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正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76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增大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抑制齿部中的异音的产生并抑制相位变动的阀正时控制装置。对驱动侧旋转体A与从动侧旋转体B的相对旋转相位进行设定的相位调节机构形成为具备:与旋转轴心X同轴心的齿圈21、与偏心轴心Y同轴心的内齿轮22、和驱动轴24。在驱动轴24的外周具备作用使内齿轮22的外齿轮22A啮合于齿圈21的内齿部21A的作用力的施力部件25,在驱动轴24具备限制内齿轮22抵抗施力部件25的作用力而离开齿圈21的变位的限制部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正时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其通过电动致动器的驱动力对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进行设定。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结构的阀正时控制装置,在专利文献1展示了一种差动型的减速机构的技术:将齿圈(在文献中为内齿齿轮)配置在与旋转轴心相同的轴心上,将内齿轮(在文献中为行星齿轮)配置在与相对旋转轴心呈平行姿势的偏心轴心相同的轴心上,并将驱动轴(在文献中为行星齿轮架)内嵌于内齿轮以使内齿轮的外齿部啮合于齿圈的内齿部的一部分。在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记载了具备施力部件(在文献中为弹簧部件)的结构,其中,在驱动轴的外周中从内齿轮的外齿部啮合于齿圈的内齿部的位置(在文献中为偏心方向)偏离的位置上,该施力部件作用使内齿轮的外齿部啮合于齿圈的内齿部的作用力。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驱动轴的外周形成有形成为凹状的部分,通过将“簧片(springplate)”嵌入该凹部(在文献中为收容部)从而使作用力发生作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0388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中展示了由齿轮中心孔的内周面与弹力作用线的交点处、齿轮中心孔的内周面与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阀正时控制装置具有:驱动侧旋转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配置,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从动侧旋转体,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以所述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配置,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相对旋转自如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以及相位调节机构,所述相位调节机构通过电动致动器的驱动力对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进行设定,所述相位调节机构形成为具备齿圈、内齿轮、和驱动轴,所述齿圈为内齿型且配置于与所述旋转轴心相同的轴心上,所述内齿轮配置于与偏心轴心相同的轴心上且使外齿部啮合于所述齿圈的内齿部的一部分,所述偏心轴心与所述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3 JP 2017-1234301.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阀正时控制装置具有:驱动侧旋转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配置,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从动侧旋转体,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以所述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配置,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相对旋转自如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以及相位调节机构,所述相位调节机构通过电动致动器的驱动力对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进行设定,所述相位调节机构形成为具备齿圈、内齿轮、和驱动轴,所述齿圈为内齿型且配置于与所述旋转轴心相同的轴心上,所述内齿轮配置于与偏心轴心相同的轴心上且使外齿部啮合于所述齿圈的内齿部的一部分,所述偏心轴心与所述旋转轴心呈平行姿势,所述驱动轴嵌入所述内齿轮并与所述旋转轴心为同轴心,并且,所述相位调节机构形成为差动型的减速机构,其中,通过所述电动致动器的驱动力使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地永治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