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737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包括顶盖片、注液塞以及密封铝片,顶盖片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注液塞嵌入注液孔内,且抵接注液孔的侧壁,密封铝片置于顶盖片的外部封盖注液孔,且密封铝片与顶盖片固定连接;注液塞上具有朝顶盖片的外部开口的上定位孔;将注液塞塞入注液孔内,并将密封铝片固定在顶盖片上,从而实现对注液孔的封堵,以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或外界杂质进入电池内部,并且,在需要将注液塞取出时,通过螺钉钻入注液孔内,且对准上定位孔,将螺钉拧人注液塞内,从而取出,方便电池的维护以及回收,并且,在密封铝片焊接失败后,也可以将注液塞取出,以便于二次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的
,尤其是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便携化,电池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所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电池顶盖封盖在壳体的上端开口,包括盖片以及两个极柱,两个极柱分别穿设在盖片中,极柱的内端延伸至壳体内部,与壳体内的电芯连接,极柱的外端延伸至盖片外,用于与外部元件连接,在盖片中设有贯穿盖片上端及下端的注液孔,这样,当电池顶盖封闭在壳体上后,通过注液孔则可以往壳体内部注入电解液。现有技术中,当电解液注入完毕后,通过将注液塞塞入注入孔内,从而避免电池的外部杂质进入电池的内部或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但是,现有的注液塞在塞入注液孔内后不能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液塞塞入注液孔内后无法取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包括顶盖片、注液塞以及密封铝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塞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注液塞以及密封铝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塞嵌入所述注液孔内,且抵接所述注液孔的侧壁,所述密封铝片置于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封盖所述注液孔,且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塞上具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开口的上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注液塞以及密封铝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塞嵌入所述注液孔内,且抵接所述注液孔的侧壁,所述密封铝片置于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封盖所述注液孔,且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塞上具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开口的上定位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塞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凸起的上凸起部,所述上定位孔形成在所述上凸起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塞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内部凸起的下凸起部,所述下凸起部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内部开口的下定位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部与所述下凸起部以所述注液塞的中部对称布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上具有限制所述注液塞朝所述顶盖片内部移动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形成在靠近所述顶盖片内部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顶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生丁朝阳丁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