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12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结构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上还包括副车架上片、副车架下片、横梁和纵梁,所述副车架上片和副车架下片为焊接连接,所述车架本体是由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构建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车架本体的上部的横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车架本体的外侧设有两个连接件,所述两个连接件与两个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本体的框架内侧设有若干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车架本体固定连接,该一种车辆前副车架,设置空腔进行隔音,通过在空腔内设置加强板和缓冲层能起到增加车架强度和缓冲力度的作用,提高了前副车架的减震能力,设有防撞块增加了前副车架的防撞能力,提高了车辆的安全保障。

A Vehicle Front Sub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sub-frame of a vehicle,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a frame body, which also includes an upper part of the sub-frame, a lower part of the sub-frame, a cross beam and a longitudinal beam.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b-fram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b-frame are welded joints. The frame body is a frame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crossbeams and two longitudinal beams,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cross beam of the frame body is also included. Fixed connection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blocks, the outer side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connecting parts, the two connecting parts are fixed connection with two longitudinal beams,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ame body is fixed connection with several fixing parts, the fixing parts are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frame body, the front sub-frame of the vehicle is provided with cavity for sound insulation, and can be increased by setting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buffer layer in the cavity. Adding frame strength and cushioning force improves the shock absorption ability of the front sub-frame. The anti-collision block increases the anti-collision ability of the front sub-frame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guarantee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前副车架
本技术涉及车辆前副车架
,具体为一种车辆前副车架。
技术介绍
汽车的底盘性能无外乎舒适性、操控性两大主题,而这两大功能又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传统悬挂系统通常只能偏向一方调校,也就是说注重操控性的悬挂系统势必会损失一些舒适性能,而注重舒适性的悬挂势必也会影响一些操控性能,所以一些对舒适性和操控性影响较大的装备和设计也应运而生,副车架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通过副车架可以减弱路面震动给车身带来的冲击,提高悬挂系统的连接刚度,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使底盘的行驶表现更扎实紧凑,在前副车架上还装配有前三角摆臂、前横向稳定杆、方向机以及发动机的后悬置支架等部分。现有的车辆前副车架,存在强度和刚度较小,或者强度增大但是减震性能又会随之降低的问题,车辆的防撞性能较低,在减震和隔离噪音方面还不够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辆前副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副车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结构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上还包括副车架上片、副车架下片、横梁和纵梁,所述副车架上片和副车架下片为焊接连接,所述车架本体是由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构建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车架本体的上部的横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车架本体的外侧设有两个连接件,所述两个连接件与两个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本体的框架内侧设有若干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车架本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副车架上片的内部向上凸起,所述副车架下片的内部向下凸起,所述副车架上片和副车架下片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与两个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上下两个空腔的内部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橡胶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架本体的上部的横梁两侧设有两个防撞块,所述防撞块的内部设有吸收冲击力的物质,所述防撞块与横梁之间设有缓冲垫,所述防撞块通过缓冲垫与横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架本体的上部的横梁的上侧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前悬挂件,所述两个连接件的上侧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旁边设有后悬挂件,所述两个后悬挂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前悬挂件和后悬挂件的另一端均与车身刚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一种车辆前副车架,通过设有的空腔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另外在空腔内设置加强板能起到加强车架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在加强板的外部包裹一层缓冲层能减轻地面凸起物对车架本体的碰撞损伤,提高了前副车架的减震功能。2.在车架本体的前部即车头位置设有的防撞块增加了前副车架的防撞能力,提高了车辆的安全保障,结构简单,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前副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前副车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前副车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本体,2-副车架上片,3-副车架下片,4-防撞块,5-支撑块,6-连接件,7-前悬挂件,8-后悬挂件,9-连接孔,10-横梁,11-纵梁,12-空腔,13-缓冲层,14-加强板,15-固定件,16-加强件,17-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结构包括车架本体1,所述车架本体1上还包括副车架上片2、副车架下片3、横梁10和纵梁11,所述副车架上片2和副车架下片3为焊接连接,所述车架本体1是由两个横梁10和两个纵梁11构建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车架本体1的上部的横梁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车架本体1的外侧设有两个连接件6,所述两个连接件6与两个纵梁11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本体1的框架内侧设有若干个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与车架本体1固定连接。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副车架上片2的内部向上凸起,所述副车架下片3的内部向下凸起,所述副车架上片2和副车架下片3的内部形成空腔12,所述空腔1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加强件16,所述加强件16与横梁10的两端固定连接。设有的空腔12起到隔音的作用,设有的加强件16起到加强的作用。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空腔12的内部设有加强板14,所述加强板14的两端与两个加强件16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14的上下两个空腔12的内部设有缓冲层13,所述缓冲层13为橡胶材质。设有的加强板14起到加强和隔音的作用,设有的缓冲层13起到缓冲的作用。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车架本体1的上部的横梁10两侧设有两个防撞块4,所述防撞块4的内部设有吸收冲击力的物质,所述防撞块4与横梁10之间设有缓冲垫17,所述防撞块4通过缓冲垫17与横梁10固定连接。设有的防撞块4起到吸收撞击力,增加车头抗撞能力的作用,设有的缓冲垫17起到缓冲的作用。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车架本体1的上部的横梁10的上侧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前悬挂件7,所述两个连接件6的上侧设有两个连接孔9,所述连接孔9的旁边设有后悬挂件8,所述两个后悬挂件8与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前悬挂件7和后悬挂件8的另一端均与车身刚性连接。设有的前悬挂件7和后悬挂件8起到悬挂车架本体1的作用,设有的连接孔9起到连接其他机构的作用。本技术的1-车架本体,2-副车架上片,3-副车架下片,4-防撞块,5-支撑块,6-连接件,7-前悬挂件,8-后悬挂件,9-连接孔,10-横梁,11-纵梁,12-空腔,13-缓冲层,14-加强板,15-固定件,16-加强件,17-缓冲垫,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在副车架上片2和副车架下片3的中间焊接加强板14,并在空腔12的内部填充缓冲层13,然后在车架本体1上开设多个连接孔9,再通过连接孔9将前三角摆臂、前横向稳定杆、方向机以及发动机的后悬置支架等部件与副车架上片2连接在一起,然后在横梁10的前部通过缓冲垫17固定连接防撞块4,最后将车架本体1通过两个前悬挂件7和两个后悬挂件8与车身刚性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结构包括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还包括副车架上片(2)、副车架下片(3)、横梁(10)和纵梁(11),所述副车架上片(2)和副车架下片(3)为焊接连接,所述车架本体(1)是由两个横梁(10)和两个纵梁(11)构建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车架本体(1)的上部的横梁(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车架本体(1)的外侧设有两个连接件(6),所述两个连接件(6)与两个纵梁(11)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本体(1)的框架内侧设有若干个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与车架本体(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结构包括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还包括副车架上片(2)、副车架下片(3)、横梁(10)和纵梁(11),所述副车架上片(2)和副车架下片(3)为焊接连接,所述车架本体(1)是由两个横梁(10)和两个纵梁(11)构建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车架本体(1)的上部的横梁(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车架本体(1)的外侧设有两个连接件(6),所述两个连接件(6)与两个纵梁(11)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本体(1)的框架内侧设有若干个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与车架本体(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片(2)的内部向上凸起,所述副车架下片(3)的内部向下凸起,所述副车架上片(2)和副车架下片(3)的内部形成空腔(12),所述空腔(1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加强件(16),所述加强件(16)与横梁(10)的两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王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