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盘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36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料盘输送机,包括机架及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送料装置、升降装置、定位装置、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收盘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料机构,顶料机构分别位于转移装置的两侧,顶料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盘气缸、第一顶升气缸、第二顶升气缸和顶板;顶板位于转移装置的上方;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分盘气缸一侧的水平气缸及连接水平气缸的抵扣件,抵扣件延伸至转移装置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料盘输送机实现自动化输送料盘和更换料盘,通过分盘气缸、第一顶升气缸、第二顶升气缸和水平气缸的相互配合工作,自动将层叠料盘一个个分开或将多个料盘层叠在一起,可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Tray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terial tray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feeding device, a lifting device, a positioning device, a transfer device and a closing device which are successively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closing device comprises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feeding mechanisms,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ccessively connected disc cylinder, a first lifting cylinder and a second lifting device. Cylinder and top plate; top plate is above the transfer device; material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horizontal cylinder on one side of the disc cylinder and buckles connecting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which extend to the top of the transfer device. The material tray conveyor of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conveying of the material tray and the changing material tray, and automatically separates the laminated material trays one by one or stacks multiple material trays together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dividing cylinder, the first lifting cylinder, the second lifting cylinder and the horizontal cylind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and is beneficial to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盘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料盘输送机。
技术介绍
料盘是一种用于盛放加工零部件的器皿,由于料盘的质轻、能够叠加放置,已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例如在手机玻璃盖板、触摸屏、LED显示器玻璃及各种功能性玻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会利用到料盘承载零件。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电子产品工业所采用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对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更高。目前,对于在电子产品生产环节中的使用料盘取放料时,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输送料盘和更换料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的人员数量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且自动化程度低,造成生产进度慢,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人工输送料盘和更换料盘,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输送料盘和更换料盘的料盘输送机。一种料盘输送机,包括机架及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送料装置、升降装置、定位装置、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所述收盘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转移装置的两侧,所述顶料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盘气缸、第一顶升气缸、第二顶升气缸和顶板;所述分盘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分盘气缸用于带动所述顶板水平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转移装置;第一顶升气缸和第二顶升气缸用于带动所述顶板作升降运动;所述顶板位于所述转移装置的上方;所述顶料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分盘气缸一侧的所述水平气缸及连接所述水平气缸的抵扣件,所述水平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抵扣件水平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转移装置,所述抵扣件延伸至所述转移装置的上方。上述的料盘输送机通过送料装置、定位装置、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互相配合工作,实现自动化输送料盘和更换料盘,可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减少人工数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盘气缸、第一顶升气缸、第二顶升气缸和水平气缸的相互配合工作,自动将层叠料盘一个个分开或将多个料盘层叠在一起,进一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置物板及用于带动所述置物板作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两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气缸及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定位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一侧的第二夹持件,且两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两所述第一夹持件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气缸及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夹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板为V形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抓取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装置和移动机构对应,所述移动机构远离所述抓取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收盘装置对应;所述顶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机构的两侧,所述抵扣件延伸至所述移动机构的上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具有等待区,所述等待区位于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收盘装置之间;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轨、两端分别滑设在所述导轨上的移动板、连接所述移动板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移动板上的抓料组件;所述导轨自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延伸至所述等待区,且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等待区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对应;所述抓料组件位于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三气缸、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抓取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抓取板上的吸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抵扣件相对两所述顶板对角设置,所述顶板的一端设有槽孔,所述抵扣件穿设所述槽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均位于所述送料装置的正上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料盘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料盘输送机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料盘输送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料盘输送机的转移装置的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料盘输送机的收盘装置的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含义为:料盘100;机架10,工作区11,等待区12,置盘区13,支撑台14;送料装置20;升降装置30,置物板31,第一驱动机构32;定位装置40,第一夹持件41,第二夹持件42,第一气缸43,定位板44,第二气缸45,夹板46;抓取机构50,导轨51,移动板52,第二驱动机构53,抓料组件54,第三气缸55,抓取板56,吸盘57;移动机构60;收盘装置70,顶料机构71,分盘气缸72,第一顶升气缸73,第二顶升气缸74,顶板75,水平气缸76,抵扣件77,槽孔7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料盘输送机,用于对料盘100进行输送,包括机架10及依次安装在机架10上的送料装置20、升降装置30、定位装置40、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70;定位装置40、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70均位于送料装置20的正上方,转移装置50的运动路径与送料装置20的运动路径平行。机架10上具有依次设置的工作区11、等待区12及置盘区13,料盘100在工作区11进行取放料工作,定位装置40位于工作区11;等待区12位于工作区11和置盘区13之间,等待区12用于暂时放置料盘100;收盘装置70位于置盘区13,从而可知,等待区12位于定位装置40和收盘装置70之间,置盘区13用于放置待取放料或者取放料完毕后的料盘100,置盘区13上设置有支撑台14,支撑台14用于支撑料盘100。送料装置20位于工作区11,等待区12及置盘区13的下方,送料装置用于将料盘100输送至升降装置30上或者将升降装置30上的料盘输送出来。请再次参考图2,升降装置30位于送料装置20的一端,且升降装置30与定位装置40对应设置,即升降装置30位于工作区11的下方,升降装置30用于将料盘100从送料装置20输送至工作区11,或者料盘从工作区11输送至送料装置20上。具体地,升降装置30包括置物板31及用于带动置物板31作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2为电动丝杆,电动丝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请再次参考图3,定位装置40用于定位夹持料盘100;具体地,定位装置40包括两相对设置在机架10上的第一夹持件41和位于第一夹持件41一侧的第二夹持件42;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送料装置、升降装置、定位装置、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所述收盘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转移装置的两侧,所述顶料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盘气缸、第一顶升气缸、第二顶升气缸和顶板;所述分盘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分盘气缸用于带动所述顶板水平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转移装置;第一顶升气缸和第二顶升气缸用于带动所述顶板作升降运动;所述顶板位于所述转移装置的上方;所述顶料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分盘气缸一侧的所述水平气缸及连接所述水平气缸的抵扣件,所述水平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抵扣件水平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转移装置,所述抵扣件延伸至所述转移装置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送料装置、升降装置、定位装置、转移装置和收盘装置;所述收盘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转移装置的两侧,所述顶料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盘气缸、第一顶升气缸、第二顶升气缸和顶板;所述分盘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分盘气缸用于带动所述顶板水平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转移装置;第一顶升气缸和第二顶升气缸用于带动所述顶板作升降运动;所述顶板位于所述转移装置的上方;所述顶料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分盘气缸一侧的所述水平气缸及连接所述水平气缸的抵扣件,所述水平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抵扣件水平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转移装置,所述抵扣件延伸至所述转移装置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置物板及用于带动所述置物板作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两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气缸及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定位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一侧的第二夹持件,且两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两所述第一夹持件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气缸及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夹板。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平吴丰礼杨双保吴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