,限位螺柱从螺杆底部端面处安装,其长度和位置与受力拉块安装位置匹配,限位螺柱能够防止受力拉块从螺杆上脱落,固定螺母安装在螺杆外螺纹上,垫片套在螺杆上,张紧螺钉通过螺纹安装在螺杆内部通孔中,张紧螺钉的头部为圆锥面;所述的拉拔部分由拉拔螺母和套筒组成,套筒上部中心位置开有内孔,套筒内孔套过螺杆,拉拔螺母利用螺纹安装在螺杆上部,与套筒上表面贴合,拉拔部分与线性轴承固定部分一起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杆上的内部通孔与螺杆同轴。进一步的,所述的受力拉块为长方体,两个受力拉块的相对面为对称的斜面,其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张紧螺钉头部圆锥面圆锥角的一半,受力拉块下表面开有槽,槽的长度与受力拉块的斜面行程相匹配,工作时将张紧螺钉旋入螺杆,其与受力拉块接触时能够紧密贴合,继续旋入张紧螺钉头部圆锥面与受力拉块斜面机构贴合,将两个受力拉块同步推出直至与线性轴承内孔壁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斜面机构实现调距,使得安装、固定过程变得十分便利,同时具有自动对中的特点,有效避免了拉拔力的方向与线性轴承几何轴线的不重合,降低了轴承等零部件受力变形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首先结合附图1至图2对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线性轴承拉拔器进行介绍。线性轴承拉拔器,其特征为:它包括线性轴承固定部分和拉拔部分,所述的线性轴承固定部分由螺杆1、张紧螺钉2、固定螺母5、垫片6、受力拉块7和限位螺柱8组成,螺杆1上开有内部通孔,螺杆1外圆及内部通孔均有螺纹,螺杆1靠近底部位置处开有对称开口,受力拉块7安装在螺杆1上的对称开口内,限位螺柱8从螺杆1底部端面处安装,其长度及位置与受力拉块7安装位置匹配,限位螺柱8能够防止受力拉块7从螺杆1上脱落,固定螺母5安装在螺杆1外螺纹上,垫片6套在螺杆1上,张紧螺钉2通过螺纹安装在螺杆1内孔中,张紧螺钉2的头部为圆锥面;所述的拉拔部分由拉拔螺母3和套筒4组成,套筒4上部中心位置开有内孔,套筒4通过内孔套在螺杆1上,拉拔螺母3安装在螺杆1上部,与套筒4上表面贴合,整个拉拔部分与线性轴承固定部分一起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杆1上的内部通孔与螺杆1同轴。进一步的,所述的受力拉块7为长方体,两个受力拉块7的相对面为对称的斜面,其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张紧螺钉2头部圆锥面圆锥角的一半,受力拉块7下表面开有槽,槽的长度与受力拉块7的斜面行程相匹配,工作时将张紧螺钉2旋入螺杆1,其与受力拉块7接触时能够紧密贴合,继续旋入张紧螺钉2头部圆锥面与受力拉块7的斜面机构贴合,将两个受力拉块7同步推出直至与线性轴承9内孔壁接触。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详细描述其工作过程:线性轴承9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壳体10上,上述的线性轴承拉拔器在使用时,首先安装线性轴承固定部分,初始状态时,垫片6同轴放置在线性轴承9上面,受力拉块7在螺杆1开口的内部,螺杆1竖直放入线性轴承9内孔直至开口部分全部进入线性轴承9内孔,向下旋转张紧螺钉2使其头部锥面与受力拉块7接触并将受力拉块7推出,受力拉块7在接触到线性轴承9外圈内壁后上提螺杆1,直至受力拉块7接触到线性轴承9外圈上部翻边,向下旋转固定螺母5,此时线性轴承固定部分与线性轴承9固定在一起;拉拔部分在线性轴承固定部分安装完成后进行安装,固定套筒4,使用工具向下旋转拉拔螺母3,拉拔螺母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轴承固定部分的向上移动,进而将线性轴承9从壳体10中拔出,其中应保证拉拔螺母3在旋转拉拔过程中与套筒4保持平面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线性轴承拉拔器,其特征为:它包括线性轴承固定部分和拉拔部分,所述的线性轴承固定部分由螺杆(1)、张紧螺钉(2)、固定螺母(5)、垫片(6)、受力拉块(7)和限位螺柱(8)组成,螺杆(1)上开有轴向内部通孔,螺杆(1)外圆及内部通孔均有螺纹,螺杆(1)靠近底部位置处开有对称开口,受力拉块(7)安装在螺杆(1)上的对称开口内,限位螺柱(8)从螺杆(1)底部端面处安装,其长度及位置与受力拉块(7)安装位置匹配,固定螺母(5)安装在螺杆(1)外螺纹上,垫片(6)套在螺杆(1)上,张紧螺钉(2)通过螺纹安装在螺杆(1)内部通孔中,张紧螺钉(2)的头部为圆锥面,所述的拉拔部分由拉拔螺母(3)和套筒(4)组成,套筒(4)上部中心位置开有内孔,套筒(4)通过内孔套在螺杆(1)上,拉拔螺母(3)安装在螺杆(1)上部,与套筒(4)上表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性轴承拉拔器,其特征为:它包括线性轴承固定部分和拉拔部分,所述的线性轴承固定部分由螺杆(1)、张紧螺钉(2)、固定螺母(5)、垫片(6)、受力拉块(7)和限位螺柱(8)组成,螺杆(1)上开有轴向内部通孔,螺杆(1)外圆及内部通孔均有螺纹,螺杆(1)靠近底部位置处开有对称开口,受力拉块(7)安装在螺杆(1)上的对称开口内,限位螺柱(8)从螺杆(1)底部端面处安装,其长度及位置与受力拉块(7)安装位置匹配,固定螺母(5)安装在螺杆(1)外螺纹上,垫片(6)套在螺杆(1)上,张紧螺钉(2)通过螺纹安装在螺杆(1)内部通孔中,张紧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庄周宇博郭帅甘海亮陈仁杰李遵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